这终究是场爱恨交织,惊喜和遗憾并存的比赛。
OP:BA7NFR BH7JUO
设备:主叫IC-775 系数K3S 三工+滤波
天线:15米重杆+spiderbeam 3波段,2根GP组成40m相控阵 欧洲/大洋洲方向
这一切还得从IARU之后说起。
当时就在规划CQWWCW应该怎么搞。IARU比赛的成功,让我对中山基地(农场)很向往。那种低底噪,好环境,真是比赛加休闲二合一的最佳选择。首先计划是MS,全远程操作。对此今年下半年重点研究了一下RCFORB使用和zerotier。对于没有FLEX大法来说,RCFORB属于穷人的午餐系列。到了9月,收到消息,原来上次我们那个四星级水上标间有其他用途,农场主会给我们一个新的货柜做操作间。没关系,只要有地方干活就行。但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
10月和小莫一起联调了一下RCFORB和zerotier工具,发现延迟太大,又买了腾讯云来搭zerotier的moon跳板,最后发现我家移动宽带太烂,小莫10月CQWW远程到我家测试比赛发现经常掉线。咨询八嫂子(BD8CS),听他普及了一下网络知识和一些实施要点。感觉远程操作要认真搞搞还是有戏,11月底CW可以先按全远程方案准备。
全远程有一个好处,大家都在家里,或者带个电脑出去外面,只要网络比较好就行了,比较自由,家里有事时候可以随时停下来换人,不用一大帮人跑去基地,吃住都不方便,还得和领导商量安排时间。而且RCF方案BY4DX实施过很多年,也和BG4GOV请教过很多次,打消了我许多顾虑,更坚定了我想搞全远程的信心。
但人算不如天算。有很多不是自己参与的事,自己左右不了。基地新货柜,等到比赛前2周,才送过来。原来想着只要柜子早点到,安排好,就可以拉电信宽带进场,然后远程就安排上。但去看才知道,就是个工地拉过来的二手货,和上次操作间相比就是4星级酒店和1星级小巷钟点房的区别。而且柜子位置还要调整,所以没有做地基,整个柜子向一侧轻微倾斜,人站在里面感觉都是歪的。不过算了,有总比没有好。但只是个空柜子,没有通电……农场主也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能来接电。心立马凉了半截。自备发电机我是不干的(其实后来发现发电机有大用处,不过我们确实没有)。这还拉个毛宽带,拉稀得了。
OP方面,在柜子到来之前,我已经在想找多一个OP来比赛。因为无论远程还是现场,2个OP都不够数,多一个人会灵活得多。之后联系了中山的BH7LSW,他在比赛两天刚好报名了另一个活动,但可以取消来参加比赛。讨论了一下,LSW也很希望过来比赛。但那时候基地还很多事情没定下来,我自己也没底,甚至最终比赛能不能搞起来都不知道,所以不敢轻许诺言,先过几天看一下柜子情况再跟他定。后来那个情况,我想想还是让他先参加自己原计划活动,等下次再找机会一次参赛,放了他一次鸽子,对LSW表示十分抱歉。
后来JAV说,他有接线盘,实在不行就从隔壁插座借电过来。想想也只能这样了,总好过没有。那么在比赛前3天,我才心里有点底,这次比赛能搞。小莫说他时间没问题,能干够48个钟不用休息,我说年轻人就是猛啊……
IARU用的那条15米重杆里面有个限位塑料套尺寸有问题,升降卡杆,拆出来之后一直没时间修理。中山一个朋友手里有一条闲置的同款杆子,说赞助过来,卧槽,当时高兴得,心想不用修杆了,捡现成的。结果杆子到手,看起来没问题,等比赛前两天架好升级来测试,哦豁,到10米位置卡住,才发现杆的外壁有2处轻微变形凹陷,导致里面轻微卡杆。和JAV两人费了半天劲吃了一脸灰才搞好。所以只能算凑合用。不过是人家赞助的,没啥好说。
这些算是赛前遇到的曲折。还有一些搞笑细节,等小莫补充吧
比赛设备,和IARU是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唯一区别是40米天线。40米天线一直是我心中的痛,在多波段比赛中,一直是瘸腿波段。由于以前各种限制,没办法搞八木,所以倒V,长线,三角loop这种级别天线轮番上阵,性能嘛你懂的。这次由于场地够大,想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搞个好点天线给自己加加菜。最开始方案是GP发射加接收天线,BG5TOX推荐用DHDL天线,架设简单尺寸不大,方向性好,VR2KW黄师傅也说B0A里用得好,那就搞吧。这时我突然想,发射一根GP实在太寒酸了,既然接收都搞好了,发射为啥不能直接来点硬菜?然后就想到两GP相控阵。关于这个天线制作过程就不在这里细说了,请移步以下链接:
https://www.hellocq.net/forum/read.php?tid=375291
这个相控阵最大特点是所有材料都用手里现有的,甚至包括1/4波长相位馈线,没有额外买任何东西,相移器外壳也是废覆铜板切割手搓的,各种剪割钻锉,荒废多年手艺重新用上,结果很难看,但能用,节约成本闹革命。
IARU遇到旋转器位移问题已经解决,这次角度终于比较准了。3波段八木+三工器的组合已经应用多场比赛,非常稳定,从来没掉过链子,对此我也觉得很满意。有一套相对稳定的设备组合,能节约无数时间和精力,提升比赛快感。
周五下午就和小莫一起到现场把一些东西准备好,但还没时间架GP相控阵。计划是用10米大拉杆和10米伸缩玻璃纤维杆做2根GP。只能等周六白天不忙的时候再找多一个人过来搞。结果人算又是不如天算,第二天早上我们2个OP在比赛最忙的时候居然把天线架好了。
相对于各大比赛基地来说,我们这种玩法是介乎于野战和基地战之间的半游击队过渡玩法——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能遮风挡雨的操作间,但没有稳定架设的天馈,电缆都是临时拉的,电台设备也是用之前才拉过来组装,所以设备都选不太重的,天线用轻型快装快拆的(为了轻便快装,我这spiderbeam相对于原版的安装方法还做了一点改进),甚至电缆都尽量选细的因为不重。同时不敢太追求成绩,只求在传播好时多做一点台,体验比赛乐趣。
周六早上正式开赛。小莫10米主叫,我在15米抓系数。比赛过程中我主要操作系数台,小莫负责主叫。虽然系数台是个比较轻松的活,但想抓好系数需要足够耐心。因为我们是小米加步枪系列,100W过去,那些热门系数可能一下听不到我,必须反死皮赖脸的叫。我的经验是不太热门的系数,一枪最多两枪可以解决。热门的大家一窝蜂上时,我稍微等一下,0.5-1秒之后,再用28pwm连发两次自己呼号,反复如此,来个10次8次就成功了。还有一些热门台,很多JA围着,但我一两枪就能放倒,比如7O73T,100W过去居然两个波段都是一枪就中,对方根本没犹豫,当时JA都糊成一片了,墙比天还高,难道我的电波会拐弯给人家一个后入?不过我做系数还是初级玩法,就是看着spot来扫,偶然会听一下没有spot的台,但由于耐心不足很快就放弃。所以其实还有很多不显示spot的系数没抓到。
周六早上9点多正在叫HQ9X,人家都点我名了,这时突然停电!卧槽,马上跑出去看,以为跳闸,没想到是农场搞建设要临时停电,这一停就是2个钟,直接报废200QSO,蛋碎一地。没办法,趁着空闲,赶紧和小莫把GP相控阵搭起来,最终发现馈电驻波比较高,2个方向分别为1.5和1.8,没办法,不知怎么调,只能凑合用了。等弄完天线,刚好来电,还好没有错过下午欧洲盛宴。非常感谢农场施工人员,知道我们急用电,抓紧时间施工,尽快恢复供电。
晚上到了40米时间,可以验证相控阵效果。5点多黄师傅问天线怎么样,我说驻波高,他说2根GP要谐振在比工作频率低5%位置,纳尼?鬼佬资料没讲过这点,难道留了一手?他说先去天线底部加个感试下。赶紧找了2条电线,地上捡条PVC管绕了2圈,接上去,发现馈电阻抗变了,但驻波没变……没法子就这样吧。结果实测,这个相控阵没让我们失望。切换相控阵方向,接收大洋洲的台,无论DU YB还是VK,前后的信号均有明显区别,切过去确实强了不少,从凑合听到变成听得很清楚,方向性少说也有15dB吧,S表能看到S9和+20dB左右区别。半夜切欧洲方向,100W过去,大部分台都能一炮命中,效果不错,就连主叫也能收获不少,看来没白折腾那一堆东西……但GP底噪大是真的,775开了300HZ窄带,底噪也有4-5S,听得头晕,只能听那些比较强的台。
白天高波段已无悬念,但我一直担心晚上20米跑不起来。为此晚饭特地到村口宇宙沙县搞个鸭腿饭慰劳一下小莫。到晚上11点左右,20米没啥进账,而且底噪比较大,比起上次IARU大多了,虽然还是不起表,但听起来是咋咋的干扰型底噪,很头晕,心想今晚20米要凉?我也实在困得不行,就去隔壁先睡觉了(打了个地铺)。结果1点多醒来,发信息给小莫,他给我个截图,20米 256个,卧槽,20米终于雄起了……赶紧起床过去,接力做20米让小莫休息一下。20米底噪依旧比较大,很多欧洲台过来很弱,要抄几次才能听清,效率并不高。大概在2点左右,突然发现没有欧洲节点反馈我们信号,也叫不到台,频率上搜了一圈毛都没有,好像进入黑洞空间一样。从刚才堆叠到没信号也就过去10分钟多时间,很奇怪,似乎有个很明显的界限。
进入第二天,白天JA和NA似乎少了,二爷说他的15米几乎没有NA,地磁A指数36,感觉快炸了。还好,下午10米对欧洲还是跑起来了。最终还是10米扛下了所有。到下午5点,我必须回家,原以为小莫能再干一个通宵,结果他也顶不住累,我走没多久他也溜了,说好的48个钟,最终留下电台和天线在狂轰滥炸的信号独自凌乱……这次比赛就这么over。
总结一下这次比赛特点:
1半游击,临时拼凑,出现很多问题,解决了一部分;
2 40米有所长进,如果说以前天线评分2分,现在是4分,但相比八木还是差了一大截;
3 晚上开通20米很开心(秋冬的20米传播一直难以捉摸)
4 高波段传播就是好
5 操作时间严重不足
2个OP玩MS比较辛苦,要求大家精力都比较好,休息时间安排合理,才不会错失太多QSO和系数。在比赛期间,合理的休息,包括吃饭,放松和睡觉都很重要。
比赛期间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另一OP小莫接下来细说。



[ 此帖被永远的FM在2023-11-30 16: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