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没事就在websdr上扫描着玩,发现长波段还真有不少电台在工作,于是放狗搜了一下,看到几个帖子,讲到1750公尺波段的事情。
以下为转帖,出自广坛:
1750 公尺实验电台波段
在 1950 年代之前,就有一群人进行无线电通讯实验,人数虽少,但是这群人热情不减,他们所使用的频率,当时很少人涉及,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令规范,更不用操作执照,这也就是所谓的「 1750 公尺波段」,它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是 160KH~190KH,;若换算成波长的话,那就是 1874 公尺到 1578 公尺,实际上,这也不是分配给业余无线电使用的。
这 30KHz 范围,于 1950 年,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 (FCC) 就规划出一些技术规范,并开放给任何人使用,只要符合技术规范,电台及操作者都不需要任何许可及执照。
联邦通讯委员会由原则着手,规划出了一些规范与准则:
一、发射机的最末级输入功率不得超过一瓦;
二、工作的频率不得高于 190KHz,也不能低于 160KHz,在这范围之外的混附辐射抑制要超过 20dB;
三、包括传输线、天线、及地线在内的发射机天线系统,总长不得超过 15 公尺。
这些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规定,使得 1750 公尺波段的通讯更富挑战性,还好,联邦通讯委员会并没有规定通讯模式,也就是你可以做 CW、RTTY、SSB、FM、及 AM 等模式通讯,随君意愿。还有,联邦通讯委员会对于接收天线系统,也没有任何限制。
一般对从事低频实验的电台有个昵称叫 "LOWFERS",虽然 FCC 联邦通讯委员会有种种的限制,但还是有不少人热衷于长波的实验通讯,尤其是在同一波段附近的频率上,有不少航空标帜台,使用几百瓦的功率,通常可以传达 2000 公里左右。
在美国,因为有 GWEN 计划,所以 1750 公尺波段大都移师到 175KHz 以上,目前大多数是守在 189.5KHz 上,虽然有人尝试各种不同的通讯模式,像是同调及相位的先进调制技巧,不过大多数还是以 CW 为主。
因为联邦通讯委员会对于非业余无线电的实验电台,并没有硬性规定使用的呼号,因此这个波段内使用的是五花八门的呼号,有用乳名的,也有使用正式业余呼号的,有自编自创的。有部份真正喜爱 1750 公尺波段者,为了不想错过任何电波传导机会,还在家自设标帜台,一天 24 小时发射。
暂时撇开设台操作 1750 公尺波段会面对什么难题,只要你常常监听长波波段,你不会不想利用长波波段和别人做通讯,尤其是 1750 公尺波段;况且,1750 公尺波段通讯很类似早期的火花式发射机,可以让你重新体会早期的无线电通讯乐趣。根据一份非正式的报告,代表美国业余无线电界的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 (ARRL, 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已经向联邦通委员会提出一份计划书,要争取 190KHz 成为业余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