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范工]
http://homepage.tinet.ie/~ei9gq/stab.html如果效果真像作者说的那样,那么我们搞什么dds和pll还有意义吗[/quote]
搞dds和pll当然有意义。何时用dds,何时用pll要由使用环境以及要求的指标决定,最终方案往往是这些约束条件的折中。不过我再次强调,dds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使用了优质元件就万事大吉。
对dds讲,这东西哪里都好,唯输出质量有的可谈。谈到输出质量,仅谈dds的谱纯度也不够,我们要看它在那里不纯。以3千赫带宽的模拟dsb接收机为例,在距离载频正负3千赫以外的杂散抑制能力决定了我们是不是接收了不该收到的信号的问题,在距离载频正负3千赫以内的杂散决定了我们所收到的信号是否能被正确解调的问题。我们假设我们所收到的信号如果具有12db信噪比就能被基本分辨,那么带内杂散根本就是无足轻重。我们再假设接收机通道部分的噪声为零,我们所收到的信号,其信噪比也是无穷大,那么使用32比特dds可以得到cd级的解调信噪比,这是说dds的带内噪声远小于其他部件和外界干扰所带来的噪声。所以我们只谈dds的带外杂散以及带外干扰信号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对于ssb接收机也是同理,只是“带内”的概念变成了载频的一侧3千赫。
比如上述接收机,我们假设接收机被输入一个宽带白噪声信号。如果一本振的带外抑制能力小于接收机最大通道增益的话,那就相当于接收机收到了通带之外的信号,就出现干扰了,而且这种情况不能通过中频滤波器抑制。当然,这种问题也不能通过输入滤波器有效抑制,否则我们就不需要超外差接收机了。白噪声的含义是我们的一个假设,意指带内带外的信号是一样强的。但如果带外存在更强的干扰,且又恰被dds的某一个寄生边频混入带内的话,情况还要严重些,只是概率要小些。不过这在7mhz常出现,因为7.1mhz以上有很强很密的广播电台。这些干扰不一定淹没带内的较强信号,但会带来恼人的嘶嘶声,尖叫声等不愉快的声音。当然,玩远程接收,捕捉弱信号的人肯定更加反感。
糟糕的是dds的“带外”干扰不能像lc振荡器那样在远离载波时迅速衰减掉。传统的pll频率合成器由于多个vco同时工作以及多次混频的原因,其带内噪声都不小,而其带外噪声几乎是可以忽略的,这一点与dds恰恰相反。而两者结合必有扬长避短的益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ts450和ic718的一本振电路。也可以体会使用更好的dds,可以把ts450的电路简化多少。
根据上述原理,如果你要造一个9+60db动态范围的接收机,一本振该有多纯就很清楚了,它的3khz以外的杂散抑制最坏不能低于6乘以9加上60等于114db。考虑接收机高放和混频器的高阶互调问题带来的干扰,实际指标还要高些。当然如果你的接收机只有60db动态范围,本振方案就会不一样。
这就是根据环境设计频合方案的含义,就是让数字说话的意思。我们不能以“好”“很好”“补品”一言以蔽之。以此观点看,也不存在dds或者pll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只存在明示性能,提供参数供人选择的问题。
不知我说明白了没有。如果这又得罪了众位老师的话,请您们息怒吧,我只讲技术。前两天南方一位朋友打电话找到我,提醒我犯了众师怒。我觉得好笑,也自责。因此又借此帖再次重申我的观点。老调重弹,有些烦人,请看官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