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2bh您好:非常感谢您。首先我在设计我的正v天线的时候,是有意分离了几个波段,相隔尺寸不希望距离很近。我根据天线不同的发射角度(水平,正v,倒v),按照ham自己的想法喜好可以随意更改,组合天线镇子。14m以上不做缩短处理。至于感应馈电的方式,我看过一些资料,也和北京的一些朋友,老师们聊过。大家的总体意见是会有效率衰减,还是最好全部馈电较好。您图纸上的结构,原理和我diy天线的大体相似。只是馈电方式及结构有一些不同,但效率应该远比陷波器天线高很多。我现有的铝镁管制作完全没问题,只是要调整一下底板的模具,您要是有时间,您把镇子间距大概多少帮我标一下。我有时间做一副试一下。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也许存在一些问题,希望继续探讨。bg1kiy [表情] [表情] [表情]
'
其实,我说的这种多波段d.p天线(馈电方式不同)也就是arrl上介绍的 c-r dipole,它在c3, c4以及多波段moxon定向天线,以及多波段垂直等等全尺寸、未缩短型天线上都有广泛应用。可以制作成为水平或者倒v形状。
那下面c3八木天线的主振子来说,除了引向器、反射器以外,就是个普通的全尺寸d.p天线,只不过c-r d.p天线馈电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设计c-r类型的多波段d.p天线,或者八木天线时,由于振子相互间很近,分布电容很大,因此尺寸计算上较普通的1/2 波长d.p 换算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也正是这种两个1/2波长振子间很近的缘故,只要一个较低频率振子谐振,另外一个无源振子,也会在其设计频率自然谐振,其原理可以参考arrl antenna book。(由于10米波段带宽较大1.7mhz频宽,一般人把28兆和29兆附近的fm模式看作两个波段,就如3.5-3.8兆一样。 c3八木10米波,在14兆主振子前放了两个振子,一个谐振28,一个为29兆)
c3设计为三个波段波段,实际上只有14兆为有源振子(馈电端),其余的21、28兆自然谐振。由于振子间两两相互间隔较近,因而还有一定的f/b. 就c3而言(排除引向器,反射器外,c3 就是一个标准的c-r d.p天线),28mhz 具有2.6db 的f/b;21mhz具有1.6db的f/b,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前后比有了一定的影响,这对设计非缩短型八木的增益、前后比都有相当好处,。
对于c-r dipole来说,其方向性影响不是很明显,8字形的方向,设计上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设计成倒v就没有任何影响了。 因为倒v天线本身就没有什么方向性,多波段的更是如此,相互间的反射等影响,辐射的仰角,波形全乱掉了,还有d.p两端电流下移,振子间多为90度左右,两振子信号相互抵消,衰减也很大。c-r d.p实际使用时效率要远远好于含trap缩短型多波段天线,制作调试较为简单,关键是这种d.p天线的发射仰角、波瓣,方向性具有前瞻性、可预见性。不像雨伞一样打开得倒v,杂论无章,无规律可循,唯一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swr。其缺点是;在带宽上要略小于振子间相距10cm以上, 集中馈电的全尺寸多波段d.p, 但是大于限波器型多波段天线。在材料的制作成本上高于trap等多波段天线。
设计上注意的是:每个振子的长度需要比一般的d.p长1-2%;
计算公式:
c-r d.p: 使用477/f 代替468/f(一般d.p)
垂直天线: 使用239/f 代替234/f (单位为英尺,f为设计频率)
振子间距离:6" (6英寸,这个距离是振子直径为1''的间隔要求)
仅供参考,附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