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4楼
计划和结果的对比及其他数据:
最初做ms比赛的时候都是写计划的,但后来疲掉了,经常懒得写,因为很多经验数据都印在脑子里了。这次是个例外,因为这个团队是新的,我不太担心cw的能力,但是担心op不熟悉传播,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系数,哪些系数是可以暂时放弃的,哪些是应该马上做的,所以写了个比以往任何一次详细的计划,而且邀请对dxcc熟悉的ssb操作员bd4cd来监督系数的执行,最终bd4cd没有来,这也对系数任务完成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qso数量:
我们完成了计划的81%的qso数量,其中40m的数量是超额完成的,160m和10m没有主叫,所以数量很少,160m是因为天线干扰电脑的问题造成的,10m是选择性问题,没有什么可后悔的。80m完成了一半的计划,晚上160m,80m,40m的取舍完全是屈服于qso率的,只要80m和160m系数不丢,首选40m,但40m也会有低潮期,第一天晚上的1700,1800utc的低谷,就是属于没有切换波段的意识,如果那个时候转80m,会更好一些,估计可以增加40qso左右。白天的20m和15m的选择不是那么容易判断,我习惯于在11月底的比赛选择保守的20m,何时切换15m要看系数台的报告,这两个波段基本完成任务,时间收听的情况跟预测传播比较接近,要说有问题,那就是第一天的utc0800和0900两个短板,这个时候我去装k9ay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是20m噪音高,没有灵活处理切换会15m,这两个小时损失100qso,而那个时段由于安装天线,好像系数台也没有工作,导致第二天的同样时段系数压力过大,第二天的utc0900和1000主叫损失30qso,不过我依稀记得第二天的那时20m噪声有些问题。奉贤基地的基本噪声环境还算可以,比很多城市里好,但是依然受到了劣质电平车充电器的严重影响,我们只能排除重要的几个干扰,那些小干扰实际上制约了qso率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欧洲的小信号,明显淹没在噪声里,始终无法超过100qso/小时,噪声小的时段可以做高一些速率,我估计整个噪声损失大约是200qso左右,另外由于烧保险丝、计算机4度重启和切换天线等带来的影响大大约50-70qos。如果这400多个qso能抓回来,那么原计划是能够完成的。
关于系数台:
系数台完成了4%的qso贡献,这比预计的10%的贡献有些差距,主要原因是我们人手有限,开始比赛后3个多小时没有系数台op,另外其他协助工作,我们第一天有7-8个小时系数台没有工作,而这7-8个小时里有几个时段是系数大头,这不但造成第二天系数压力过大,并损失了应有的qso速率。bg4gnv操作了大部分系数台时间,用他玩qrp的超级耐心,为我们赢得了很多宝贵的分数,而且我们的系数台完全是手工发送的,很有成就感。系数任务完成了86%,缺的这部分系数有些是缺少经验,有些是应为天线不能及时旋转,也有些是因为不熟悉机器的使用,没有发挥最佳的设备潜力。我一直认为系数台应该是灵魂,应该由dx和比赛经验最丰富的op为主担任,不但对系数敏感,而且对主叫波段选择提供合适的建议,这次编写详细的系数计划其实就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希望通过op和系数提示人员共同做好系数台,仍然是由于人手问题没有实现,主叫波段的op需要适时关注关键系数,停下主叫去完成一个关键系数,而且还要保持主叫频率不丢,这要求不低。
下接5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