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 FTDX5000
天线 4米主梁3单元快装
G450旋转器+12米轻型升降杆
这次比赛本来是考虑过佛山基地喂蚊的,无奈家里有人需要照料,近一段时间都很难走开,而且手头也实在太多事情,作罢。
这次比赛,虽然还是在家里搞,但也玩出了新花样。
一是杆子顶上装上了G450旋转器。12米轻杆要直接顶一个快装八木+旋转器本体是不够力的,有断钢丝的风险。那么临时拆掉顶上一截钢丝就好了。那么升起后短了一截可以用1米长50mmPVC管安装在旋转器和天线之间做补偿。而旋转器本地和升降杆之间花钱用铝车制一个过渡件进行过渡连接,并且风绳拉在过渡件上,在三个方向拉着旋转器本体。经过多次观察,在微风情况下,天线受风的自身旋转角度在10度左右,可以接受。


二是用专用天线仿真软件仿真了天线周边障碍物对天线辐射图形的影响。由于天线旁边有电梯井和装饰架,不是纯净空区域,以前一直认为他们会影响天线辐射图形导致变形。今年在徐大(BG5TOX)的指导下学习了FEKO这款天线三维仿真软件的使用,现在可以自己建立简单八木模型,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关联模型。经过仿真发现,这些障碍物对八木性能确实有影响,但影响没有想象的大(和净空相比,增加障碍物后驻波稍微下降,主瓣仰角提升3度,副瓣幅度稍微变大),属于可以既来之则安之的状态,关于天线性能的问题可以松一口气了。

今年传播比去年好了一些,但在选择15米还是10米上还是令人头痛。因为15米肯定不会差,10米需要看运气,最终选了15米,可能是缘分吧,注定要让我在比赛里多捞几个字头。
这次15米传播比去年好了不少,但通联总数没有比去年多太多,还是我这边周围环境问题,能听到的台不太多。比赛前一天晚上天线对着正北方向听到了VP5/WT3K,而且居然通联成功了,在晚上通过SP方向通联加勒比海电台,以前从未遇到过。这个奇迹延续到比赛第一个晚上,天线在正北或15度左右,通联了ZF2SS VP5M WP3X,虽然不知有没有炸糊,序列号也是隐隐约约,但起码有机会能听到。另外晚上10点SP方向还开通整个美国境内传播,从美西到美东,ZONE 345区都能通联,信号也还不错,属于是比赛时第一次遇到。至于欧洲方向,早上10点多skimmer就解码部分北欧强台,更令我惊讶的是同一时间天线对着日本时葡萄牙的skimmer居然收到我,信号还不差。但尽管有很好的传播,QSO数量依旧没有大幅上升,只有第二天晚上9点多欧洲给我发了几个spot才来了一些人,而且信号都是弱不禁风的弱,有几个主动送上门的新前缀,能抄到前缀,但信号实在太弱也被迫放弃。
这次比赛中还要穿插各种做饭刷完打扫会客等,打断了很多时间,但是。。。有加海的比赛就是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