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646阅读
  • 20回复

UV段Twin-Quad 天线制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3-12-30
请大家多多指教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3-12-30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3-12-30
我印象中这个天线叫多谱勒天线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3-12-30
最初由 bg3rj 发表
我印象中这个天线叫多谱勒天线


相信有不少的業餘無線電家,對杜普勒矩環(DOPPLE QUAD)定向天線很陌生。但如果改稱它為雙矩環定向天線(TWIN QUAD BEAM)時,想像力豐富的人在腦海裡,應該馬上會有些具體的形狀出現。事實上,兩種不同的名稱指的就是同一種天線。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3-12-30
不是呀,看你标题时我还以为是定向的哪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3-12-30
最初由 bg3rj 发表
不是呀,看你标题时我还以为是定向的哪


什么不是??

加了反射器就是我们常用的定向的了阿
离线BG4BAN
发帖
19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3-12-30
关注!
离线BD5DJC
发帖
15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3-12-30
430兆时候,反射与振子间的距离是多少?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3-12-30
最初由 bd5djc 发表
430兆时候,反射与振子间的距离是多少?


100mm,我忘了写上去,我来编辑一下。
离线peanut
发帖
20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3-12-31
我做过一个这个天线,反射器用的铝板,大小相当楼主图中三根反射器包围出的平面大小。
反射器和振子间距最好用驻波表及场强表测量着调整,因为反射器大小不同,两者的间距也不相同。我的430m天线反射器与振子间距在220mm左右,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在这个间距下场强最大(我没有驻波表)。
注意天线方框平面与反射器平面应该是平行的,我没有使用平衡转换器,直接把馈线芯和皮连接在框上馈电点。
总的感觉这个天线尺寸比八木大,携带使用都没有八木方便。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3-12-31
最初由 peanut 发表
我做过一个这个天线,反射器用的铝板,大小相当楼主图中三根反射器包围出的平面大小。
反射器和振子间距最好用驻波表及场强表测量着调整,因为反射器大小不同,两者的间距也不相同。我的430m天线反射器与振子间距在220mm左右,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在这个间距下场强最大(我没有驻波表)。
注意天线方框平面与反射器平面应该是平行的,我没有使用平衡转换器,直接把馈线芯和皮连接在框上馈电点。
总的感觉这个天线尺寸比八木大,携带使用都没有八木方便。


场强在业余条件下很难测量准确,而且场强最大的时候很可能驻波也很大,这样的情况下增益再高也不能用啊,还是先保证驻波比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再去尽量提高增益比较现实。

您认为这天线不太适合移动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很少有成品天线采用这个形式,而自制的一般不会也很难考虑到移动性。其实,这个天线要做成移动使用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比八木还要方便。

制作此天线比制作同样效果的八木天线要简单,细节更容易处理,其前后比较八木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有各的特点,八木大家见得多,做得也多,换个口味,试试别的,何乐而不为?
离线BG4BAN
发帖
19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12-31
510mm是哪个距离的?我笨见笑了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12-31
最初由 zf2702 发表
510mm是哪个距离的?我笨见笑了


反射器和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三个反射器横杆共面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4-01-01
最初由 bg6qcn 发表
什么不是??
加了反射器就是我们常用的定向的了阿

更正:我以为是八木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4-01-01
最初由 bg3rj 发表
更正:我以为是八木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离线peanut
发帖
20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4-01-02
我到现在还没有做八木呢,就是看见这个天线比较新奇先做的这个。
我一般看到一些比较不常见的天线喜欢先做着玩儿 :)
不过确实这个天线尺寸要大于八木很多,我带出去过一次,手持比较重(固定振子和反射板都用的木头),也不易固定在车顶。
如果固定在楼顶使用似乎较好,最好用5根反射器或使用反射板,前面是可以加引向器的,较好的方式是采用双方框的引向器。
这个天线的优点是水平发射角比较大,能到60度。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4-01-02
最初由 peanut 发表
我到现在还没有做八木呢,就是看见这个天线比较新奇先做的这个。
我一般看到一些比较不常见的天线喜欢先做着玩儿 :)
不过确实这个天线尺寸要大于八木很多,我带出去过一次,手持比较重(固定振子和反射板都用的木头),也不易固定在车顶。
如果固定在楼顶使用似乎较好,最好用5根反射器或使用反射板,前面是可以加引向器的,较好的方式是采用双方框的引向器。
这个天线的优点是水平发射角比较大,能到60度。


重量其实是要看材料的,但是尺寸也不一定比八木大。2米八木8个单元,最长的振子超过1米,平均每根振子也将近1米,主杆长度更是超过1.5米;而同频率的双方匡只需要8个0.5米长的相同材料,加上3-5个反射器,也顶多和八木持平,八木还没有算主杆和支撑杆。

这个天线的优点是水平发射角比较大,能到60度
没错!!!
离线BG4BAN
发帖
19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4-01-03
离线BG6QCN
发帖
3375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4-01-03
最初由 zf2702 发表
具体信息请见http://home.kimo.com.tw/bv3fg.tw/cqm/04/04053.htm

没错

我也有这个资料
离线BG2UE
发帖
1994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6-11-23
'
相信有不少的業餘無線電家,對杜普勒矩環(DOPPLE QUAD)定向天線很陌生。但如果改稱它為雙矩環定向天線(TWIN QUAD BEAM)時,想像力豐富的人在腦海裡,應該馬上會有些具體的形狀出現。事實上,兩種不同的名稱指的就是同一種天線。
'
效果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