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无线电协会举办的第三届报务培训班,当时就看到教练AK谢老师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支小巧的电键,由于初级班先学习听抄,直到今年3月份初级班毕业后进入中级班学习发报,才知道原来那支小巧的电键就是经典的丹东DX20-1。


图注:BA8AK谢老师使用的两支丹东DX20-1电键(经过改装打磨)。
谢老师对DX20-1电键很是喜爱,也鼓励大家去淘来使用和收藏,甚至还帮同班的两位女学员改装打磨过两只DX20-1电键,真是羡煞其他同学!经谢老师改装打磨后,DX20-1电键显得更加精致,细节处透露出艺术品的质感,让这支历经半个世纪的经典电键更显经典。后来,其他同学也陆续淘到了这款小电键,但经谢老师指出却并非与他的电键是同款,在键梁上有细微的差异:键梁两侧有突出的位置是在弹簧螺丝处,还是在弹簧螺丝和梁尾之间。此差异也成为了“正版”和“盗版”的区别。
笔者也同样开始走上了淘电键之路,DX20-1电键不论“正版”还是“盗版”价格多在三百以上,成色稍微好点的更是四五百以上。笔者在淘电键的同时,也开始从网络有限的信息中了解DX20-1电键的历史。原来,DX20-1电键是为军用经典电台“小八一”配备的,同时结合从“老八一”到“小八一”的历史,就不难理解为何会设计生产这样一款小巧的DX20-1电键了。“小八一”在上世纪60年代晚期获得生产批准,到1973年正式定型,年均产量三四千台,逐步替换“老八一”,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退出现役。“1937年”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多的DX20-1电键产品合格证上的出厂年份。
经对比,笔者发现DX20-1电键的主体部分主要有三种不同款式(其中,线分褐色扁线和黑色圆线,插头分4.0和6.5,以上等等不在此对比范围内;另外,80年代产的十字螺丝款也不在此对比范围内)。
第一款:


图注:第一款“盗版”键梁两侧有突出的位置是在弹簧螺丝处,且位于靠近键梁限位螺丝的位置。

图注:第一款“盗版”底部的三颗固定螺丝孔成正三角形(以键帽为参照)。
第二款:

图注:第二款的弹簧更靠近键梁尾部的位置。

图注:第二款键梁两侧有突出的位置也是在弹簧螺丝处,但离键梁限位螺丝更远。
第三款:

图注:第三款“正版”键梁两侧有突出的位置是在弹簧螺丝和梁尾之间和第二款的位置相同,但弹簧螺丝的位置和第一款相同,靠近限位螺丝而远离梁尾。

图注:第三款“正版”底部的三颗固定螺丝孔成倒三角形(以键帽为参照)。
经反复对比,笔者发现这三款电键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联系,于是大胆猜测:键梁两侧有突出的位置本身就是弹簧螺丝的位置,最初设计生产的可能是第一款的样式,后来改成了第二款的样式,即,将弹簧的位置移近梁尾,这样拍发用力可能更轻,但这一改动可能拍发手感并不比原先好,于是又在第二款的基础上改了回去,即在第二款现成的材料上改成了第三款“正版”的样子。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原本键梁两侧有突出的位置是在弹簧螺丝处,却出现在了弹簧螺丝和梁尾之间的原因。另外还有一处细节,就是第三款“正版”底部的三颗螺丝孔呈倒三角形,这也很容易理解,从第二款改为第三款,键梁可以不管两侧有突出的位置,将弹簧螺丝孔打回原来的位置,但键座上的绝缘黑色塑料座上的弹簧限位孔却不能不移动,要想移回原来的位置其实也很好办,那就是直接将绝缘座转动180度,因此底部的三颗固定螺丝孔也就由原来的正三角形变成了倒三角形。这也就在最大化利用第二款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改造。
以上仅仅是笔者利用有限的网络信息进行的大胆猜想,并不严谨,抛砖引玉,祈教于方家。
后面再附上BG6GQE整理的关于丹东DX20-1电键相关的一些宝贵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丹东市无线电十六厂。主要产品有D-117和很受欢迎的丹东小键DX20-1。丹东小键DX20-1绝对是高手桌上常见的电键之一。受欢迎程度比之常熟铝标K4和渤海或者新兴的D-117有过之无不及,价格也是炒到400以上。分析原因一是小巧便于携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功也还过得去,再一个就是因为结构设计的原因较之K4、117等更加干脆利落,深受快键高手的欢迎。非常受欢迎的DX20-1。(笔者注:褐色扁线、6.5mm铜插头黑色插身)
丹东市鸭绿江电视机附件厂。俗称电视机厂,主要产品有DX20-1和K4。其中DX20-1的品质与无线电十六厂比不差多少,都是一字螺丝,也是深受市场欢迎。丹东鸭绿江电视机厂的DX20-1外观和手感都与无线电十六厂的差别不大。(笔者注:黑色圆线)
丹东市鸭绿江电讯机械厂。主要产品有丹东小键DX20-1还有K4和D-117。百度了解,这家厂子是81年才建厂,应该是在丹东那两家之后。他家的电键都是近代产品,品质和老产品相对感觉还是差不少,其中DX20-1有明显差别是十字螺丝不同于前两个厂的一字螺丝,机械厂的DX20-1近代产品,明显区别是十字螺丝,前面两个厂都是老的一字螺丝。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