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佬、老师们下午好!新手来坛子里抛个“砖”,跪求大家丢点美玉过来指点迷津哈。
眼看MRF的功放管二手水深又金贵,实在下不去手。瞄上了恩智浦的AFT05MP075N(VHF-UHF管),看中它价钱亲民(立创150块左右,正品靠谱),而且听说协谷XPA125B也用过(虽然被喷),但瞬间觉得它短波DIY潜力无限啊!脑子一热就动手开干了。
结果嘛...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自己捣鼓了个电路搭起来测,哎哟喂,这输出波形看着有点闹心,实在不太“正弦”,感觉像被我揉皱了的纸。厚着脸皮把测试细节和电路图贴上来,麻烦火眼金睛的前辈们帮忙瞅瞅问题在哪儿:
测试条件: 输入 0.5W 正弦波。输出经 30dB 衰减器,接 50Ω 负载。示波器用 10X 档,并联负载测量。
我的土味调整:
输入变压器T1: 换着花样试了 3:1, 2:1, 4:2, 感觉 3:2 比稍微顺眼点。
输出变压器T3: 试过 1:4,感觉不对路子,现在是1:3顶着。
偏置电压: 2.6V 到 3.5V 都拧过一圈,波形“任尔东西南北风”,它自岿然不动(不过增益倒是会变脸)。
反馈: R5/R6= 150Ω, C5/C6 = 100nF。
防自激电阻: 输入牛次级到G极之间,用的3.5Ω串着。
现在俺这榆木脑袋卡在几个坎上,实在想不透彻,求老师们点拨一二(能来点仙丹妙药的计算方法更好):
变压器变比愁秃头:
1.输入变压器T1次级阻抗低得深不见底(规格书不讲武德,没给HF段阻抗),3:2感觉是矬子里拔将军?有没有靠谱的估算路
2.输出变压器T3该用1:3还是1:4,啥讲究?
3.关键一问: 初级/次级上并联的那个补偿电容(C1/C2/C7/C8),到底是咋算出来的?是专治“漏感”的灵丹妙药吗?公式是啥?
4.反馈网络一脸懵: R6和 C6 这对搭档的数值,该遵循个啥规则来相亲相爱(150Ω+100nF纯属摸着石头过河)?算法秘籍是?
5.防自激电阻灵魂之选: G极前面防自激的电阻,江湖上有两种接法——串联(俺用的这种)或并联(跨在输入变压器次级)。这两种“门神”各管啥?到底该咋挑着用?
6.供电扼流圈:是玄学还是科学? T2这个扼流圈老大哥真的非请不可吗?好像主要是压制偶次谐波的?那如果咱后面必接低通滤波器(LPF),能不能偷个懒,把它简化成一颗更单纯的扼流圈(或者干脆省掉),然后从输出牛T3中心抽头把电喂给管子?这样稳得住不?
新人理论知识稀碎,捣鼓这波形捣鼓得头都大了。真心恳请走过路过的大佬、师傅们,不吝赐教!哪怕拍拍砖、点点方向,也是救命稻草啊!先拜谢各位了!
[ 此帖被bh8woy在2025-07-25 15: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