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际无线电联盟短波世界锦标赛总结
参赛呼号:B1HQ (中国总部电台)
台站呼号:BY1RX
比赛时间:24小时
团队成员:BA1RB BA1AJ BD1GO BD1IIJ BD1KV BD1RX BG1DXBH1DYK BH1OFJ BH3DHE BI1AWQ BI1DSA BI1TMQ BI1TPF BI1UUG

一、 赛前准备:夯实基础,周密部署
为确保本次比赛顺利进行,团队在赛前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准备工作:
1. 天馈系统优化:对天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调试与优化,确保发射效率与接收灵敏度达到最佳状态。
2. 竞赛软件配置:精心设置竞赛日志软件 (如N1MM Logger+等),预设波段切换策略、呼号记忆、QSO录入规则等,提升操作效率与准确性。
3. 传播预测分析:深入研究比赛期间的传播预测模型,制定各波段重点通联时段与目标区域的策略。
4. 操作员排班协调:科学规划24小时操作员值班表,明确分工与轮换机制,确保人员精力充沛、衔接顺畅。
5. 后勤保障到位:妥善安排场地、电力、网络、餐饮及休息设施,为团队提供坚实的后盾支持。

二、 比赛过程:开局稳健,迎难而上
1. 前半程 (开局 - 约12小时):
团队状态出色,软硬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操作员配合默契,通联节奏紧凑有序,QSO数量稳步提升。
有效执行了赛前制定的波段策略,为总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后半程 (约12小时 - 结束):
遭遇显著传播条件恶化挑战,特别是受太阳超大冕洞活动引发的强烈影响。
次日太阳风急剧飙升,地磁活动极度不稳定 (接近G1风暴水平,导致远距离传播路径严重受阻甚至中断,通联难度陡增。
面对严峻挑战,全体操作员毫无懈怠,始终保持高昂斗志,积极寻找微弱的传播窗口,不放过任何可能的通联机会。
团队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专业的应变能力,坚持奋战至比赛最后一秒钟。
三、 成绩分析与技术总结
40米波段 CW:整体表现优异,通联效率与数量达到较高水平,是本次比赛的亮点之一,体现了扎实的CW操作功底和波段策略的有效性。
10米波段 SSB:成绩符合赛前基于夏季典型传播规律的预期。该波段在夏季本就相对沉寂,通联数量较少属正常现象。
15米波段 CW: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该波段表现受第二天极端恶劣的太阳/地磁活动影响尤为严重。强烈的太阳风与地磁扰动导致15米波段远距离传播基本中断,严重限制了通联机会,是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

四、 致谢与展望
谨向全体参赛队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正是大家付出的辛勤汗水、精湛技艺与无私奉献,克服了重重困难,铸就了本次参赛的历程。团队的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是本次比赛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最终成绩公布,衷心希望中国总部电台 (B1HQ) 能在本次大赛中创造历史最佳成绩!

下次比赛见!de BD1IIJ
[ 此帖被bd1iij在2025-07-14 23: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