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DX统计 (qsl.net 个人网页)的拷贝,原始网页更新快,排版更容易读
概况:
笔者在2022年前不是典型的DXCC追逐者, 从BG4ALC-BD4ALC-BA4ALC-BA5CW一直被贴上了竞赛爱好者的标签,但在多年的竞赛和日常通联活动中,大约做了十多万个QSO, 而属于自己呼号做的QSO大约只有6万多个,自然而然获得了一些纯属副产品的DX成绩。笔者也不是一个卡片收藏者,甚至把收发卡片作为一种“负担”,把纸质卡片的处理都交给了卡片经理人BG9XD(ex BD4HF)。比较系统地追逐DX仅2023和2024两年,本网页的DXCC确认数据多数来自于LOTW:
待通联的DX详情如下:
以下统计始于2010年,截至2024年底通联了323个DXCC,尚有17个完全未通联过的DXCC:
待确认的DX详情如下:
至2024年底,尚有11个可以查到对方已通联记录但未获QSL的DXCC字头,因不主动追卡,只采用LOTW被动获得QSL为主。其中有一些DXCC一直得不到免费确认, 虽可以付款获得,但秉承一贯的不追卡原则,坚持等待下次通联一个有免费确认LOTW的台:
已通联的DX详细统计情况如下:
- WAC统计
- WAZ统计
- 每半年统计DXCC累计过程
- 按呼号单独统计DXCC
- 按年度单独统计DXCC
- 每一个新DXCC详细记录
- 本文的两个支持性EXCEL表格
1 WAC统计
很早就完成了WAC以及5B WAC,目前还缺南美的160m就可以完成10波段WAC; 其中南极洲并不是WAC官方统计范围。
2 WAZ统计WAZ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比如ZONE 2,历史上通联过好几次,可都是在集体比赛中,而笔者比较反对在比赛中”干私活“,因此完美错过了好几个完成WAZ的机会。 然而平时通联时使用的天线很差,CQ2分区对笔者而言特别难,2023年开始用上了八木天线,4月初连续两天晚上10点在20mFT8守候,终于解锁了这个分区,完成WAZ,至2024年完成了10-15-20三波段WAZ。
3 每半年统计一次DXCC累计过程
统计图见3楼
2002年5月起习惯年中时做一次数据记录,为了年度统计,新年前后通常也有统计数据, 下面的表格可以看见DXCC和挑战分随时间的积累过程
4 按呼号单独统计DXCC
从单个呼号的通联成绩来看,BA4ALC时代对DX最认真,不到5年时间内完成了236个DXCC, 而BA5CW用了10年时间,靠随意的DX自然增加,到2021年结束,终于全面超过了BA4ALC了。一部分原因是启用BA5CW呼号的前10年中更注重参加集体比赛,而且还有3年时间停止了业余无线电活动 ,更关键的原因是对稀有DX的追逐没有那么激进,尤其是对BA4ALC时代已经获得的稀有DX没有太多关注。 2022年后,失去了好的比赛条件,从而回归对DX的追逐,进入2023年全面使用八木天线追台,DXCC倒计时也进入了最后25个 ,至2024年还剩17个。
5 按年度单独统计DXCC
2024年,基本条件和上一年几乎没有区别,单年度DXCC 258个,比上一年少9个,挑战分接近1500,为历年最高,各波段得分和上一年非常接近,亮点在于6m波段有了长足增长,单年的DXCC就过百,年度属于个人呼号的QSO数量接近15000,仅次于2022年,SSB单模式年度DXCC 188,为历史最高。累计DXCC总数323个,增长了7个,后续会比较乏力,挑战分2189,因为WARC波段没有正规天线,改善后挑战分可以有较大增长空间。年度参赛次数12次,其中9次是比较严肃的比赛,和上一年完全相同,同样也是打破RDXC,ARRLDX CW及SSB的三个记录。
2023年,传统波段40-20-15-10四个波段上都用上了八木,DX效率大大提高。5月底有了80mGP,恰好WARC波段驻波都可已接受,只是效率较低。QSO总数 过12000,仅次于2022年。DXCC数量又一次快速增长, 总数达316,挑战分超2000,当年新增17个DXCC和200多个挑战分,2023年单独统计267个DXCC,挑战分超1400,并完成了7波段DXCC,其中3个波段超过200,全面创历史新高 。比赛方面全年参加了12次比赛,其中9次是比较认真参赛的,也属于参赛数量较多的一年,并斩获IARUHF、ARRL DX CW和SSB三个新纪录。
2022年,BY5EA拆迁至许油车基地,仅6月份有不到有10天短暂的时间用上了DB18E和6米八木,11月开始有了一副Y3C11,其他时候长时间没有天线,主要依靠家里的80m波段倒V天线和端馈天线做DX,全年新增8个DXCC和157个挑战分,QSO总数 超15000个,其中CW 3000多个,FT8 12000多个,QSO数量为历年最多。单年统计DXCC达201,挑战分过千,40米以及20m-10m的6个波段段DXCC过百,各项数据大幅度超过2009年,成为二十年来DX追逐最疯狂的一年。比赛方面完全没有集体比赛经历,全年在家参加了4次正式比赛 (共10次),5次打破纪录,其中只有CQWW CW比赛使用了简单八木天线,并获得15m低功率全球第6名。
2021年,BY5EA的远程遥控成为常规,参加了非常多次的比赛,包括以前从来没有兴趣的小比赛,10月底以后修戒桥基地拆迁,恢复到了使用屋顶上的端馈和80米倒V天线,CQWW CW是在家参加的80米低功率单波段。得益于FT8的便利,比赛以外的QSO数量也非常多 ,总数接近5000QSO,超过2007年成为新高,单年DXCC字头163个,仅次于2009年,挑战分742个,远远超出历史其它年份。
2020年,完全恢复了业余电台活动,把原来的6300置换了适合SO2R的FLXERADIO 6600,在家参加了三次小比赛,形成了一套基于FLEXradio的硬件自动化思路,也把想法逐步应用于参加BY5EA的三次CQ系列的比赛中。受当年55节通联活动的影响,下半年转而开始以FT8为主,但又不太激进的DX追逐活动,使得DX统计数据归回到接近正常状态,个人呼号的QSO数量3300多个,略低于2006和2007年,但是DX字头仅增加2个。
2019年,减肥成功后在杭州湾新区架设了很多年以来的的第一付自己的天线,虽然只是一条很简单的端馈,配合几年前新购入并闲置了很久的FLEXRADIO6300,下半年参加了两次小比赛,算是恢复和适应,DX统计数据实际上就是两次酱油比赛的数据。
2018年,从2017年7月开始减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貌似我每个时段只能认真做一类事情,为了减肥,彻底放弃了业余无线电这个爱好。
2017年,离开上路湾基地后,2016年底去了天宁岛CQWW CW,2017年WPX SSB访问了B4T,CQWW SSB去了B9K,平时没有任何硬件可供DX,所以统计数据是空白。
统计图见5楼
2016年,在家使用K3 mini机头,通过RRC1258控制上路湾的K3,系统工作很稳定,通过遥控参加了几次比赛,也正因为遥控的需要,上路湾的电源平时不能完全切断,WPX CW比赛以后的一个惊雷,损坏了几乎所有室内的电子设备,也包括这套工作非常满意的遥控系统,至此上路湾参赛告一个段落,当然也包括了平时的DX。虽然活动时间只有半年时间,上路湾的地理和天线优势是我以前的DX活动中从来没有过的,统计数据比14、15两年好很多,半年的统计就和以前一年的数据差不多,这一年中新增了10个DXCC字头。
2015年,这是一个没有天线的年头,公司搬迁到慈溪以后一直没有架起天线来,全年20个DX QSO几乎都是用远程遥控上路湾实现的,而上路湾的设施和网络都是不稳定的,这些QSO都是试验性质或者是为了追特别稀有的字头而做的,即使算上4次去上路湾参加的集体比赛,也就几千个QSO,自从启用BA5CW这个呼号后,似乎对平时的DX提不起兴趣,而为了比赛所做的研究和准备才能兴奋,不能确认今后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懒惰”。
2014年,延续去年的DX状态,全年518个QSO几乎和去年一样,而且其中400多个QSO是一月份CQ160比赛的结果,而78个DXCC和100个波段分,仅比刚入门的2002年好,也就是说2014年平时基本没有做DX。这几年的重点都在比赛上,全年比赛做了6261个QSO,亮点是参加了WRTC比赛,和全球顶尖比赛高手同场竞技,虽然只获得了倒数第四名的成绩,但这个经历很难得,在我的业余无线电生涯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13年,平时DX非常少,全年515个QSO创了历史新低,130个DXCC和297个波段分倒是和去年差不多,不过这一年的实际QSO数量并不少,主要是在BY5CD迁址到上路湾后,比赛QSO数量 猛增,全年虽然只参加了2个WPX、两个CQWW和一次代表CRSA总部的B5HQ兼WRTC练习赛,这些比赛中我操作的QSO数量达到了10005个,和2012年基本持平,比赛操作越来越驾轻就熟,对比赛的兴趣似乎远高于平时的DX。
2012年,为WRTC积分,在BY5CD参加了很多比赛,做了大约有1万个QSO,大多数是记在BY5CD呼号下的,尽管如此,平时很少的DX时间中还是做了133个DXCC,这一年主打天线是一条山寨R8,余姚的噪声自上一次经济萧条后,不知不觉好像又高 了起来,使得DX越发艰难,对自己还能坚持用简单天线做DX表示满意。比赛上是丰收年,无论是CQWW,CQWPX,AA,IARU,ARRL,RDXC都以比较好的成绩获得了国内第一,现在对比分数的视野已经逐步拓展到AS4(东南亚)地区了,CQWW CW参加单人全波段无辅助,用不算突出的设备和天线,取得了BY历史上任何单人组的最好成绩,验证了自己的比赛能力,另外WRTC积分也在IARU HF比赛后锁定了出线资格,可谓收获很大的一年。
2011年,真的需要为工作怎么忙吗?只有春节前的CQ160爽了几个小时,其他可怜的几个格子也是用上海的破鱼竿做的,余姚可以架天线了,但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架一个简单天线。我要yagi,不过11年却是BY5CD丰收的一年,分别获得了WPX SSB和CW,CQWW SSB和CW的M/S组4次第一,并三次打破原有BY记录,另外还用BA5CW的呼号参加了半程AACW比赛,低功率鱼竿让我积累了这一年主要的个人QSO数量,并维持当年DXCC数量还有140个。
2010年,大半年没有自己的天线,工作已经超级忙碌。B5HQ已成常态,虽然成绩比以往好,但是感觉杭州的激情不再,到CQWW SSB的B5A已经没有信心得高分,只有带动更多爱好者参赛的目的了。CQWW CW倒是一个惊喜,我给星火农场带去了真正的比赛,虽然另外的OP很稚嫩, 仍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惜败于条件更好的B7P和BY8AC,没有什么遗憾,因为星火农场让我看到了上海也是有希望的。一年仅参加了这三次比赛,DXCC的基数其实是个集体比赛的成绩, 平时没有八木没办法去完成到数的100个dxcc了。
2009年,木兰围场成立,单年完成173个DXCC,为之前历史上最疯狂追逐DX的一年, 同时也感觉简单天线走到了尽头,每增加一个都是那么难,只有在填challenge格子的时候才能带回自信。工作开始忙碌,小比赛还能部分参加,继续 做B5HQ召集人,尝试新波段,CQWW SSB带给BY5CD的真正起步,CQWW CW无奈于B5A换QTH后的退步。
2008年,对宁波的失望,B5HQ转到杭州,重点发展B5A,效果明显,从CQWPX的磨合到CQWW CW神似B3C,但没有BG1DRJ的配合,略显单薄,习惯了有功放有八木天线i的比赛。DXCC的积累来自CQWW SSB 在BG5CLB家里用他的C4S,可惜噪声太大,个人比赛成绩暗淡。当然也有很多次小比赛的酱油。冬季对低波段的探索,积累经验。
2007年,正式用BA的第一年,也是疯狂的一年,4次IOTA,充分锻炼,morserunner付诸实践,充分自信,第一次组织B5HQ,已经可以让自己走人大BY的视野,AACW一根6m的鱼竿轻松拿到20m单波段600+QSO成绩,CQWW SSB B4B,不满意低层次比赛,CQWW CW B3C,第一次体现经验累积后的成果,自此目标MS纪录。DXCC的累积来自于多个IOTA和比赛。
2006年,沉迷于CW的一年,morserunner 突飞猛进,也打了很多次比赛的酱油,CQWW SSB在镇海快活林再破自己的LA纪录。带DX联盟入门AA,第一次主刀竞赛台B5C,成绩不好,却很有激情。DXCC的积累仍然来自于比赛为主,当然平时也没有放弃。
2005年,在上海操作为主的一年,虽然条件差,但真正入门DX追逐,注重主动抓很稀有的字头, 第一次单年统计超过100DXCC。B4HQ CW模式能够作为辅助OP上台,然而年底CQWW比赛仅属于酱油型的,困惑于低功率比赛的无奈。
2004年,升二级,QRP体验为主的一年,7月份的B4HQ见到了很多竞赛和DX达人,笔者只是个配角,年底 参加CQWW CW和SSB 让国内QRP开始有了纪录,CW尚不能主叫,但可以用扫地放式参赛了。
2003年,ED的V4把我真正带入短波,年底的CQWW SSB带来了最基本的DXCC的积累,破LA记录激起了比赛的兴趣,同时也完成了短波DXCC的初期积累。
2002年,起步,骨子里喜欢短波,但是还在UV中徘徊,全年只有51个短波通联。
6 每一个新DXCC详细记录
从2004年开始简单关注DXCC字头,很快就完成DXCC100。2006年中,经过自然累积,DXCC达到了150个。2007年启用BA4ALC呼号,2008年中完成了前200个DXCC,尤其是2009年一年的激进DX追逐,完成的大部分是难度较高的DXCC。之后2010年进入了DXCC倒数100个统计。由于日常使用简单天线,以后增加每一个DXCC难度都很高,开始为新获得的DXCC做简介式记录。通过点击首通呼号上的橙色链接可显示该DXCC字头的详情 ,如果链接是蓝色的表明是尚未编写完成的空白页面。另外红色DXCC字头(前缀)为通过远征获得,意味着需要等机会才能获得,大多比较难 。
表格太大,请移步楼下的帖子
2002年:9楼 新增13个
2003年:10楼+11楼 新增75个
2004年:12楼 新增20个
2005年:13楼 新增38个
2006年:14楼 新增14个
2007年:15楼 新增28个
2008年:16楼 新增18个
2009年:17楼 新增32个
2010年:18楼 新增2个
2011年:19楼 新增6个
2012年:20楼 新增8个
2013年:21楼 新增9个
2014年:22楼 新增5个
2015年:23楼 新增7个
2016年:24楼 至6月新增10个,后空白
2017年:空白
2018年:空白
2019年:空白至6月
2020年:26楼 新增2个
2021年:27楼 新增4个
2022年:28楼 新增8个
2023年:29楼 新增17个
2024年:30楼 新增7个
7 本文的两个支持性表格
经常更新
https://www.qsl.net/ba5cw/newdxcc.xlsx (另包含为年度DXCC追逐制作的统计和建议)
https://www.qsl.net/ba5cw/dxStats.xlsx (另包含分大洲统计的DXCC和相关地图)
[ 此帖被BA5CW在2025-01-12 20: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