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5upv:KN990应该是SI5351本振。
使用你说的方案作为频综单元的,是XIEGU的G1M、G90、X5105。
频率综合单元设计中使用多环路等较复杂的设计方式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性能。
VCO里多少个变容管在低频那个情况下和频率综合单元的性能的关联不是线性的,要综合整个环路的电路情况来看。锁相环电路也好,其他形式的频率合成电路也好,其指标都是一开始就有定位,信号链上的每一级贡献的相位噪声和杂散也都是可预见的。
.......

可能我大约就是属于您说的那种不太会算链路增益的人,这真的有可能,因为我差不离从来没有认真计算过我设计的电路增益分布。应该说这些电路大致都是根据我个人的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的设计,也确实有可能不太符合工程学上的某些原则。这一点上,我很赞同您的说法,感谢感谢。
KN990是相对宽频段的设计,它使用了我设计的跟踪调谐带通滤波器作为前端滤波器。在具体某个频率上,KN990确实是窄带机器,只不过它的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是随着接收频率自动跟踪的。
至于DDS+PLL的本振,从Q8开始,历经了Q9,Q10,Q10A ,Q10B ,KN850,国内业余界差不多是我首先设计并应用在DIY电台中吧?算起来,有13年了。这个架构确实性能上非常出色,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电路复杂,调试难度高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受到干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年我也是费尽了心思。
KN990设计之初也是打算延续使用这个频率合成器的架构,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浏览论坛的时候,发现了有人在试验5351这个芯片。抱着好奇的心态就买了一片做了一下试验,发现效果还挺不错,主观感觉上和我以前用的DDS+PLL的频率合成器居然不相上下。于是决定在KN990上就用它了,最起码可以降低故障率和减少调试工作量。好吧,我承认是为了偷懒。
KN990大致延续了以往的设计本底噪音低的特征,整机增益设计的不算高,因为是极具个人喜好特征的DIY电台,所以本着够用就好的原则。被您这么一说,因为好奇所以刚才我计算了一下,最大整机增益大致分布是这样的:
带通-5dB,高放20dB,二极管环形混频器-6dB,混频器后增益补偿放大器UPC2709是23dB,10.7M陶瓷滤波器-5dB,MC1350最大60dB,10.7M单片晶体滤波器-3dB,NE602是18dB,TDA2003低放增益在30dB左右,这样算起来,整机的开环增益大致为130dB左右。确实不算高,但实际使用下来,也并没有感觉灵敏度不够用,从听感和极限灵敏度相互平衡的角度来说,目前大约就是我本人最喜欢的状态吧?
总之,我设计的电台,是具有强烈个人喜好色彩的特征,也是我从事了30年业余无线电活动的经验积累。从严肃的学科角度上说,它们的科学性自然不值一提。但作为和我具有差不多理念的爱好者来说,它也许正好符合我们这些人的需要。
您看,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