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587阅读
  • 61回复

BA5CW设计天线的历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4GOV
发帖
9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20-04-28
这帖子,一定要搬个凳子坐好,慢慢看。
设备:IC-7600,FT857。S9-C (n1mm的TELNET列表增加 IP私我:7373可以定制数据)
驻守:433.175Mhz
天线:11波段DP
RCFORB远程电台
QTH:上海浦东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20-04-28
续18楼

15m波段的分析
15米波段和10米非常类似,分析方法和天线选择也类似,和18楼一样,HFTA分析的图片为了节省图片和便于对比,多条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内,需要仔细看图,我后续的分析尽量用统一的风格,欧洲和北美方向分析时,给出三条曲线,分别是蓝色的上路湾地形12m高架设,比较接近野外架设天线情况的红色平地12m高架设,适合高楼架设的绿色曲线主要是用于说明没有了山势帮助后,需要多高才能做到低仰角和上路湾地形类似的结果。日本方向分析时主要是针对上路湾的特别考虑,给出四条曲线,湖蓝色的12m/5m堆叠效果,蓝色的12m主力天线效果,绿色的5m高度固定日本方向效果,保留了欧洲北美方向一样的红色曲线——用于对比12米高主力天线放在平地上的效果。中文备注会也会逐步减少,曲线的意义在右边的方框里都有显示。

15m欧洲方向各仰角增益

15m欧洲方向的QSO仰角统计分布都小于20°,其中2-12°相对重要,蓝色代表的上路湾用12米高5单元的能覆盖2-20°的主要分布,主要覆盖区域超过15dbi,局部高达18dbi,就算是1°也有9dbi,次要部分也超过13dbi,可以放心使用;和10m一样,如果没有山势的借力,需要80米高才能使低仰角得到类似效果,也要增加堆叠以覆盖仰角凹陷,见绿色曲线所示;红色曲线代表到了平地上,低于10°效果逐步降低,低仰角的部分和上路湾有天壤之别。有人会问,假设用同样高dipole回怎么样?答案是曲线形状是类似的,只是增益向下平移5-6db左右。不过不要误解,不是说一定要超过多少dbi才能通联,如果噪声够低,低于0dbi的也是能听到的,而发射上是少了相应db数,例如上图2°仰角的通联中,平地和上路湾15米高相比低了14db,对应20多倍功率,在上路湾用100w发射,和平地同样天线用1500多w发射对方听到的信号是一样的。

15m北美方向各仰角增益

北美方向30°角是上路湾的最佳地形,低仰角覆盖尤其轻松,尤其是这里需要的1°仰角,用5单元12m高架设能超过10dbi,到6°仰角时达到18dbi,最高值10°仰角时达到了20dbi,覆盖全部需求;相对平地而言,15°以下逐步拉开差距,甚至比10m时优势更大,说明平地波段越低,越需要高度;同样的城市孤立高楼才能像绿色曲线那样保证低仰角能力,而高楼无法架设堆叠去解决绿色曲线凹陷问题,这里说明一下,除非周围开阔,才能参考上面红色和绿色的结果,真正城市里地形过于复杂,很难描述,我做过当时在余姚城市地形的模拟,效果比这个flat要差一些。通联方向上的缓坡逐步下降是最好的,上路湾的欧洲方向有起伏山头,效果比北美差不少,在低波段的分析上我们将见到。

15m日本方向各仰角增益

日本方向的越距问题比10米波段好,所需的通联仰角覆盖大约是9-24°,其中主力天线(蓝色部分)能覆盖主要通联部分,通联密度最高的10、11°增益可达20dbi(用堆叠能到22dbi),19°以上的次要通联部分增益急剧下降,因此用一条5米高的天线(绿色部分)做补充是需要的,如果采用5单元天线也能超13dbi,一旦主天线朝向JA方向,堆叠使用效果略好,但不明显。在这个使用场景下,平地12m高相同天线(红色)和山上差不多,反而是山上为了覆盖近距离,还要多一副天线,增加了甜蜜的烦恼。

15m 主力天线的选择,和10m一样也准备了两个方案,采用10米主梁五单元材料
原有设计,使用的是CL15的铝管,经过优化后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平衡

不用发夹匹配的owa设计,增益和前后比相比第一方案略有降低,但驻波比相对好一点,工作稳定性可能更好,新装天线准备采用此方案


15m 堆叠针对JA方向的天线选择,1) 直接拷贝主力天线,首选方案

2)6米主梁3单元设计,该设计基于12m高度计算,增益比主力天线低,因为对JA不需要太强,波瓣宽一点可以减少旋转的几率,在5m使用的时候基本不用变化,可以略调整发夹的长度。这副天线原设计目的是15m inband天线,这里作为堆叠下天线的备份。

[ 此帖被BA5CW在2020-04-29 19:07重新编辑 ]
离线BA5DX
发帖
379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0-04-28
这贴,要买好一堆零食,配个舒适的椅子慢慢欣赏。 话说基地的海拔高度多少来着?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0-04-28
上面有张卫星图,天线后的数字就是该点的海拔高度,435米上下
离线张景玉
发帖
959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20-04-28
感觉没塔上八木,不堆叠,都没法玩儿了
2017年12月12日拥有呼号,我用6.5小时的步行回家路纪念这一天。
离线BA4TB
发帖
3414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20-04-29
坐看湖南跟上路湾PK
离线随风
发帖
302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20-04-29
回 BA4TB 的帖子
BA4TB:坐看湖南跟上路湾PK (2020-04-29 07:59) 

湖南的来个精华帖子!
天下第十八福地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0-04-29
续21楼

20m波段分析

到了20m波段情况有点变化,在国内,很多地方的20m噪声已经比较大了,包括上路湾在内,用简单的直立天线20m的噪声会到-110dbm,这种情况下,接收已经不是增益的问题了,假设一般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到-125dbm,即使天线是负10多db的增益,接收机的增益仍然足够放大信号,再大的输入也只能把噪声本地提高,这只能降低接收机的实际动态,没有太大意义,40m以及以下波段的噪声已经不用纠结,可以把发射和接收天线分开处理,而20m波段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也会有噪声相对比较好的状态,因此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走传统老路,采用收发共用天线的方案,在低波段分析中会顺便谈到20m波段使用接收天线的可能性,这些实验留到今后再处理吧。

到了20m波段,天线已经开始变大了,考虑到安装工作量,天线的主梁不便加长,所以采用4单元设计为主,天线的高度也被不容许超过12m太多,在10m和15m波段,12m高度和1个波长比较接近,天线性能是比较好保证的,同样的高度在20m上只是略超过半波长,属于可用,但会明显打折扣的状态,关于高度的讨论我准备放到低波段讨论,这里就按我们能做到的实际情况来处理。

20m欧洲方向各仰角增益

欧洲方向的通联概率统计表明仰角范围是1-18°,代表上路湾4单元12米高主力天线的蓝色曲线和概率统计的匹配度较好,大约在12dbi以上,由于上面说到的条件限制,增益不如高波段,但下降不算太多,1°仰角增益是6dbi,相对两个高波段普遍下降了3db,对发射来讲相当于损失了一半的功率,对接收来讲由于本地噪声不算低,这个增益有多余,只是为了抗击噪声,天线设计的取舍会和高波段有所区别。另外两条对比曲线就不展开了,红色仍是12米平地,绿色曲线已经是90米等效高度了,相当于30层楼,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分析。

20m北美方向各仰角增益

对北美方向仰角范围需求和欧洲差不多,但重心更偏向于低仰角,代表上路湾的蓝色曲线匹配度并不理想,在6°的时候有个凹陷,这时的增益和1°接近,都是7dbi,只能说够用,但有遗憾。20米历史上的成绩相对15米和40米来讲也差一点,低仰角的优势不够,也代表了在MUF的临界点时,电离层入射角不能更低,使我们利用传播边缘的时间缩短了,按以往经验,在低仰角有明显优势的波段,能比平地普通条件的台,多1小时以上的边缘时间,也就是说传播会早开1小时,晚关1小时,非常可观的数字,然而我们在20m波段上这个优势很有限,且噪声的增大使得QSO速率也受到明显影响。

20m日本方向各仰角增益

随着频率的降低,近距离通联需要的仰角也逐步抬高,对日本的仰角从8°一直到33°,是个很大的范围,这时候对于我们架设不够高的情景来讲反而是好事,主力天线就足以覆盖这些近距离传播了,QSO概率最高的部分,也正好是主力天线增益最大的地方,28°仰角以上才略有下降,用低架天线去补足的必要性和效果都有限,但我们任然需要这副低架的天线,用于快速切换方向,20米和40m的欧洲北美同时开通的时间都比较长,即使是只对欧洲时,日本的QSO还是经常出现,为此,这副5m高的低架天线的作用主要是作为第二方向使用,而针对北美方向为主时可以一直使用堆叠,效果不算明显,但还是有用的。遗憾的事情是6°仰角的凹陷仍然无法解决,留作以后继续思考(其实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增加高度,只是条件限制不允许做到)。

20米主力天线12米高度4单元设计,同样有两个方案,CL20和OWA设计,因为对比增益和水平波瓣宽度比高波段差而不死心,还做了一个13米主梁的5单元OWA设计,供有条件使用ham参考。在20m波段上的优化、取舍和10m、15m有明显区别,考虑到上路湾的噪声主要是前向噪声,尤其是西北面来自宁波市和横溪镇的噪音非常大,最高噪声和最低噪声方向相差多达10dbm的读数,通联方向的噪声无法通过前后比和前旁比去解决,只有尽量压窄前向水平波瓣宽度度,能降一点是一点,矛盾的是20m天线的高度和主梁都不允许设计出优秀的窄波瓣,下面给出的设计中我只能尽量倾向于这个思想,但做不到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也是我一直纠结于用不用接收天线的原因。
1)CL20改进版天线数据:

这是原来的天线,进一步平衡了参数

2)类OWA的4单元10米主梁12米高架设条件版的天线数据:

和1类似,但去掉了发夹,参数和1也差不多,可作为主力天线。

3)5单元13米主梁12米高的OWA版天线数据

这是提高了增益,降低了前后比,改善前向波瓣的长主梁设计,虽然我们架设可能有困难,但梦想还是要有的,所以同样给出设计。

4)3单元5米高架设的天线数据:

堆叠下天线采用7.2m主梁3单元设计5米高度的低架天线,为了平衡参数,用了电容匹配,高度升高后数据会变好,但对于日本方向来讲够了,当然考虑到性能优先的话我还是倾向于用主力天线低架。
[ 此帖被BA5CW在2020-05-15 09:47重新编辑 ]
离线42821
发帖
1584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0-04-29
强贴留名,建设竞赛大台可以不计成本,圈地竖塔。
城市内日常通联和追字头只能因地制宜,能上个八木已经是万幸了。
会员号42821,呼号BD4CRN  ex  BD4CR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0-04-29
正好写到一半了,感谢楼上各位的支持,根据回帖的内容我谈点感想:


我貌似被贴上了竞赛爱好者的标签了,我从竞赛的角度去写东西应该也是自然的。但我认为我写这个帖子并不完全是为了竞赛,仅仅是竞赛,我就不会公开自己的思想和计算数据,国外很少,我能看见很多零星的资料,但很少有人会讲出自己的思路,国内更少,更多人喜欢的是拿来主义。所以我的目的还是为了交流,我仅仅是想用竞赛台的例子来说明根据现有条件规划设计天线的思想,大家在前半部分看见的总体印象会是,地方好,有条件架好天线,这可能就看偏了,我这个帖子是讲天线设计取舍为主的,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设计、架设天线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部分。这将在后半部分的文字中有更好的体现,越是低波段,越是需要取舍和折衷,后面的发射天线越来越简单,从三单元降到两单元,再去发现dp天线,斜拉天线,倒L直立天线的优劣,重点也逐步从发射转移到接收。

之所以留下并分享这些文字,一方面是我做一次竞赛台天线系统设计的笔记,另一方面我也想为我们的中文技术文章添点砖加点瓦,就天线知识而言,一本ARRL的天线手册,就有很广的涵盖面和技术指导意义了,其实大多数基本答案都能在书里找到,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我们知识面的扩展,就天线应用来讲,10多年前看的lowband dxing给了我很多启示,虽然是讲低波段的,但实际上可以举一反三去看其他波段,学到的是思想方法。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确是竞赛台的天线,我的能力做不到像上述书籍里那么系统地讲述,但我希望能和W8JI那样,不断留下一些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就本贴而言我只想通过一个因地制宜架天线的例子,留下点有用东西,虽然这个例子有点脱离大多数ham家里条件,但它能涉及的内容更多一些,也可以举一反三,我相信这也对很多国内竞赛台有参考意义。

从2003年开始第一次比赛,我的确是对竞赛有偏好,因为第一次就破了纪录,所以我的竞赛生涯中总围绕着破纪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太狭隘了,记录是破不完的,但乐趣是可以长期的,除了自己有乐趣外,还可以把自己的乐趣分享给大家,大约从10年前,我就比较注重这个分享,有时候也带点普及的想法,就像BA4DW那样,无论初衷如何,他把DX的乐趣分享给了大家,让大家也能体验到自己可能做不到的那一部分乐趣,不过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大家对我很宽容,容忍并支持我这种话痨型的文字,其实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我在生活中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就像BA4DW,他网上显得很好斗,但生活中却是个很儒雅的人。现在的网络论坛受即时通软件影响,越来越没落了,大家都喜欢快餐型的文字,看过就算了,我之所以会发这个帖子,实际上是因为上个星期在DX版里发了个WAPC的竞赛日记,站长还特意跟我说感谢,所有我觉得我也需要像以前一样尽力去支持HELLOCQ这个网站,它伴随了我之前的HAM生涯,给了我很多乐趣,论坛也沉淀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希望论坛能够长期陪我们一起走下去。

离线bg8srq
发帖
2288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20-04-29
至少在20米以上的波段,用过YAGI的人很难再想回到DP、GP的体验中去,但在城市里有机会和条件架设理想天线实在是太不容易。我到现在一直QRT和这种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回顾初心,DX还是永远的DX。
ID:BG8SRQ  NAME:毕磊
QTH: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南苑2区朝阳40 POS:655000
RIG:K3 ANT:K4GP
NO. 壹叁叁零捌柒肆伍捌捌捌 QQ:21115259 Email:qjbilly@QQ.com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20-04-29
续27楼

40m波段分析

到了40m波段,大家的问题都多起来了,首先是高度问题,通常来讲需要做到半波长多一点,和上述的20m情况类似,会有一个可接受的结果,第二个问题是噪声成倍增大,需要接收天线吗?第三是天线选型问题,3单元全尺寸已经是很大的天线了,架设会产生困难,尤其是上路湾这种吊车上不了的地方,更加头痛。

对于这个波段的分析我准备先从高度入手,确定一个最小高度:

在这个对比中,统一采用简单的DP天线,分别计算其在上路湾欧洲地形下架设高度为12米(湖蓝)、15米(绿)、18米(红)、20米(蓝)的情况,从上图可见,12米、15米和18米、20米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跳跃,18米和20米则区别不大,因此我继续寻找突变点,发现到16米是跳跃点,因此决定采用16米高度架设,关于这点,我以前也没有想到,1米的差别有这么明显,做高度分析还真的有必要。

选择天线的对比考虑

在确定了我们的最小高度之后,就要开始比较各类天线了,曾经计算过好几种类型的40米天线,最早的4单元倒V线八木,后来改成水平4单元线八木,还上过三单元全尺寸的八木,按目前规划,线天线的方案虽然效果已经被证明没问题,但架设和维护工作量实在很大,三单元八木我设计了两付,一副10米主梁,另一幅13米主梁,尤其是13米的性能还是不错的,但是从目前施工能力来讲,3单元全尺寸八木最高只能架设到11、12米,从高度选择分析这段来看,性能下降太多,最终只能选择W6NL的2单元moxon方案,主梁7.3米,整体架设难度低于20米4单元八木,至于能不能到16米,还需要讨论。从上图来看,三单元和二单元的差距不算大,尤其是moxon设计,其实际增益和三单元全尺寸是接近的,经过优化平衡,还能用于全波段,这对于固定架设的天下来讲很重要。顺便说一下另外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高架的dp,当dp高度超过20米后,其实效果一点不比现在的16米高度的八木差,而且我们40米有单独接收方案,从发射考虑,dp或更高一点的倒V天线都是可以采用的,不过山上要搞超过20米的杆子也不那么容易,此方案只能做最后的备选,另一方案是缩短型2单元或3单元八木天线,经过计算,缩短天线的性能带宽和驻波带宽都存在一定问题,增益也比现有moxon方案略低,在考虑发射为主的时候,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虽然容易架设,但SSB、CW时要单独调整),因此否决。

40m波段欧洲方向各仰角增益对比

选定了2单元moxon16米高度架设后,接下来就可以做一些常规分析了。40m欧洲方向的通联仰角需要从1°-21°,上图代表上路湾的蓝色曲线,能做到4-10°和14-22°约10dbi,所需的1°增加降为0dbi,这是高度所决定的,目前无法解决,在11°左右也有个低到2dbi的凹陷,和20m北美方向的形状有点像,这和地形有关,应该有一个高度是可以避免的,但这个高度有可能是无法做到的,所有在此先放一放。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平地上需要100米高(绿色),所以对此暂时不能做更高要求了。

40m波段北美方向各仰角增益对比

到了低波段,北美方向的表现虽然和更高的波段比也是有遗憾的,但在通联需要覆盖的1-24°范围,大部分区域仍能超过8dbi,好的角度能到13dbi,平均约10dbi,没有高塔的劣势基本上被地势补上了,尤其是1°仰角上还能保持有5dbi的增益,这对低波段来讲非常难得,这效果平地上几乎无法做到(见绿色的平地100米曲线),我们应该感到满意。其实就比赛而言,我们并不是在比较绝对数字的差别,而是相对于其他台的差别,40m只要到达远方的信号,能达到DX所在地的平均水平(因为包括欧美在内的大多数台,40米以下天线形式和高度都是不够好的,信号未必很强),就能立足摆摊并被扫描到,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超过这个点,就基本上是够用了。

40m波段日本方向各仰角增益对比

40m的日本方向几乎不需要讨论,天线高度决定了主力天线单独就能覆盖,不需要堆叠,整个曲线(蓝色:上路湾)从4°仰角以后就基本没有遗憾,覆盖日本是小菜。唯一的难点是半夜前后有一段EU和NA重叠的传播,发射天线是兼顾不了两个方向,BJT 2300 前重点做NA,之后重点做EU,其他的困惑靠接收去弥补吧。

到了40m波段,我们不得不讨论接收天线了,40m的噪声绝对超过了-100dbm,搞不好还要比-90dbm还差,这个时候想提高信噪比,只有提高天线的RDF,所谓方向性系数了,关于这个RDF,它对天线的方向性描述要比看增益和前后比更准确,它是天线最大增益和所有其他方向增益的平均值的比值,假设噪声来自四面八方,最大增益方向对准信号,RDF的描述已经很接近信噪比的概念了,但由于我采用的软件没有这个参数的输出,我只能凭国外资料的说明和自己肉眼去做这个平均(我们常见的EZNEC软件能计算平均增益)。由于作为接收天线,我们基本上是不需要考虑增益的,就像上面说到的40m本底噪音,即使是-20dbi的天线,噪音仍然会被接收机放大太多,我们有时候为了提高动态还要开ATT,完全没有必要在天线增益上动脑筋。低波段的噪音很大部分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当然本地城市噪音有可能更大,因此选RDF参数好的天线,尤其是前向波瓣很窄的那种,是很适合的。除非你没有办法架设比发射天线RDF好的接收天线,否则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应该优先考虑接收天线。

借用国外ham的图片,可以看出简单发射天线和RDF好的接收天线对信噪比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选用什么样的接收天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里https://www.contestuniversity.com/wp-content/uploads/2018/05/6.-W3LPL-Easy-to-Build-Low-Band-Receiving-Antennas-for-small-and-large-lots-2018.pdf,小型接收天线的RDF大约是4-9db,包括小环、小直立、FLAG、K9AY、SAL、2单元的直立阵列、短beverage等等,这些天线是无法和八木天线比的(在后续160m波段分析中会展开说明),如果发射用了两单元八木或4SQ,对接收有帮助的选择不太多,其中长beverage会有效,对40米波段来讲,100-160m长的beverage应该就明显超出发射天线的接收能力了,但是beverage要覆盖很多方向有点难,另外三单元前后一列排开的直立阵列,效果也不错,但选方向困难。因此我决定采用一个效果能到5单元八木RDF水平的接收天线——8 circle(8环阵接收天线),在这篇里天线的重点放在8 circle上:


上图左上方是选定的2单元moxon发射天线,右上方是我专门为40m 更好的RDF优化的4SQ天线,下面是我们准备采用的8 circle接收天线,它是主角,所以给出了水平和远场的分布图,如果有条件架设,几乎是低波段的最优选择,大家如果把它和4单元的20m八木对比一下,方向性也是明显超出的,因此,我甚至想在20m上也采用这个方案,因为这个天线可以自由切换8个方向,在方向上是基本无缝衔接的,切换速度也够快,在我们的竞赛策略里,会安排inband同波段辅助,使用了高性能接收天线之后,就可以省去一副或多副inband天线,对于20m噪声也很大的上路湾来讲,这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方案。(上路湾应用场景:使用高性能接收天线后,可采用主辅电台用一副发射天线一个功放,主辅任何时候都用接收天线收听,FLEX 6600设置FDX全双工打开)

8 circle可以兼顾3个倍程的频率使用,在只有一副8 cirlce的时候,按照40m设计,在80和160波段上降低性能使用。在40m 8 circle积累足够的使用经验后,考虑另装80m 8 circle用于80/160m,如果80m和160m同时工作,也可以把40m 8 circle用于80m,而80m 8 circle用于160m,有利于兼顾性能并独立控制方向。


  • 40m上RDF约为3单元八木的接收水平,对前向噪声控制来讲,可以达到5单元八木水平,可以不安装40m辅助发射天线。
  • 80m上RDF约为4SQ和超过2单元八木的接收水平,对前向噪声控制,可以达到3单元八木水平,发射可以只用简单天线。
  • 160m上RDF超过简单接收天线水平, 8 circle即使不是在最优频率上使用,效果仍然可以超过一般接收天线,考虑到160m安装场地过大,今后也没有机会使用专门的160m 8 circle。


8 cirlce是有成品卖的,详情可以参考:“http://static.dxengineering.com/global/images/instructions/dxe-rca8b-sys-4p-rev3.pdf 。如果单波段使用,可以用简单的缩短设计的直立天线,如果多波段使用,目前比较便捷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有源接收天线,因为有源天线可以有固定的端口阻抗,8 circle系统全部都是75欧姆设计,而且波瓣形状对阻抗很敏感,采用简单的直立天线做多个阻抗匹配反而很麻烦。有源天线的制作网上有很多参考资料,如果想做更隐蔽点,甚至可以采用MINI WHIP这类小盒子天线。天线的移相和方向切换原理很简单,甚至比4SQ的移相简单。


上图中红色的方框表达的是一个方向使用时用到8个天线单元中的4个,其中短边四分之一波长,是辐射方向,前后移相馈电,长边大约是0.6波长,长边左右两个单元是同相馈电,整个圆的直径约为0.65波长,对于40m波长来讲直径约为27米,直径减小问题不大,直径增加旁瓣会放大,我们设计是采用最高频率比较合适,比如按照40m的7.2兆去设计,通常不会有问题。对于80m来讲天线的占地直径约50多米,山上可能有点困难,上到160m波段的100米就没有可能了,所以没有办法安装单独的160m 8 circle,只能用80m或40m波段的8 circle来兼顾使用。

为了便于分析说明,下面给出一个用无源天线的计算实例,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试算,右下角是不同波段无源天线用的匹配,计算时用哪个波段就代入哪个波段的数据,实际上会用有源接收天线,方向图是一样的。



40m 几种可选发射天线的设计数据:


为了使能在16m高度架设,考虑轻量化,主方案采用W6NL moxon设计,因为主要是用来发射,两单元天线的带宽是比较难取舍的,优化过程中保证增益为主,驻波比需要保证电子管功放能用,今后详细设计中如果加一点匹配,驻波也是比较理想的,前后比在这个设计上是兼顾项,最后结果也可以接受,相比普通两单元天线来讲还是比较出色的。


采用10米主梁的三单元全尺寸设计,综合性能还不错,同样是16米高度增益比两单元moxon高1db,如果降低高度则在上路湾地形上不可取。


13米主梁的设计,只是作为一个对比方案,虽然性能上有提高,但是尺寸也大了不少,仅为参考用,这付天线和原来的4单元线八木有得一拼,只差零点几db的增益,1-2db的前后比,从设计来讲我还是满意的,可惜只是个理想。
[ 此帖被BA5CW在2020-05-15 10:39重新编辑 ]
离线BD7DX
发帖
1163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20-04-30
强帖,收藏了!上路湾有地方睡吗?
呼号: BD7APL  EX  BG7APL :114:  :10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双拥路四方小区a4栋204 :103:
离线child@BY1QH
发帖
1288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20-04-30
认真学习。能利用上地形真是好。
BG1NAL(2005-2009), BD1NAL(2009-2014),BG1NAL(2016-),AG5JX(2017-)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20-04-30
回 BD7DX 的帖子
BD7DX:强帖,收藏了!上路湾有地方睡吗? (2020-04-30 09:12) 

山顶上的电台室计划是2.4米*3.6米,有点拥挤,旁边再放一个同样的房子,用于休息,可以放两张双人床,估计大呼肯定受不了了。其实睡觉也可以走2、300米下到原来村子里的电台室的。之所以把电台室移到山顶,是因为馈线太长功率损失问题,原来的状态功率几乎损失过半,不过经上面的分析,高波段天线的增益够大,损失超过一半是能接受的,但到了20m和40m功率虽然没有损失那么多,但反过来因为实际天线增益的折扣,有点吃紧。到了更低的波段情况反而好了,馈线损耗进一步下降,而在接收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一味求大功率没有意义,20和40为什么更需要功率的原因是比赛情况下,这两个波段通常挤得水泄不通,你需要在夹缝当中让远方的电台找到你。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20-04-30
续31楼

80米波段的分析
在分析80米时,以前就碰到了一些困难,因为HFTA没有GP类型的天线模型,但粗略分析后,首先发现12米高的Dipole天线肯定是不够用的,低仰角时很大范围的角度是负增益,也许比平地结果好,但好不到哪里去,选择直立类型的天线作为发射是低波段的首选,粗看起来在山上也一样,当时也没有专门的接收天线,所以80米最终采用的是4SQ作为收发共用的天线,策略非常正确,80米效果也很不错。这次因为做了接收天线的考虑,所以准备探索一下使用简单的形式作为发射天线,80米波段的分析就从简单天线比较开始:

如上图,我先在MMANA上做了三种典型天线的对比,红色的是作为基准的12m高的水平Dipole天线,黑色的是全尺寸直立天线,绿色是我方案中的80m发射天线,利用高波段天线的12m塔,做一副半波斜天线half sloper,三者都是基于平地的数据,以便于我后面倒推在山上的结果。

重点看垂直方向的远场分别,从图中可以看出,dp天线的增益最高,但是7.6dbi的最高增益出现在90°朝天的方向,25°仰角是他们的增益交汇点,低于25°后水平dp开始不如直立和斜天线,尤其到了很低仰角的地方,水平dp出现明显衰减,-12dbi都不到,还不如接收天线的增益,作为DX和竞赛通联,25°以下是必须考虑的,除非只想做周边国家。直立天线和斜天线的情况倒是很接近,斜天线略有方向性,在10°-30°范围内的增益大约为1.6dbi,在不准备架太复杂的天线的前提下,我们先做好发射天线的取舍,很明显,我应该采用架设很简单的half sloper,因为它只需要在某个现成的塔上向下斜拉一条电线即可,馈线的芯线接电线,皮线接塔,按以前使用的经验来看,要注意的是这类天线需要做一个适当的电流型巴伦,否则会带来严重的馈线辐射,干扰电台室的设备,如果为了得到最佳匹配,还需要一个2:1的巴伦,这些都要比单独架设全尺寸GP方便。

慢着,这是基于平地考虑的思路,平地的结果很清楚,在没有可能架高的情况下,选择GP或者斜天线比用DP合适,如果我们动脑筋看看到山上的结果会如何:


正如第一段所述,HFTA没办法直接分析直立天线,我动脑筋做了一些等效,上面的图说明了一些可以等效的地方, 具体怎么等效说起来有点麻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者几张图,我简单说一下,先在HFTA上做出DP在平地12m高(绿)的结果,然后做出上路湾山上12m高DP(蓝)的结果,最后用平地440m高的DP来模拟上路湾的海拔,可以看出12mDP在山上的最低增益和平地趋势是一致的,只是增益高一些,而增益在各仰角上出现分裂,但不能代替山上的结果(第一张图)。因此,我用MMANA去看GP和DP在各种高度上的波瓣分裂情况,可以间接猜出大致情况:1) GP天线可以架设很高,由于波瓣分裂,低仰角分量也变大,但是不管多高,增益峰值最多增加3db左右(第二张图),2) GP天线在平地架设440m高度和DP天线在山上12m高架设的GP天线增益和仰角分裂状况几乎一致(第三张图的黑色曲线对应于第一张图的蓝色曲线,只看HFTA分析的34°以内的仰角,对应与远场图的绿色34°角的5个波瓣,需要通过想象转换一下坐标)。我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没说清楚,但我可以给出结论:1)可以用在上路湾12m高的DP,来代替山上的直立天线的结果。2)GP天线无论怎么架设,或在山上,或在地面升高,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上述模拟的结果,也就是峰值增益比标准GP高3db,该有的仰角凹陷还都有,无法改进。后续要提高,也只有看DP天线方案有没有可能。3)计算分析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就DP和GP的差别在山上应用时,是完全超出我做这个分析以前所想的。

本以为80米波段的分析相对简单,但没想到,到这一步才开始了之前天线的常规比较,由于决定了用DP,所以上图给出了在上路湾用不同高度的DP,在欧洲、北美、日本方向的效果评估,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湖蓝25米高,绿色20米高、红色16米高,蓝色12米高的DP,欧洲方向仰角范围1-20°,需要16米以上,最好用25米,10°以内0dbi附近,12°以上有3-4db的增加。北美方向仰角范围1-24°,主要在20°以内,25米高、20米和16米高,在4°上有个很深的凹陷,但是小于4°又需要有高度,16米和12米高在20°上有很深凹陷。日本方向仰角需求是10-17°和23-33°两段,无论哪个高度都类似,高度越高增益越大。综上所述,12米高以上其实都能用,4个高度中最佳的方案还是是25米高的DP,做不到,那就尽量高。

关于上面的描述,我自己看着都有点烦了,请忘记我上述啰里啰唆的描述,就当是我用这些花花绿绿的图来装B,不过上面的结论是对的。换个思路去看发射天线选择问题也许就方便了,GP类的天线无论怎么升高都不会带来特别大的收益(最多3db左右,而且会带来不利的仰角分裂)是个共识,所以我只要知道DP天线在山上架设有没有超过GP天线可能的最高增益就够了,这同样适用于其他波段,分析方法见下一篇的160m波段。至于接收天线,前面40m波段中已经分析过了,采用80m波段的8 CIRCLE天线是最佳选择,除了80m波段可以用以外,还可给160m波段用,困难在于50多米直径的空地不一定能解决,这时候就只能用40m 8 circle去降额使用,对于没有条件用8 circle的朋友们,我准备在下一篇里介绍一些其他常见的接收天线。
[ 此帖被BA5CW在2020-05-05 15:53重新编辑 ]
离线黑客岛
发帖
126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20-05-01
拜读大神帖子,这是要放弃南面了吗?
姓名:钱江
呼号:bd5hst
地址:杭州萧山区道源路南市花园20-3营业房 家有爱宠宠物店
单位:家有爱宠宠物店
QQ:52575582
离线BA5CW
发帖
5025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20-05-05
续35楼

160m波段分析

160m波段的硬件思路基本上和80m是一样的,按理说160m是更难的波段,应该做更好的硬件,但由于天线尺寸,场地限制,很难做得比80m好,其实大多数人包括竞赛台在内都面临这个问题,160m上通联条件都差,QSO数量也少很多,因此对竞赛的得分影响偏小,除非是在很严肃的多人多机比赛中,我们一般的目的是尽量少丢点系数,它的重要性比40m和80m低。目前的太阳活动周期注定了我们必须重视低波段,如果是多人单机组,需要至少保证40m是强的,否则整晚的QSO效率会很低,如果是多人双机,那80m也不能差,否则第二个主叫台将形同虚设,160m在上述两种组别里,都不会是主要的QSO来源,但对系数的影响以CQWW规则为例,做好了可以增加30-60个系数,这也是很可观的。

先评估一下160米波段发射天线的形式,还是回到上面80m我费老大劲想搞明白的问题,先说一下我以前学习的资料里得到的一般共识,在大多数环境下,如果水平DP或者倒V DP之类的天线不能架设超过四分之一波长高,一定不如直立类天线DX(假设是3000公里以上的通联)效果好,有条件架高水平天线,直立天线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是最优选择,除非一种情况,就是地面的电导率特别高,比如海水,盐度很高的地面。我的难点是要讨论小于四分之一波长的架设高度,在上路湾山上会不会超过直立天线。摆脱之前80m波段的繁琐思路,只要用HFTA评估上路湾使用DP天线在可行的架设高度上能否超过GP(160m上可能用倒L)的最大可能增益,也就是以地面上的四分之一高度架设的水平DP天线为基准,如果可以超过,就采用DP,否则就回到倒L方案。关于其他可能的变化,可以参考我的网页:https://www.qsl.net/ba4alc/chinese/cq160/cq160.html

HFTA分析对比——上路湾该选哪种天线:

本以为经过80米的思路整理,到160m就简单了,当我计算完上面的数据,又一次陷入纠结之中。按常规分析了DP天线在上路湾欧美两个方向地形下,分别架设25米、22米、18米、12米高,根据欧洲、北美、日本的通联需求,选出了一个22米的高度,再放到右下角的第四张图上,更直观地把欧洲、北美地形和地面上架设相比,以事先设定的标准——对比GP天线在平地的效果来看,结果北美方向是22米高的DP显著地好,而欧洲方向则是DP明显不如GP,这真是个奇葩的地形,看起来最好是两种天线都架,如果只能二选一,那还是选GP类吧。下面简单谈一下DP和GP的具体选型:

Dipole类天线的选项——如果有高度选倒V还是水平DP


DP天线几乎是最简单有效的天线类型了,为了方便一般会架设成倒V方式,尤其是160m波段的天线,把长达40米的线拉水平了不太容易,上图对比了22米高度下水平和倒V架设的差别,图中黑色线条是作为基准的水平DP,红色线条是同高度的倒V天线,他们的差别很微小,说明如果高度不够,它们都趋向于弱方向性,然而如果像上图绿色曲线那样,把天线升高到100m,倒V天线也呈现出明显的8字形方向,而且从右边的垂直远场图看,高度压低了仰角,10°-40°仰角的增益可达5-8.57dBi,对比下面的倒L天线,同样仰角范围高出7-10db,仔细对比后,低于10°的大部分角度仍然是倒v天线好,所以不要一味相信流行的做法,如果你有一个高楼(超过半波长高)可以架天线,水平类的比直立类的更有优势,有时候优势还很可观。

直立类发射天线的选项——如果高度不足,用全尺寸和缩短GP
实际上大多数人的 架设条件做不到这么高,一般会用直立类的天线以保证有较低的辐射仰角(请对比上图的22m高度和下图的倒L),包括GP,sloper,倒L,利用铁塔加shunt等方案来做发射天线,其中GP天线的高度会达到36米以上,有人会利用铁塔上的高波段天线等效顶部加感,也可以采用中部或底部加感的方式缩短,把直立部分不够高的部分水平或向下拉开也是一个常见的办法,这就是倒L天线,也可以变形为伞形的拉线来实现,本质上他们都很像是顶部加感,效率要比底部和中部加感高,直立部分的高度对天线的实部阻抗影响较大,通常加感缩短后阻抗变低,需要做阻抗变换,为了保证一定的实部阻抗,主体不应过分缩短,否则影响辐射效率,下面给出两种可行的直立高度计算结果:


通常来讲直立部分做到27米高是比较适中的,可以利用2:1变压器把25欧姆变换成50欧姆阻抗,我这里给出的是22米和15米两种高度,22米我认为勉强能用2:1变压器去实现,以及15米高是用4:1变压器可以实现的方案,他们相对于全尺寸的损失不算太多。值得注意的是直立类的天线很依赖于地网,地网阻抗高会引起射频电流分流,本可以辐射出去的能量被这个“接地电阻”消耗掉了,这甚至比直立部分的高度重要得多,要做到比较好的效果,128条或者64条散开的地网是很流行的做法,如果采用架空地网,2-4条地网也能接近这个结果,我的计算中采用的是4条架空地网。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天线,比如说住在高楼上的朋友,横向拉开做dp有困难的话,可以向楼下斜拉一根sloper形式的天线,相当于顶部馈电的直立,当然馈电点的接地也是重要的,可以接到大楼的地上,也可以按照模拟地网以改善射频地的效果。在野外临时做160m比赛,可以考虑用气球或风筝等效架设全尺寸GP。条件更好的可以考虑4SQUARE,40米*40米的场地在野外并不难找,2015年在惠州的木兰围场年会中,有过使用160m 4SQUARE参加CQ160比赛的体验,实测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常见接收天线的介绍和对比:
常见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对比图

找了一些常见的接收天线,画一张直观的天线方向系数(RDF=最大增益/平均增益)对比图,红线以上的天线效果不如四分之一高水平DP天线,所不太考虑,只有用直立天线做发射时,可以考虑用小环天线做补充,红线到黄线之间的天线是相对容易实现的接收天线,在发射天线比4SQ或2单元八木差时可以考虑,不过按照以前的使用经验,FLAG,PANNET,K9AY这类天线,其实比发射天线接收效果好得有限,经常听不出实际差别,很容易被理解为没效果,这些天线里可能SAL天线会稍微好点,曾经想在上路湾做实验,但最后没有如愿。黄线下面这些天线都是高性能的接收天线,他们都可以和多单元八木天线相比比拟,其中我用过的beverage天线,成功和失败都经历过,太短的没有明显效果,架设必须认真,比如增加模拟地网等措施还是需要的,麻烦的是需要场地太大,在山上找不出一条相对平缓的路径架设,而且至少要EU和NA两条天线。这次还是下决心用8 CIRCLE,不过从别人的资料来看,数据上没有我在40m接收天线里说的能达到5单元八木的水平,而且这12.5db的RDF并不是降低波段能有的效果,80米降到150m使用后,只能都4SQ的水平,也算是踏进高性能接收的门槛了。

行波类接收天线

常见的接收天线主要是loop类和阵列类,小型的磁环天线是8字形方向图,和有一定高度的DP类似,其RDF可以补充直立天线的不足,如果噪声来源正好在腰上,有点用,FLAG、PENNAT、K9AY、EWE等天线实质上都是带终端电阻的行波LOOP和他们的变形,有时候变的是形状,有时候变的是省去其中一根回线,用大地来代替。这类天线随着长度的增加,方向性也越来越强,BEVERAGE本质上也是这样的天线,只是它很长,超过2个波长后RDF可以和八木天线比拟,beverage的回线是大地,所以接地一定要好,为了改善接地,可以在馈电端和终端都加上模拟地网。

上图的补充,单独计算了一张图,表示不同长度的beverage对方向性的影响,一波长相对FLAG类的优势都不大,建议使用1.5波长以上

关于K9AY,可以看我的网页:https://www.qsl.net/ba4alc/chinese/4K9AYdiy/4k9ay.html  , https://www.qsl.net/ba4alc/chinese/4K9AYphase/combine.html ,如果做成四阵列的K9AY的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2010年在星火农场做过的实验中,当时的阵列移相没完全按上述网页方式做,所以效果打了折扣,但是还是明显比发射天线好。
关于PENNAT可以参考我网页中另一篇:https://www.qsl.net/ba4alc/chinese/BY5CDPENNANT/pennant.html,在BY5CD鄞州中学的比赛中实验过,的确和发射天线差别不大。

各类多单元阵列天线的示意

另一类天线是阵列天线,如上图所示,通过对不同单元(振子)用合适的相位馈电,在空间不同方向上能产生叠加和抵消效果,从而产生所需的方向性,最简单的就是两单元垂直阵列,如果到三单元、4单元一字排开,间隔一定距离,其效果可以达或超过相应单元的八木,因为它们的间距大(八木的主梁未必有那么长),通过精确馈电后指向性更强,考虑作为接收天线时,经常用缩短的直立或是有源天线做单元,但振子多了,一字排开的方式馈电也移相的工程也比较大,也只能满足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如果单元不是一字排开,四个振子的4Square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应用,因为只要90°移相一次(180°反向比较简单,所以未算),移相相对简单,通过继电器切换还可以实现4-8个方向,所以应用也很普遍,发射和接收都有用此方案,另外通过前后阵列,左右堆叠的方式也可以把4个特殊排列的矩阵,通过一次移相做到更好的方向性,这就是8 circle的原理。
  

标准的4square 天线,通常收发都用,也可以作为接收天线的基准,能把接收RDF做得比4SQ好,尽量就采用收发分开

下图所示的SAL天线,看上去有点像K9AY,但实际上它是阵列类的接收天线,由4个三角形LOOP类似4SQ的馈电来产生方向性,属于LOOP和阵列的部分结合,效果比K9AY略好,但由于间距较小,没有达到像标准阵列那样可以拉开较大的空间相位,很难做到非常大的RDF,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关于AS SAL天线可以参考:https://www.arraysolutions.com/pdfs/AS-SAL-Manual.pdf


另一个类似的loop和阵列结合的想法是一个叫WALLER FLAG的接收天线,它看上去像一个四单元的10米八木,可以垂直或水平应用,实际上是前后两个有一点间距的方框loop组成的阵列,这个天线的争议比较大,通常的认识是水平waller如果有一定高度(比如半波长以上高度),其效果非常好,但在低波段应用时,增益很小,有可能需要加额外的放大器。我自己没有实践过,所以也没有办法发表意见。

水平waller flag
垂直waller flag
从国外资料看,垂直WALLER FLAG,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方向图挺漂亮,仰角也低,而且可以把两个方框变形成三角形之类的DELTA LOOP阵列,架设高度降低后也可以拉开间距,发挥阵列的优势,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原理后,你也可以做出适合你自己的接收天线。
各种形式的waller flag接收天线
[ 此帖被BA5CW在2020-05-18 11:34重新编辑 ]
离线BG8DIV
发帖
556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20-05-08
期待更新中   》》》》》
动手动脑 脑动手动
BG8DIV  I3699OI9I58
离线bg7doz
发帖
491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20-05-08
很好的帖学习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