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都想自己做一个短波收发讯机,虽说也是身在通信行业,但应用差别太大,一直没有机会实践。机缘巧合,今年接触到一些短波通信方面的业务,有机会深入了解短波机的设计应用,又唤醒了我当年的想法,决定试验一番,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一台简单的短波设备。 我的构想是:制作一台性能适中的纯短波设备,覆盖30MHz
以内的业余频段,发射功率5~10W
左右,SSB/AM/CW
三种模式,常用的一些基本功能都具备,像前置放大器、前置衰减器、脉冲消隐都有。IF FREQ=10.7M
,整机动态范围设计为≥95dB
,发讯杂散抑制≥45dBc
,频率稳定度约为1.5ppm
。基本参数如下:收发频率:短波段内全部业余频段(包括刚刚分配的5MHz
频段)收讯灵敏度:0.25uV
(12dB SINAD
)收讯动态范围:≥95dB
射频功率:5~10W
工作电压:11~15V
设计有如下接口:ACC
接口(包含波段、PTT
信号、音频输入输出等)CW
电键接口外置喇叭接口USB
接口 采用12864
点阵液晶屏,松下编码器,三菱RD16HHF1
功率管,SL16K
座,初步构想的体积比较小,单手能拿得下。联机方面,拟兼容CIV
协议,可配HRD
软件联机操控。接口可以接驳功放、天调等其他外设。为了弥补小体积带来的按键数量少的问题,可能会配数字手咪。基本就是这个情况,先做完第一步,前面板设计,发出去打板。
2016-09-18 今天上午,本地拉响了防空警报,纪念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优化晶体滤波器参数。我之前有发过一个关于制作晶体滤波器的帖子:http://www.hellocq.net/forum/read.php?tid=351039&fpage=2
在此基础之上,对参数做了一定的优化,以便于匹配电路。
测试图中,左侧底噪抬高,是由测试工装隔离度不够导致,实际两侧的幅频曲线是比较对称的。测得滤波器带宽为BW=2.35kHz(-6dB),Shape factor≈1.7,center loss=-3.15dB,符合设计预期指标,也满足电路的需求。
2016-09-19 今天测试了BPF结构,画板、投板
2016-09-24 前面板的PCB和显示屏回来了。
另外,整机的基础结构也确定了,准备开始做主体电路。
2016-09.27 更新主体结构框图,先按照这个思路去做
2016-10-10 更新主板PCB图。
参考了国内外一些成熟机器的设计,结合规划中的体积,确定了主板的形状、结构,以及接口分布。发出打板。
2016-10-17 主板和底板陆续焊接完成。底板进行了初步的调试,基本满足要求。主板还需要时间调试。
2016-10-21 今天吹台风,工作上的事情是做不了,正好调试主板。经过3小时的调试和测试,主板也搞定了,几个问题也解决了。
灵敏度测试值约为0.35~0.45uV,频率稳定度约为±1ppm。
2016-11-02 联调整机,状态不理想,暴露了很多问题,也验证了很多理论知识。查找原因,准备做第二版样机。在制作过程中,感谢某大佬对一些关键单元的制作指导和帮助。
2016-11-12 问题基本分析清楚,并得到验证。
1、先前使用的中放IC的S12隔离度不高,导致了中放通道的不稳定,已通过试验确定了此原因。
2、NB起控门限问题,跟中放通道增益不足直接关联。
3、发射电路重新分配了增益,基本解决了发射杂散和线性度的问题。
4、重新设计了音频单元,频响会比之前好。
总结起来,整机的中放设计需要做一个大调整,基本有了一些思路,会立即着手进行第二版样机的设计,估计要用到4层板设计。
2016-11-21 加工的壳子和底板回来了,看着还不错。
2016-11-25 做的前面板回来了,遗憾的是没有把刻度和一些线条做完,加工厂太粗心了。
设计图如下:
2016-11-26 组合体,整体效果不错,质感也行
2016-12-10 主板投板了。中间又打了一次样,测试结果比较满意,这次投板可以将收发小信号通道完全定稿了。
[ 此帖被bg8ilv在2016-12-10 19:4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