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5990阅读
  • 248回复

发报电键的演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0楼 发表于: 2013-01-13
回 BG9CMG 的帖子
BG9CMG:
李老师对各类电键太了解了!!
我自己有风湿,开始选键时,惧怕国产军键的大力度及大力度下产生的大声响,最后就选美式键了。
Junker 夹腿键的弹簧张力旋钮较紧,而且感觉不是一般的紧,但是完全可以达到最大和最小张力点,是不是机械大师的德国人有意而为之?我的这只夹腿键的张力旋钮力度,是标准DBGM容克键张力旋钮力度的两倍或以上。我想可能是夹腿键属于野战户外用键,在快速收取的时候易改变张力的大小,因而制作时丝扣公差较小的缘故吧,而J-45 就没有这方面的设计----美国的实用主义?

由德国人于1849年及1853年所设计的手控电键。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1楼 发表于: 2013-01-15
回 bg6lmd 的帖子
bg6lmd:
初学乍练用什么好?手动?

手键 --> 双桨电子键 --> 单桨电子键 --> 快键(臭虫键) --> 扫拨键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2楼 发表于: 2013-01-28
1970年代西德制「容克」橄榄绿北约国军用电键。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3楼 发表于: 2013-01-28
好样的北欧长臂电键。是130多年前瑞典报务技师的精巧手工使然。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4楼 发表于: 2013-01-29
回 BD4WM 的帖子
BD4WM:
继续来学习
李老师能否讲解一些马可尼电键的知识

希望短期内能在《CQ现代通信》发表「认识马可尼电键」的文章。

马可尼公司在欧美各国所产电键全数是手控直键且各具特式。其中曾被喻为马可尼经典系列及受全球海事报务员所推崇的365型电键更是当今拍卖场上的竉儿.....

[attachment=592979]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5楼 发表于: 2013-01-30
回 hjkcos 的帖子
hjkcos:
学习了!获益匪浅!
我是一名cw初学者,刚刚入了一部常熟K5电键。
听说K4在国产手键中保有量很大,请教前辈,这个系列的电键有什么历史没?
也想了解下K4、K5有什么不同吗?有K3或者K2、K1吗?
谢谢!

所谓电键历史从未有正统记载,西方电键的史料多来自资深收藏者。中国电键的发展概要资料奇缺,相信要求教于(以呼号排序)BA1IO, BA4II, BA6IT, BA6QH, BA6QY, BD3DBU, BD4VZ, BD4WM, BD7OI, BH8ADT....(未能尽录)等等有识之士了。
[ 此帖被VR2UW在2013-01-30 18:45重新编辑 ]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6楼 发表于: 2013-02-06
倍速电键
扫拨键又名倍速键(Double Speed Key)。于1880年代美国职业报手已倡议使用扫拨键以避免患上腕管综合征唯在历史文献内要到1904年才见到「胡氏」(Wood)专利注册其设计(图#1)并获生产商宾奴公司(Bunnell)在1907年以设计者姓氏命名为"W"型倍速键,而宾奴公司东主「志勤氏」(Ghegan) 在1905年注册的一款则叫"G"型倍速键(图#2)。两者最大分别是"W"型倍速键能夠调节簧片紧张度(图#3),红箭方向是绷紧而青箭方向是松驰。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7楼 发表于: 2013-02-17
史蒂文斯电键于1883年取得美国专利注册。当时售价是4美圆。这键的触点设计类似北欧款式 -- 使用杆尾上抬来闭合电路。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8楼 发表于: 2013-03-03
滚轮式触点
1882年美制「甘铭」氏滚轮式触点手键。存世数量稀少。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29楼 发表于: 2013-03-12
电映「林肯」获美国有线电报俱乐部成员相助,令1865年内战时代北军指战电报房真实重现观众眼前。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0楼 发表于: 2013-03-13
回 BG9CMG 的帖子
BG9CMG:
在琢磨李老师361楼的“滚轮式触点”桌面键,看相片中显示的滚轮式触点,上、下两个触点结构、材质好像完全相同,这样的设计是不是缘于这样的考虑:
1、有线时代的电路电流都是较大的,电键的触点易被氧化,也许一会儿的工作量就会造成固定式触点的接触不良(假设的前提)。
2、采用上、下两个结构、材质完全相同的“滚轮触点”,螺丝一松、稍微分别转位,即可解决触点接触不良的问题,键体维护效率高。
3、两个触点面互相垂直,在旋转后螺丝锁死时,因为上下两个滚轮槽的宽度限制,完全可以不太考虑滚轮是否居中,也可确保触点接触面积。
4、经过修复的滚轮触点零件可以长期使用,特别是下触点的位置,使用期会更长一点。

柴兄对电键功能的洞察力相當精辟,思路亦與此鍵設計者相近!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1楼 发表于: 2013-03-22
「电键」一词并非发报电键专用。英国制「廉仲」二氏电键是用作逆转有线电报极向和专司放电之用的。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2楼 发表于: 2013-07-23
太空电键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1年4月12日)。近期俄制映片活现手控电键于太空仓中....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3楼 发表于: 2013-07-26
回 bg6iw 的帖子
bg6iw:
李老师的电键讲述,就是一部教课书啊,学习了,收获很大。继续学习。


下图是当年装置于东方号模拟太空仓内的电键。「加加林」曾以此键从事太空报务训练。
[attachment=614885]
[ 此帖被VR2UW在2013-07-26 00:35重新编辑 ]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4楼 发表于: 2013-09-22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亲身教授报务通联技巧予苏联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她亦是世界上第一位征空英雌)。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5楼 发表于: 2013-10-03
英国的动物生理实验室于1884年时已采用发报电键作为迅时开关以便控制电池电流剌激躯体神经从而促使骨骼肌作出收缩运动。

[ 此帖被VR2UW在2013-10-03 18:36重新编辑 ]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6楼 发表于: 2013-10-04
笔者在新近放映的美制映片「游侠传奇」中发现穿崩场景:1869年美国德州铁路电报站竟荒谬地放置了1910年澳大利亚制发报电键(邮政司型号)。




[ 此帖被VR2UW在2013-10-05 08:25重新编辑 ]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7楼 发表于: 2013-10-05
回 BG9CMG 的帖子
BG9CMG:
李老师对电键的历史、年代真清楚呀。这样的穿崩镜头估计大部分的米国ham也不一定能看出来。不知道这只键底的电路,不过按照使用习惯,图片二的跳线杆是在开路状态呀(即是在“发”的状态,而非闭路“收”的状态,图片三是在“收”的状态),我是不是看错了?


哈哈哈….成功引动拍砖,我已修正原文。

感谢柴兄仔细阅读本文而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查本帖154楼已刋有电键跳线杆子(开关装置)的论述,如下:

在1880年代流行于美国丶德国及澳洲的「闭路电报网络」上,报站电键定必设有开关装置(SW1和SW2)将键体与近端接点「连起」(R)或「切断」(S) 。收报一方(K2)需将该开关置于"R"档位而发报一方(K1)则要设于"S"位置。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8楼 发表于: 2013-10-06
1876年美制「刘易斯」发报电键。当年售价5美刀。


73's de VR2UW (ex-VS6UW)
离线VR2UW
发帖
1571
全看 139楼 发表于: 2013-10-18
二战时澳大利亚空军使用木制底座手控电键。


73's de VR2UW (ex-VS6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