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80阅读
  • 34回复

V85DX是哪里的呼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anguanzhong
 
发帖
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12-22
刚才在14。320上碰见,google上没有找到,brunei?
离线虚无散人
发帖
11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2-22
好像是文莱
离线BH1IIJ
发帖
174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2-22
离线BA7CK
发帖
7637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2-22
离线sw100
发帖
342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2-22
'
刚才在14。320上碰见,google上没有找到,brunei?
'

salleh rahaman,是文莱bdara(相当于文莱的“无线电运动协会”)主席。十一月份来上海参加seanet会议并接过会旗开始筹备在文莱举行的下届seanet会议。

另:14320每天晚八点开始约一个小时就是seanet台网时间。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22
这个人。。。。。。。。。
离线BG4HUB
发帖
38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22
已经通过了 印度尼西亚的!!!!
离线tanguanzhong
发帖
12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22
明白了
收到
离线迷思
发帖
238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2-23
我昨天也在查这个brunei,brunei翻译成文莱,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给译的?或者是原住民自己的发音?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23
[quote=迷思]我昨天也在查这个brunei,brunei翻译成文莱,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给译的?或者是原住民自己的发音?[/quote]
你没有错,是文莱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12-23
文莱从8世纪开始有人定居,在中國唐朝史籍中称“婆利”,元代史籍中称“渤泥”,明代史籍中称“文莱”。

转引自维基百科
离线迷思
发帖
2388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12-23
'
文莱从8世纪开始有人定居,在中國唐朝史籍中称“婆利”,元代史籍中称“渤泥”,明代史籍中称“文莱”。
转引自维基百科
'

看来明朝人比较白痴,古人译的明明的对的,偏要改成文莱!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12-23
[quote=迷思]看来明朝人比较白痴,古人译的明明的对的,偏要改成文莱! [/quote]

据说更标准的官译是“汶莱”。

其实,“中国”和“拆哪”,发音上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约定俗成而已。“汉城”改成“首尔”,也有国家意志在里面。至于“henry”被叫成了“亨利”,甚至可以归结到语言文化的统治地位这一话题上去。而“米高积逊”早已稀松平常,但“杯葛”可能并不是人人都知其由来,
离线bg5dml
发帖
52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12-23
'
文莱从8世纪开始有人定居,在中國唐朝史籍中称“婆利”,元代史籍中称“渤泥”,明代史籍中称“文莱”。
转引自维基百科
'

南京还有个 渤泥国王的墓,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的。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12-23
'
南京还有个 渤泥国王的墓,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的。
'

蘇丹麻那惹加那(1402年 - 1408年)سلطان عبد الحميد اواڠ不见于当地史籍,但在中国史籍中有记载。今天南京有渤泥墓,正是當年蘇丹病逝於南京,臨死前要求永樂帝准許在南京下葬。唯可能因後來明清行海禁,加上十八世紀後文中雙方不約而同開始受歐洲列強殖民所困擾,漸漸被遺忘數百年,直至1959年才被重新發現。

同样摘录于维基百科。

历史这个东西,越看越有趣。
离线BG1TPD
发帖
265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12-23
文莱的货币可以在新加坡自由使用,1比1的稳定汇率。。如同澳大利亚同巴布亚新几内亚一样,都是固定1:1汇率。
离线BG7RNE
发帖
45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12-23
v85dx经常组网主控,成员一般3-4人~~
离线BD7OZG
发帖
4304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12-24
是汶莱
在马来西亚的北面
是个三角形的国家
全名:文莱达鲁萨兰国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
离线sw100
发帖
3423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12-24
文莱人如要喝酒,就周末出国到马来西亚喝(本国不许饮酒)。
离线bg4ffm
发帖
1297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12-24
这位老兄一心想扛一根18米军用升降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