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735阅读
  • 56回复

参加BA4ALC 2010 CQWWCW MS的个人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11-30
得alc令,写点个人体会。不敢写叙事体了,否则又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且,我除了坐台,就是在睡觉,同时作为一个菜鸟中的菜鸟,知识和技术还很缺乏,也不足以写一个全面的总结,只能管中窥豹,写一点个人零散的见闻。

1、      事先准备很重要
(1)得:近乎完美的预测,助力赛中节奏把握
赛前,ba4alc集数年功力和经验之大成,给出了完整的传播预测和波段主叫计划,每个小时的首选、次选、关注波段、操作策略均详细列出,满满几大张a3纸。比赛期间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对照打印出来的计划明白当前和接下来一两个小时的首要目标。特别是对低波段传播的准确把握和15米传播的保守估计,让我们在比赛期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比如对40米近乎执着的追求)而无需分心。(这一点,从我个人作为一个菜菜鸟而言,和去年那种在两三个波段纠结很久的心境比较起来,有非常强烈的体会)

(2)失:硬件准备比较仓促,有效比赛时间打折
由于受重大事件影响,原定的多人组计划受影响,赛前一周,我们已经准备分头操练酱油单人组了,硬件和人员的准备差不多也是以这个为假设来进行的。直到周四晚上,事情才发生了转机,决定依旧上多人组。但此时,低波段天线的架设调试、电脑及网络的配备等,就一下子变得相当局促,而且,在只有bd4cb一个人在现场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已经无法提前全部完成了。于是,在比赛已经开始以后,我们还不得不花一些时间架设天线、配置电脑,甚至预先计划中的台式机无法正常使用不得不临时使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笔记本电脑来主叫,而周日晚上好不容易架好了160米天线结果一发射就导致该笔记本电脑重启(不仅导致160米草草收兵,浪费了大好传播下10个以上的系数,也直接影响到了40米的主叫)。这些因素加起来,差不多周六比赛开始的前三个小时未能处于正常比赛状态,中间也浪费了一些低波段的传播良机,对最终的成绩是有相当影响的。同时,原先预订的一台k3,由于广州鸭孕而姗姗来迟(鸭子本来就蹒跚,再一孕,想不迟都难啊),系数台只能用7200(不得不说,在弱信号的分辨上,7200确实赶不上k3。我自己就有体会,操作系数台的时候,有些系数很难分辨,但稍后回到主叫的k3操作的时候,却能听清并能在主叫的间隙回马一枪将系数斩获)。即便是已经到位的主叫k3,也没能让所有的op都提早熟悉机器的操作,以致实际操作中略有缺憾(这一点可以请alc大大回头详谈)。

(3)失:团队准备不足,带来系数缺憾
很大程度上和上面第(2)点同样的原因,队伍的组织也比较仓促,一方面原定作为系数督军的bd4cd无法参战;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op都能全程参与,也一下子顾不上安排比较好的赛前或赛中的沟通,导致对系数并没有良好的布局,以至于到周日下午三点的时候,我们才只有约350个系数,最终成绩颇受影响。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1-30
2、      比赛,更多的时候是比人

(1)      领军人物坐镇一语定乾坤
得益:正如ba4alc老大自己说的,计划归计划,临场发挥还是很重要。特别是当计划中列出了两个甚至三个波段都可主叫的时候,到底该主叫哪个波段,来自于经验的拿捏就很重要。比如到周日晚上,到底应该40米做系数还是主叫,ba4alc二话不说:40米主叫,事后证明是对的。到周一早上也是,本来准备20米主叫的,但不知道为什么20米噪声很大,ba4alc15米上听了一会儿,和我再次确认20米噪声依旧很大的以后,略一沉吟,15米主叫!于是,我迎来了15米上na的pile up,搞出了一个小高潮,增加了zn1和zn3的系数,收获了墨西哥的双系数,顺便还穿越米国和加勒比,直接炸出了cx和py。
不足:参赛团队里,只有alc有这个能力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一方面从常规团队发展的角度,肯定是短板,一方面从当时实战来看,当alc睡觉的时候,我们整个就丧失了这种能力。

(2)      强大技术支持操作很安心
得益:bd4cb几乎一个人包揽了基地基础设施、天线设计架设(架设有不少人帮忙,恕不一一列名)和调试、电台测试、电脑网络等重要工作。
不足:同上,目前全能的op也缺。bd4cb也会有睡觉甚至生病的时候。

(3)      系数台耐心细致频频得分
不足和得益的对比:前面说过,到周日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才只有约350的系数,后面追捕系数就成为提高成绩很关键的任务。轮到我值80米系数台的时候,看到一把的系数,就是怎么也做不下来,很是急躁,来回在几个系数间摇摆,收获不大。下半夜alc去小憩,我接手40米主叫,bg4gnv接手80米系数台。这时,差距就看出来了。gnv就比较沉稳,自动键不紧不慢的追(事后据说有的系数楞是追了近半个小时)——由于n1mm软件的问题,主叫台用低波段的时候,系数台就不能用电键发,于是我主要用手键,其他人主要用自动键。于是,我一边收割eu,一边能看到80米隔一会儿出来一个系数。那种感觉很奇妙,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现在想来,或许只能用温暖来形容——你知道有一个可靠的兄弟在和你并肩作战。

(4)基本技术有保证,大步流星向前奔
得益:这次的op,全都是经过morse runner洗礼的,而且平均的qso速率成绩都达到了100qso/h以上(瞬时成绩还会快),对pile up和一定程度的信号飘忽和干扰都有处理能力。所以,只要有肉,我们都能吃上一口。
不足:前面说过,最后一小时通出了一个小高潮。但如果对比b7p、by8ac的速率分布图,我们的高潮,连前戏都算不上,汗颜都来不及 。如果单兵水平能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成绩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5)比赛,就是比赛
其实ba4alc的计划不可谓不完备,但毕竟4个op中只有ba4alc真正有大赛经验,bd4cq有一些个人比赛经验,我和bg4gnv几乎就是白纸。所以,对于系数,虽然之前都知道重要,但到底系数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把握系数,就团队而言,离能发挥出成绩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即便大家都有了一些cw甚至操作机器的技能,但是,比赛,就是比赛,有它自己对应的要求、规则和技巧。这些把握不住,即便单兵技术达到一定水准,甚至有了一些dx的经验,比赛也还是未必能出好成绩。我想,这一点对任何比赛都是适用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从单纯完成一个个的qso,到真正打好比赛,其实是有很多路要走的。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1-30
3、      人算,不如天算

变数,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以下,谈不上经验或者教训,也就是比赛当中逸事摘录一二,或许年老时可以博茶余一笑。

(1)军杆意外出故障
bd4cb亲手打造的大蜘蛛,可以算基地镇宅几宝之一了。支撑它的军杆,也是一干人花了不少精力竖起来的。怎奈赛前2周,军杆底部支撑滑轮的底座突然断裂,导致钢绳完全卡死,天线没办法降下来,着实耽误了些日子。后来还是用抱箍加内胎固定住,想办法把断离的滑轮部分松开,再由bg4gnv亲自动手焊上的(据说焊的时候没有面罩,只有太阳镜和工作服)。得知搞定消息后的几分钟,我看电视里放2012,正好闪过西藏招人的镜头,墨镜匪官在问:有会电焊的没有?不由哑然失笑。

(2)40米噪声偏大
按理说这次低波段的传播还是很给力的,可真的到夜晚eu开始pile up的时候,却发现,噪声偏大,以至于有eu台在spot上写big pile up, no rx no rx。如果说,前一段时间流行说神马都是浮云的话,那噪声就象笼罩在一堆pile up上的浮云,能感觉到有一些台在回答你,但当你试图分辨信号的时候,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仿佛那只是你连续听了几个小时cw以后的幻觉。当我连续主叫了4个小时头昏脑涨下来喘口气以后,得知有b1z的现场录音,赶紧当下来听。一听,仿佛我刚刚在这边房间里在frjj和xyy之间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却发现隔壁房间有一港姐正轻解罗衫任君驰骋,情何以堪啊,内牛满面啊。

(3)被捡来的af系数
周日下午15米主叫发生了一个插曲。当时系数台需要转方向追系数,但由于此次低波段长时间主叫,大家都想当然的把我正在使用的小蜘蛛天线当成了系数台天线给转了很大一个角度。一下子,频率上原本比较大的噪声小了下来,我还很开心的向alc吼到:噪声小了!然后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做pileup。可是,马上意识到,信号也少了很多,只有偶尔窜出来的南欧大信号。然后,突然,一个9j很清晰的冒了出来。我当时一愣,心想这家伙应该在中部非洲,而我在叫eu,是我听错了?还是海盗台?犹犹豫豫的反复确认了三遍才记入log。然后,频率上依然很清淡,偶有两个i台过来,也是强信号。不一会,一个7q又冒了出来。本着主叫台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精神,拿下再说。不过还是满怀狐疑的拿下耳机问alc,7q是不是在东非的?答案是,但是我更狐疑了。马上,屏幕上跳出了一条愤怒的yo台给的spot:“no receiver!!!”。那叫一个堵心啊,为啥我值机的时候不是no rx就是no receiver呢。不过还是赶紧把这个信息反馈给大家。没过一会儿,突然有人醒悟过来——转错天线了。然后跑出去转回来——“嗡”的一声,eu的pile up回来了。然后,狠狠的做了几个yo,以资鼓励。

事后才得知,天线被转到了西南偏西的方向,这样,拿中东非是理所当然的。一方面,证明了蜘蛛的功率角还是比较宽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临场处理经验不足,要么提早提出,把天线转回来,要么,干脆借着传播就势做半个小时的af,拿更多的系数,而不是白白浪费了十几分钟。

(4)被迫用上的手键
由于时间仓促,开赛了才发现,不知道n1mm发什么神经,主叫台run的时候,系数台不能用电脑发报,只能用电键。我一直是赤脚派手键,自动键我还是2年前摸过的,只有硬着头皮上,结果第一遍就发成了ba4apb 虽然很快调整过来了,但总觉的手很紧张,不给力。还好我后备箱常备一个dx20-1(主要家里条件太差,随时准备蹭台用的),白米冲刺过去拿来,心定了。就这样,颤抖着右手搞了半个晚上80米系数。

看来,基本功一点都不能偷懒,手键自动键必须都能拿的起。

(5)挥泪放弃的160米
在比赛之前,不论是从多人组还是单人酱油组的角度来看,160米都挺让我激动和期待的——这还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160米操作,而且是配合著名的k9ay接收操作,同时近期低波段传播可能不错。由于前面提到过的时间因素,160米天线事先并没设好,直到周日白天才架设好。于是很期待周日的晚上。由于要值夜班到周一早上,周日晚上6点多下台吃两口晚饭就准备睡一会养精蓄锐。临睡之前,在论坛上晃悠,看到了b1z的现场直播图片里,有白板上写着“160m tonight!”,还忍不住跟了个贴“160m tonight!”。没想到,等到1点钟爬起来的时候,却得知,160米不能用了。原因是,160米一发射,用作主叫的笔记本电脑就自动重启,而且屡试不爽,同时还连带影响40米的操作。这一切都发生在我做梦想着160米操作的时候(依稀记得我在梦中160米搞了个zd9) 。于是,只有老老实实的80米系数40米坐台了。

周一早上结束比赛以后再分析,一是160米天线就架在操作室旁边,离40米天线也很近;同时能够用的磁环也只剩十几个能用上去了。(具体的技术解析,ba4alc和bd4cb来说会更靠谱些)如果能提前布局测试通过,应该能多拿些160米的系数的。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1-30
口水灵感来了?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1-30
4、      个人的经验教训
(1)个人基本技术,永远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赛前2周开始,进行了morese runner的恢复性训练,并特别针对基地的实际情况——离开马路不到20米,时常有车经过——不带耳机操练morse runner,而且允许老妈老婆在旁边看电视。基本上10天下来,不戴耳机可以保持在120qso/h以上,戴耳机可以做到140qso/h以上。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比赛期间对基本的pileup,外部噪声干扰和弱信号的处理,基本还是比较淡定的。对比去年打酱油期间的局促感,还是有进步的。

同样,赛前也对n1mm软件的功能,特别是m2条件下的使用进行了了解,这样操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不象去年打酱油的时候,几乎对n1mm的功能没啥了解,不知道啥是系数,甚至不知道可以直接点击bandmap让电台跳到指定频点进行狙击,完全靠手动转盘四处溜达。现在想起来,实在汗颜的可以。

同时,对机器的使用,开始慢慢摸到门边了。其中体会最深的还是对通带带宽调整的应用。
一方面,主叫的时候,频率上你旁边隔开几百k甚至很远的地方和你几乎相同的频率有人主叫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候会导致你分不清人家是回答你还是回答别人,此时适当收窄带宽,可以滤掉大部分不是呼叫你的台(当然也可能错杀一些台,但总体来说是有帮助的)。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赛后和ba4alc讨论的一件事情,和这个可能也有关:在这次主叫台的n1mm设置上,原先常用的f3-“tu”,被改成了“tu ba4alc”。比赛的过程当中,我一度很为这个困扰,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特别是在pile up的时候(以至于在最后一天早上21兆na pileup的时候,我把速度提高到了37-40之间),每次都要发自己的呼号,有时候会让我有点抓狂,总觉得为此耽误了多做几个qso的时间。赛后一问alc,一句话让我释然了:是为了让菜鸟在pileup的时候能知道谁在坐台。是的,不是每一个参赛者都是经验老到的ham。也不是每一个菜鸟都和我一样听见pileup会本能觉得这很可能是个值得追的系数而心甘情愿耐心等上好几分钟。而这样每做完一个qso都自报家门,我个人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解决你不确定人家是不是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事实上,在比赛过程当中,在我比较不确定对方是在回答我的时候,我在双方交换完信号以后,最后一遍会发对方呼号+报告+tu+我方呼号,希望对方能够明白。这样,即便对方一开始不是回答我,但既然双方已经交换了报告,让他收到我的呼号,我相信大部分人会乐意把这个美丽的误会转化成基础分甚至一个新的系数分的。

另一方面,在追一些热点系数的时候,大家都挤在一块儿,但在比赛的状态下,不是每个人频率都对的很准(有些人会奔着spot上的频率就去了,但发spot的人使用的频率未必就是主叫台的频率,有个一两百hz的偏差不稀奇——这一点是我结合了以下三点实际经验得出的结论。(1)我点了人家发的spot的频率后听下来发现其实是有偏差的;(2)看到人家spot我的频率时常和我实际使用的频率有偏差;(3)实际追系数的时候,可以听的出很多人并不是正好在主叫的频率上呼叫他。)这个时候,我的体会通带的调整时常可以帮助追这样的热点系数。
首先,如果你能对准对方的频率,然后把带宽收窄,在该系数台回答你的时候,你可以排除一部分和你同时追该系数的电台,在临近频率上与该系数台同时拍发带来的干扰。
其次,如果你能在此基础上适当运用notch的调整,可以让该系数台的信号对你来说更容易分辨,特别是在该系数台信号比较弱或者比较飘忽的时候。
同时,如果你发现经常是和你处在相对于该系数台相同或临近方位的其它台能够被点到,而你屡次呼叫无果(比如,对于一个印度洋上的台,你和j台对它来说方位其实是差不多的),可以尝试判断那些和你方位临近又成功的台实际使用的频率和该系数台主叫频率之间的偏差,尝试着偏移到成功电台的那个频率去呼叫。因为有可能那个偏移频率对该系数台来说有一个更好分辨的效果。

写到这里又忍不住多聒噪几句。赛后在心理回顾梳理经验教训的时候,看到了ba1rb的总结,对其中关于听觉一段的文字,感觉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的体会,反正我在练morse runner的过程中,碰到pileup的时候,你一下子能抓住并抄收的信号,不见得是信号最强最清晰的那个,而有时会是一个埋的比较深的信号甚至是一个略微有点飘的信号。说不清楚那种感觉,反正有时候就是觉得那个信号你一下就抓住了,懂了,有点像张爱玲说的于万千人中,不早,不晚,那一刻,遇见了那个信号。又有点象婚姻,经常无关相貌丑俊(信号音质是否漂亮),无关财力厚薄(信号强弱),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频率,那个信号,遇到了合适的耳朵。回到ba1rb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无论上面说的带宽、notch还是其它各种技术手段,万元归宗,都是让机器把信号以最适合你的耳朵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要实现这一点,确实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2)长时间佩戴大耳机,到最后耳朵会疼。
这次用的是hs的大耳机,第一天还好,到第二天,连续佩戴超过2个小时以上,耳朵就开始疼,经常不得不趁着发cq的空档把耳机拿下来放松下。没有对比过其它同类型耳机,也没有进行过不同人之间的比较,只是记录一下,同时提醒准备长时间佩戴大耳机的朋友有点心理准备。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1-30
5、就这次比赛应该特别感谢的人

其实,应该上来就先说感谢的,因为是真的需要感谢,没有他们的奉献,这次我不可能有机会相对完整的体验一次大赛,这个第一次对我继续玩下去,也是很重要的。数字有次序,但排名不分先后,因为,we are a team。

(1)bd4cb——感谢他,是因为他的默默耕耘,打下了基地的基础,让我们有最基本的条件来来搞比赛。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是他生命中非常困难的一段时间,而他依旧任劳任怨的独自完成了很多艰苦的劳动。
(2)ba4alc——感谢他,是因为他无私的传帮带,以及最终排除万难推掉了第一大客户的有关业务安排,让我们有机会去实现这次比赛,以及,比赛中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
(3)bd4cq——感谢他,是因为在公务繁忙,孩子年幼的情形下,依然能每日来回奔波参加比赛,这其实是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远没有说的那么容易。
(4)bg4gnv——感谢他,是因为他在条件很艰苦的情况下,坚持练习mr并达到一定水准,同时比赛的时候非常细致认真的追拿系数(在比赛后期,每一个系数都是那么的珍贵)。
(5)我的母亲和太太,以及上面每一位的家人——没有母亲和太太的无私奉献,我一定只能被两个小崽子缠的团团转,没有家人的支持,也一定很难心无旁骛的比赛。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1-30
主体部分写的差不多了,自认可以向老大交差了。接下来应该还会有些补遗,不过很多可能是写给自己看的。

虽然才疏学浅,甚至不免几句话说出来贻笑大方,但还是厚着脸皮聒噪很多,除了老大派了任务,还希望写点东西给和我一样的初学者来看。
离线BG4QXW
发帖
63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1-30
占位,待续
6,展望未来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1-30
看来我也要学bd4cd样进来切腹,是我的两度改变,影响了比赛的准备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1-30
看几个地方的比赛,其实因为身在上海更关心alc他们。

比较几个地方比赛成绩,b1z因为组别不同,但是感觉by3的40米好像qso数量上有些问题,应该能更高才对,不是硬件的话就是统筹问题。

至于alc不太明白第二天utc0800后从15米转20米,再转40米。15米的qso数量没有下跌,要不都是分数少的台?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11-30
'
看来我也要学bd4cd样进来切腹,是我的两度改变,影响了比赛的准备
'

我切过一刀~~ 很爽 现在再也没啤酒肚了,终身也不会有了.

你切一次正好能减肥
切两次 就能彻底正常
切吧 我支持你切~~

哈哈哈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11-30
[quote=老干部]看几个地方的比赛,其实因为身在上海更关心alc他们。

比较几个地方比赛成绩,b1z因为组别不同,但是感觉by3的40米好像qso数量上有些问题,应该能更高才对,不是硬件的话就是统筹问题。

至于alc不太明白第二天utc0800后从15米转20米,再转40米。15米的qso数量没有下跌,要不都是分数少的台?[/quote]
这是补偿第一天系数不够的办法,这段时间是系数的关键,我在那里瞎指挥呢,不过要不是这个时候的调整策略,我们的系数将少很多。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11-30
'
看来我也要学bd4cd样进来切腹,是我的两度改变,影响了比赛的准备
'

我只是想为成绩还不够理想找点借口,没别的意思

nothing is perfect,至于之前怎么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了,你射了,而我在最后时刻达到了小高潮。
离线BD4AGK
发帖
84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11-30
顶秀才!酱油派飘过.........
离线dkman
发帖
44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11-30
我不过一收垃圾的...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11-30
当然成绩可以更好,但是就像比赛后我说的,我重申这次绝对算好的,op表现都很好。由于准备的问题损失不会超过200qso的。我查过我们的中断时间,大约2小时50分钟,不会都是因为准备问题产生的中断。发生的问题我们都能及时解决,对系数台影响略微大一点。我们有7-8个小时系数台没有工作
离线BD4SQ
发帖
130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11-30
顶一个,这个基本属于正规部队了,不是一般游兵散勇.
离线gning
发帖
306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11-30
我在贵州的六盘水市,因为操作许可在比赛前一天才到手,所以没有架设天线,甩了一根两米来长的电线收听比赛。周日下午15米上接收ba4alc信号579。期待完整全面的总结,也希望alc老大能把传播预测及波段规划好好与大家分享,谢谢!
离线迷思
发帖
2388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11-30
学习+口水k3
离线BG1TPD
发帖
2655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11-30
很期待4alc详细的谈谈赛前预测和波段/时间分配。。

去搬小板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