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961阅读
  • 37回复

业余CW操作应该规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1HAM
 
发帖
5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09-07
我体会,业余守则的第四条“友善”的中心意思是业余操作员应该时时照顾到友台,使他们更容易享受到业余无线电的乐趣。对于用手键的cwer来讲,显示友善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尽量使自己拍发的莫尔斯电码接近标准。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受其他无线电业务的影响,一些非业余的不良手法被带进了我国的业余操作,尤其是在7.023mhz。

莫尔斯电码点划时间及其间隔比例的标准是人所皆知的,国际业余无线电界通用的速度计算方法wpm(每分钟多少词)也只能用标准手法的信号来换算,把所要衡量的电文电码按每分钟含有的“点”换算成单词“paris”所需的50个“点”(“划”=字间隔=3个“点”,码间隔=1个“点”,组间隔=7个“点”),这样得出的wpm数只取决于“点”时间长度而不受电文内容影响。

部队等其他业务的某些报务员有喜欢发怪调的癖好,反正小的通信系统基本使用固定的报务员,互相熟悉适应,不出错就好。但业余电台完全不同,只要一发射,对象就是就是全世界的友台,其中不乏新手和不适应非标准怪手法的朋友。身在火腿圈,就必须尽努力使自己的操作符合火腿界公认的准则。

其实正规的部队报务员发的电码也是很准确的。记得“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配音吗?按电影里特务的评价说,多么匀称、流畅... 我国业余无线电界著名的ba1aa童效勇老师曾是新四军报务员,解放军渡江时就在敲榔头,他的发报质量也是一流的。1950年代初期,我国国防体育“无线电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快速收发报(相当于iaru现在的hst),很多主力是专业部队报务员。当时的发报都用波纹机记录在纸条上加以评判,遇到可疑的地方就拿圆规和放大镜分析,点划长度和间隔误差大于1/3就判为错误。别说按这样的高标准,就是拿最起码的标准,现在7.023mhz上某些bravo的信号也是要判为不及格的。例如有的人拍发的“cq”无疑是“-.-.   .-.-”,“bg”无疑是“-... .-.”,仅点划长度一项就不及格,更甭谈间隔是否匀称了,只有知情人歪打正着才能抄出“cq”和“bg”来。这样的发报手法作为业余电台讲来是不恰当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带有cw模式的通信软件,只要从电脑的话筒插口输入一个音频电码信号,就可以解读出内容。建议对自己的手法是否规范没有把握的朋友可以用这样的软件来解读一下自己拍发的信号。很多这类软件会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如果你的手法基本标准,软件经过十几个字符的“训练”,就应该能正确地把你拍发的字符显示出来。如果显示的大部分都是e、e、e和t、t、t之类的,说明你发的报肯定脱节严重,或者点划比例严重失调,需要认真纠正一下了。

改变手法是痛苦和困难的,因为听惯了自己的怪调以后往往很难在发报的时候甄别出自己信号的毛病,就像合唱跑调的人往往听不出自己不合调。但如果把自己的信号先录下来再回放着听,可以帮助听出问题。为了给所有空中友台以容易抄收的电码,至少不要让新手误以为q是“.-.-”、“g”是“.-.”,说什么也需要变过来。如果一时改正不好,不妨改用自动键(或者电码键盘发报),利人又利己。

关于怪调有一个小小的例外,就是还是有少数人用半自动键(机械或电子)的,这种键的“点”是自动的,而“划”和点划间隔靠人工控制,很难发准确。如果把“点”速调得较高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扒拉key”特有的怪调,但只要点的数目没错,准确抄收还不致有困难,不至于把“g”听成“r”,把“x”听成“v”,所以业余信号中偶尔还是可以听到这种调子。不过“点”速不要故意调得太快,让人难以听辨,那就与“业余守则”关于“友善”条款中的“缓慢耐心发送”相悖了。故意不顾点的数目乱发一通,把“bg3”发成“-....... .- .......--”,那就更不登大雅之堂了。应该说明的是,认真训练,用半自动键也是可以发出标准信号的。几十年前我国就有用半自动键参加快速收发报比赛的,也照样可以通过波纹机的检验关。


73
chen ba1ham
离线BD7PTS
发帖
122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9-07
利人利己!学习了!!!
离线BD4WM
发帖
132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9-07
学习。。。。。。
离线BD7pzl
发帖
133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9-07
学习贴,留。。。
离线vr2ro
发帖
59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9-07
我就反对那种在“实战中”练习发射cw的方法,自己走路还不会,就想跑,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很难改正的。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9-07
支持陈老师!



前些天跟一位1级老师还在交流此事!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9-07
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期待与陈老师的再一次qso
离线BA1HAM
发帖
50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9-07
原文倒数第三行“bg”应为“ba”,打错了。 sri es 73 de chen ba1ham
在线BA7CK
发帖
7637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9-07
跟ssb一样,怪味很多。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9-07
关于怪调有一个小小的例外,就是还是有少数人用半自动键(机械或电子)的,这种键的“点”是自动的,而“划”和点划间隔靠人工控制,很难发准确。如果把“点”速调得较高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扒拉key”特有的怪调,但只要点的数目没错,准确抄收还不致有困难,不至于把“g”听成“r”,把“x”听成“v”,所以业余信号中偶尔还是可以听到这种调子。不过“点”速不要故意调得太快,让人难以听辨,那就与“业余守则”关于“友善”条款中的“缓慢耐心发送”相悖了。故意不顾点的数目乱发一通,把“bg3”发成“-....... .- .......--”,那就更不登大雅之堂了。应该说明的是,认真训练,用半自动键也是可以发出标准信号的。几十年前我国就有用半自动键参加快速收发报比赛的,也照样可以通过波纹机的检验关。


国内很多bug op了!
离线bg9cwj
发帖
208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9-07
我很支持楼主的意见,我设计的莫尔斯电码练习器可以使发报的手法规范化。      
====================================
我设计了一个莫尔斯电码练习器是学习的利器。
我的淘宝店 http://shop59795123.taobao.com/
视频文件 http://www.tudou.com/v/j3wenqb38hu
博客 http://pcscope.blog.163.com/
博客 http://blog.163.com/bgzhuzzzd/
电话 029-88577201
电子邮箱 pcscope@163.com
地址 西安 西北大学 新村 25楼5单元
邮编 710069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西安劳动南路支行
金穗通宝卡   户名:朱兆欣     卡号: 6228480210088919019
地址 西安劳动南路

开户行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太白路支行
一卡通   户名:朱兆欣     卡号: 002913077167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9-07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离线BD1LQA
发帖
283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9-07
好文,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是喜欢听标准的报,舒服。期待与陈老师的qso。
离线ba6qy
发帖
76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9-07
学习学习再学习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9-07
作为一个好的报手,不仅能够正确抄收高速电码,同时还要掌握高超的发报技术,

二者却一不可。而想达到上述水平是需要加倍努力训练的!业余水平,虽说没要求很

高,但是,最基本的发报技术要求是不变的,即“清楚、正规、流利”,而且操作等级

考试也是定有标准的。当前,有些爱好者急功近利,忽视平日里的训练,不管自己掌

握发报水平如何?在7023kc上乱发一气,造成上述陈老说的现象,时间长了会让人

感到频率上的这种呼叫没有档次,高手们也懒的出来回应。希望陈老的提醒能够引起

大家的重视!

7x0gt
9.7
离线wd3010
发帖
2658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9-07
'
我体会,业余守则的第四条“友善”的中心意思是业余操作员应该时时照顾到友台,使他们更容易享受到业余无线电的乐趣。对于用手键的cwer来讲,显示友善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尽量使自己拍发的莫尔斯电码接近标准。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受其他无线电业务的影响,一些非业余的不良手法被带进了我国的业余操作,尤其是在7.023mhz。
莫尔斯电码点划时间及其间隔比例的标准是人所皆知的,国际业余无线电界通用的速度计算方法wpm(每分钟多少词)也只能用标准手法的信号来换算,把所要衡量的电文电码按每分钟含有的“点”换算成单词“paris”所需的50个“点”(“划”=字间隔=3个“点”,码间隔=1个“点”,组间隔=7个“点”),这样得出的wpm数只取决于“点”时间长度而不受电文内容影响。
部队等其他业务的某些报务员有喜欢发怪调的癖好,反正小的通信系统基本使用固定的报务员,互相熟悉适应,不出错就好。但业余电台完全不同,只要一发射,对象就是就是全世界的友台,其中不乏新手和不适应非标准怪手法的朋友。身在火腿圈,就必须尽努力使自己的操作符合火腿界公认的准则。
其实正规的部队报务员发的电码也是很准确的。记得“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配音吗?按电影里特务的评价说,多么匀称、流畅... 我国业余无线电界著名的ba1aa童效勇老师曾是新四军报务员,解放军渡江时就在敲榔头,他的发报质量也是一流的。1950年代初期,我国国防体育“无线电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快速收发报(相当于iaru现在的hst),很多主力是专业部队报务员。当时的发报都用波纹机记录在纸条上加以评判,遇到可疑的地方就拿圆规和放大镜分析,点划长度和间隔误差大于1/3就判为错误。别说按这样的高标准,就是拿最起码的标准,现在7.023mhz上某些bravo的信号也是要判为不及格的。例如有的人拍发的“cq”无疑是“-.-.   .-.-”,“bg”无疑是“-... .-.”,仅点划长度一项就不及格,更甭谈间隔是否匀称了,只有知情人歪打正着才能抄出“cq”和“bg”来。这样的发报手法作为业余电台讲来是不恰当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带有cw模式的通信软件,只要从电脑的话筒插口输入一个音频电码信号,就可以解读出内容。建议对自己的手法是否规范没有把握的朋友可以用这样的软件来解读一下自己拍发的信号。很多这类软件会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如果你的手法基本标准,软件经过十几个字符的“训练”,就应该能正确地把你拍发的字符显示出来。如果显示的大部分都是e、e、e和t、t、t之类的,说明你发的报肯定脱节严重,或者点划比例严重失调,需要认真纠正一下了。
改变手法是痛苦和困难的,因为听惯了自己的怪调以后往往很难在发报的时候甄别出自己信号的毛病,就像合唱跑调的人往往听不出自己不合调。但如果把自己的信号先录下来再回放着听,可以帮助听出问题。为了给所有空中友台以容易抄收的电码,至少不要让新手误以为q是“.-.-”、“g”是“.-.”,说什么也需要变过来。如果一时改正不好,不妨改用自动键(或者电码键盘发报),利人又利己。
关于怪调有一个小小的例外,就是还是有少数人用半自动键(机械或电子)的,这种键的“点”是自动的,而“划”和点划间隔靠人工控制,很难发准确。如果把“点”速调得较高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扒拉key”特有的怪调,但只要点的数目没错,准确抄收还不致有困难,不至于把“g”听成“r”,把“x”听成“v”,所以业余信号中偶尔还是可以听到这种调子。不过“点”速不要故意调得太快,让人难以听辨,那就与“业余守则”关于“友善”条款中的“缓慢耐心发送”相悖了。故意不顾点的数目乱发一通,把“bg3”发成“-....... .- .......--”,那就更不登大雅之堂了。应该说明的是,认真训练,用半自动键也是可以发出标准信号的。几十年前我国就有用半自动键参加快速收发报比赛的,也照样可以通过波纹机的检验关。
73
chen ba1ham
'

认真学习党委会精神
好的拍法可以使人精神清爽
糟糕的发报者让我听得一塌糊涂
离线BD5QCE
发帖
1472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9-07
看样子还是自动键保险点
离线BA7LO
发帖
184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9-08
好文章,拜读了!期待能与陈老师通联上
离线BD7IWW
发帖
7645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9-08
我这不通莫尔斯码的也有同感。
来美时带来一套bg3mzu研制的莫尔斯码编码、解码器。
美国也存在楼主提到的问题。用解码器听cw通连中很多时候解码还原出的字符全是“t”和“e”,几乎要怀疑解码板了。
一日用解码板抄w1aw发的一份长报文,他共发了三遍,约30分钟解码板竟然没发现有错码!证明w1aw发报的确老到,也证明bg3mzu的解码板好用。
bg3mzu的解码板也可做纹波机用了!
离线bd4qq
发帖
256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9-08
怪不得我这个cw结巴老是呼不到ba级,除了老余。要好好学习,争取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