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86阅读
  • 20回复

KN-Q10模拟通道测试版电路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08-10
把模拟通道部分的电路图发上来给兄弟们参考一下。虽然我已经尽可能的做到准确无误,但因为是先画的pcb后整理的电路图,所以还是有可能存在错漏,欢迎兄弟们指正。

这几天我还在整理电路图,可能会随时发到论坛上。有兴趣的兄弟只要不出于商业目的,可以任意下载,转载和仿制。对于个人实验性质的转载和仿制,我不要求版权,只要能注明出处我就感激不尽了。
附件: q10.pdf (0 K) 下载次数:630
离线BG8FBX
发帖
4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8-10
ba6bf,你精神好哦,现在还没睡呐。。。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8-10
'
ba6bf,你精神好哦,现在还没睡呐。。。
'

晚睡晚起,都习惯了,呵呵。
离线BH1HVC
发帖
31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8-10
高级版的工作开始了吗,有进展吗,呵呵,别怪我催呀,呵呵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8-10
'
高级版的工作开始了吗,有进展吗,呵呵,别怪我催呀,呵呵
'

追到这里来了,呵呵。

我说过很多次了,高级版和普通版的电路相同。所以普通版做到了什么地步,对于我的工作来说高级版就做到了什么地步。电路以外的工作,是由bh3pjx负责。其实,这个问题您不该来问我,因为我也无法回答。

还有,您经常说我出来解释,挺累的。可您这是~~ :o
离线BH1HVC
发帖
31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8-10
呵呵,真不好意思
离线bg6qbt
发帖
725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8-10
路过学习的!

d882准备diy。。。
离线老菜鸟
发帖
14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8-10
好,还有3个字
离线周周
发帖
170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8-10
我昨晚一夜没睡,可还是没大家早起。
离线BD6QBQ
发帖
36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8-10
看到了三个d882,学习新用途中。
离线wenzheng0818
发帖
881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8-10
学习中....
离线wenzheng0818
发帖
88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8-10
d882居然可以做高放和中放,头回见。高放d882基极有个开关作用是什么呢?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8-10
'
d882居然可以做高放和中放,头回见。高放d882基极有个开关作用是什么呢?
'

是啊,而且效果还非常好。噪音不大,增益挺高,并且最重要的是动态范围极大。

在做实验的时候,使用过3dg12,3da37,2sc2053,2sc3357等管子,综合指标居然是d882最高。其中动态范围等关键指标远超过其他管子,我实测中放级可以输出100mw的功率而没有明显失真。

那个开关是高放开关,自己分析一下原理吧。
离线BH1KZM
发帖
160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8-11
d882 以前我是用来做充电器的,便宜啊!没有想到还能做高放!

还有,我对时老师画板的方法有点意见, 我的师傅要求我通常画板的时候是先画原理图,再画pcb,而且必须使用同步器使pcb 和 sch 完全同步,无论是封装的变化还是连接的变化都必须同时体现在原理图和pcb中,除了上述的要求外,各种布线规则,板层设置,板材,铜厚等参数都是sch,和pcb同步更新的。使用同步器的时候,pcb中不能添加任何元件和连接,必须在sch中实现再同步过来。

所以我的疑问,时老师怎么先画pcb,再整理sch?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8-11
'
d882 以前我是用来做充电器的,便宜啊!没有想到还能做高放!
还有,我对时老师画板的方法有点意见, 我的师傅要求我通常画板的时候是先画原理图,再画pcb,而且必须使用同步器使pcb 和 sch 完全同步,无论是封装的变化还是连接的变化都必须同时体现在原理图和pcb中,除了上述的要求外,各种布线规则,板层设置,板材,铜厚等参数都是sch,和pcb同步更新的。使用同步器的时候,pcb中不能添加任何元件和连接,必须在sch中实现再同步过来。
所以我的疑问,时老师怎么先画pcb,再整理sch?
'

器件的使用要看具体情况,不能只看推荐用途,d882用于高放的确不多见,但实际效果却也非常理想。

至于pcb的画板,这就是为什么你有师傅,而我就是师傅的原因拉,呵呵。

我先画pcb后整理sch的原因有几个。首先当然是个人习惯,原先刚开始练习protel的时候,也的确是按照教程先画sch然后搞什么网络表什么的,其实我当时做的相当规范。但是,渐渐的发现这样教条的使用严重限制了我的思维活跃程度。因为高频电路和低速数字电路完全不同,并不是说简单的把线条和元件连通就算完事,还要考虑到高频稳定性和避免各种不良偶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对电路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用玄妙的说法,这是一种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境界。因为我就是电路,而电路就是我。我把自己画出来,还用得着先打个草稿吗?

任何规范都是一种推荐的样板,并非说一定要如何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而要看这种方法是不是一定适合具体某个人。中国的教育失败其实不在于师资力量有多薄弱,教育投资有多少,而在于中国的教育理念是把原本各具特色的学生用砂轮都活生生的打磨成一个造型,一种样子,连思维方式都是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很勤奋,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却从来拿不到诺贝尔奖。

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呵呵。
离线zhouwei
发帖
27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8-11
跟不上了啊
还在体会q9的双栅中放,现在又用回了m1350了.

观察电路图,到mc1350之前增益可能在30到40db之间,或更高一引些,
mc1350的增益量应在50以内,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增分配就可以降低mc1350带来的噪声问题?
再加上到ne602之前用了一个简单的滤波器,除了减小广播干扰外,信噪比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同时由于低放使用了2003,由于其功率余量的原因,噪声进一步下降?

好象没看到agc的检波放大,我对q9的agc还没有理解清楚,主要是因为进了单片机.
是不是单片机内有ad转换器,但它是怎么工作的呀?
看q10的说明书,这次有了单机校准的s值,也一定与这个有关系,无线电和坛内都没有找到关于agc工作的说明,能否简单的讲一讲?

这段时间正在学习画电路图,由于多用老元件,所以元件库和封装库要自己补充一些.
对于一些简单的单元电路,觉得向6bf一样直接pcb要快些,但学习还没有最后完成,根本就不知道有这种方法,能否给个参考书或是链接什么的.

谢谢了先.
离线BD6KF
发帖
112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8-11
'
器件的使用要看具体情况,不能只看推荐用途,d882用于高放的确不多见,但实际效果却也非常理想。
至于pcb的画板,这就是为什么你有师傅,而我就是师傅的原因拉,呵呵。
我先画pcb后整理sch的原因有几个。首先当然是个人习惯,原先刚开始练习protel的时候,也的确是按照教程先画sch然后搞什么网络表什么的,其实我当时做的相当规范。但是,渐渐的发现这样教条的使用严重限制了我的思维活跃程度。因为高频电路和低速数字电路完全不同,并不是说简单的把线条和元件连通就算完事,还要考虑到高频稳定性和避免各种不良偶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对电路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用玄妙的说法,这是一种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境界。因为我就是电路,而电路就是我。我把自己画出来,还用得着先打个草稿吗?
任何规范都是一种推荐的样板,并非说一定要如何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而要看这种方法是不是一定适合具体某个人。中国的教育失败其实不在于师资力量有多薄弱,教育投资有多少,而在于中国的教育理念是把原本各具特色的学生用砂轮都活生生的打磨成一个造型,一种样子,连思维方式都是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很勤奋,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却从来拿不到诺贝尔奖。
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呵呵。
'
太精辟,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8-11
'
还在体会q9的双栅中放,现在又用回了m1350了.
观察电路图,到mc1350之前增益可能在30到40db之间,或更高一引些,
mc1350的增益量应在50以内,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增分配就可以降低mc1350带来的噪声问题?
再加上到ne602之前用了一个简单的滤波器,除了减小广播干扰外,信噪比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同时由于低放使用了2003,由于其功率余量的原因,噪声进一步下降?
好象没看到agc的检波放大,我对q9的agc还没有理解清楚,主要是因为进了单片机.
是不是单片机内有ad转换器,但它是怎么工作的呀?
看q10的说明书,这次有了单机校准的s值,也一定与这个有关系,无线电和坛内都没有找到关于agc工作的说明,能否简单的讲一讲?
这段时间正在学习画电路图,由于多用老元件,所以元件库和封装库要自己补充一些.
对于一些简单的单元电路,觉得向6bf一样直接pcb要快些,但学习还没有最后完成,根本就不知道有这种方法,能否给个参考书或是链接什么的.
谢谢了先.
'

双栅场管的噪音系数要比bjt和mc1350低很多,所以很多人都体会到q9在不接天线的时候,喇叭里是非常安静的。这是我在实验q9的时候最大的体会,但为什么在q10中又使用了mc1350了呢?

其实这同样也是我安装了将近100套q9后得出的结论,q9在不接天线的时候,本底噪音的确是几不可闻。但是,我们是工作在短波段,短波段的天电噪音即使在高波段比如21mhz也要远远高于q9的本底噪音。这样,q9极低的本底噪音只有在进行接信号源测量灵敏度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优势,这在我的一些视频中可以得到直观的感受。但是,一旦接上天线,本底噪音大一些或小一些,根本就不影响对短波波段上信号的接收。与其这样,不如简单点,使用mc1350可能对降低装调难度还有好处。

agc电路还没有画上去,因为agc电路还需要样机的验证,也许还要进行修改。

q10使用的单片机内置了8路8位adc,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对于电台的应用来说足够了。q10的s表,功率表,电压表和cw速度调节都是通过单片机的adc来实现,另外,一些保护功能也通过adc来进行检测。这话说起来简单,但是要从原理上去说,那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以后有兴趣的话,可以单独来谈谈。

直接画pcb并不限制电路的复杂难易程度,因为复杂和难易因人而易,可能我觉得很复杂或很难的电路,你就觉得很简单。我觉得,这还要看个人的修为吧?
离线BH1KZM
发帖
1604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8-11
多谢6bf 解惑,学习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 时老师这样的境界!
离线流星男孩
发帖
303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8-11
s表有了 还差个驻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