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真不太了解aprs是怎么回事
'
aprs
aprs是自动位置报告系统的英文名automatic position reporting system的缩写,是一项新兴的业余无线电活动内容。
1992年,被称为“aprs之父”的美国爱好者bob bruninga, wb4apr在arrl和tapr数字通信会议第一次引入了aprs这个名称。初期的aprs是完全建立在传统业余无线电分组通信的基础上的。1999年美国爱好者steve dimse, k4hg引入了aprs第一个互联网的接口, aprs的传输媒介出现了无线分组通信和互联网两者共存的局面。从此,aprs软件和硬件迅速增加。
aprs允许业余无线电操作者迅速的将实时事件相关的数据发布出去,并在计算机上图形化的表示出来,它将无线电数据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计算机和互联网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提供位置跟踪、气象报告等常用的服务,而且在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ares)以及紧急遇险救援时发挥重要作用,不过正如aprs之父bob bruninga,wb4apr所说的,这些应用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的aprs应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实验。
aprs系统是使用无线分组通信将数据发布出去的。在aprs中,电台使用无连接分组基于一对多进行数据发布,类似于广播电台和听众的关系。随着aprs的发展,现在aprs的设备大抵分为aprs节点、无线数字中继台(digipeater)、aprs网关(igate)、aprs服务器等。
aprs节点可以细分成几类。第一类是仅作发送的节点,比如,一个装在汽车上的不断发送经纬度数据的节点,一个不断发送气象信息的节点等。这种节点的构成包括数据源(gps接收器、气象传感器等)、数据变换和处理器(即终端节点控制器tnc)和数据发送器(无线电发射机)。第二种是仅作接收的节点,一个连接互联网并运行aprs软件的计算机就是最简单的接收节点,在没有互联网接入的环境下,无线电接收机、tnc和单片机为核心的lcd显示器或者笔记本电脑也可构成接收节点。这种节点的构成包括数据接收器(互联网或无线电接收机)、数据变换和处理器(tnc或者声卡加软件)、数据显示设备(运行软件的计算机或者单片机为核心的lcd显示器)。第三种就是接收和发送节点的合一,一个连接gps接收机、连接互联网并运行aprs软件的计算机,一个终端加tnc加收发信机(即典型的分包通信设备)都可以成为收发合一的aprs节点。
在运行ax.25协议的业余无线分包网络中,由于节点发射范围有限,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需要用无线数字中继台(digipeater)。无线数字中继台实际上就是一个分包通信节点,只不过它只负责转发ax.25分包数据,不产生或者最终处理数据。
业余无线分包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由aprs网关(igate)完成。它承担无线分包网络的ax.25分组与互联网上的tcp/ip分组的转换与转发。正是通过aprs网关,我们才能够将无线电的作用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将无线世界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aprs服务器(server)提供aprs的互联网直接接入。所有实时信息通过igate传送到aprs服务器上,aprs服务器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快速的将所有的实时数据转发给互联网上连接着它的客户端,通过网页的方式让任何支持java的网页浏览器来查看aprs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