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5cd 2010 cqww wpx ssb总结
准备篇
by5cd建台的初宗是为学生提供无线联电通联实践的科普教学基地,6米的铝塔、c4s天线、yaesu ft-2000、811功放,应该是也足够用了,09年cqww wpx ssb比赛中学生以打酱油的方式取得了458qsos 222300分的成绩,意外地得了国内第四,激起了指导老师bd5chu投入比赛的激情,10月份cqww ssb比赛前匆匆将塔加高3米,换上了c19和d240,由于经验不足,d240调整时出了些问题,在比赛中发现前后比不高,系数台用鱼竿+天调100w,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总结以往参赛存在的不足,计划在现有条件下按ms组的目标重新布置一下天线,主叫台新做12米塔,架c19和d240,原9米塔向西移25米架c4s做系数台,虽然这么一来工程量比较大,但为了追求效果顾不了那么许多了,事后证明因工程量过大最终影响了工程质量,又一次留下了遗憾。
临近春节前,大家终于有空聚在一起最终确定了改造方案,并落实了分工和时间表,正式着手准备工作。
主叫台:ft-2000、811h功放、12米塔、c19+d240
系数台:ft-2000、811功放、9米塔、c4s
80米天线考虑临时架设sloper
软件:n1mm
学校开学后,开始改造施工,由于连日阴雨,大大影响了工程进度,加上对d240的调整心里一直没个底,一度有放弃比赛的想法,直到比赛前一天,所有的准备工作才算是基本完成,事前想好的测试工作已根本没有时间了,d240问题依然存在,功放新换管子后功率上不来,若不是by4dx几位友人强烈要求前来参赛的欲望,真想放弃ms,个人单打独斗算了。(呵呵,感谢的话留到最后说吧!)
d240真的成了心病,由于前期铁塔安装延误和dx成员工作、身体的原因,天线安装调试基本只有bd5cdw、bd5chu、ba5bj完成,虽然事前反复强调要仔细要检查再检查,但还是忙中出错,为了赶进度,拆天线未做好记录,安装时在地面没有认真调试的情况下,匆匆将d240架上去后发现驱动振子连发夹都忘装了,而且中心频率高驻波高,无奈只好将振子单根拆下,一次一次地调试,但无论怎么改变尺寸和发夹匹配,中心频率和驻波均无明显变化,情急之下换了根馈线测试,发现驻波一下子下来了,于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都没去考虑进一下调整中心频率和反射振子,草草应付了事,再次留下了遗憾。事后整理馈线时发现,由于房顶防水施工时烫坏了馈线外皮,馈线已严重进水,多处屏蔽层已烂断,根本就无法使用了,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关键是最终影响了d240的调试,祸害不小啊,只能是自我安慰吧,失败乃成功之母,经验是教训买来的。希望各位前辈看过之后不要笑话,同时请提些建设性方案,by5cd计划在新校址按m2重新建设,在此先行谢过了!
通联篇
相比赛前的准备,通联相对要顺利得多,一些缺限也基本在意料之中,赛前的目标以b7m 08年成绩为参考,必保目标1200qsos、力争1500qsos、挑战2000qsos,当然最关心的还是名次,力争国内第二,因为对学校领导来说,qso数量和得分没有概念,排名是反应成绩的最好方式,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有可能赢得学校的支持和投入(各位老大,以后记得该让的时候让一下哦!)。
由于是第一次真正的独立组织比赛,也学着样子尝试做了个波段计划,基本是照搬ba4alc提供的资料,谈不上自己的经验。好在网络直播可以让所有关心by5cd的每一个人能实时了解比赛的情况,并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utc 0时,ba5fb开始在20米主叫,虽然赛时一段时间15米传播相当不错,但0时前监听了一下似乎是20米相对好一些,开台后基本维持在1 分钟1 qso,系数台监听15米,很容易地做了四次。
utc 0时42分,系数台发现其实15米传播相对要好,于是主叫台切换至15米,系数台监听20米,qso速率基本就维持在1分钟1 个,系数台则是6qsos,一直到4时、5时,速率达到高峰,每小时各80qsos。15米的传播真是出奇的好,一直到utc 6时,主叫就没挪过窝。虽然功放效率不是很高,最大500w,卯足劲一吼顶多也就200w,倒也没影响什么。
utc 6时,心里老是惦记着10米,总想各波段都做一些,切过去后发现是错误的选择,32分钟22 qsos,其实当时15米并不差。其间by4dx的四位op到达学校,简单做了相互介绍并察看了一下天线和操作室,jj1tbb、jh7dfz、bd4ahf、bg4ffm四位对电台室的条件赞不绝口,太奢侈了!jj1tbb河崎先生非常的兢业,了解了在场的每位OP并一一做了记录,表示要此次参赛的经过在日本CQ杂志上发表,让更多的日本HAM了解中国的业余无线电。同时河崎先生也非常专业,急切地要求了解使用软件和电台、波段计划、OP安排等情况,不经意中我被封为了leader,以至于我很长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24小时没合眼都一点不困。
utc 6时40分,重新切回15米,jj1tbb开始主叫,不愧是老手,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很随意地在那叫,72qsos/h,只是原本的计划是想靠两位日本ham抓点日本分的,没想1个小时下来就通了一个日本台,急得alc直催说该改用日语叫了。随后换上jh7dfz切换至20米主叫,也基本维持70qsos/h的水平,应该说一切还算顺利吧,网上的直播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来直播是给学校领导看的,没想大家的反应这么强烈,就大着胆子来一回裸奔吧。
utc 9时,判断再一次失误,错误地切回了15米,qso速率大幅下降,仅为30qsos/h,痛失了一次机会。
utc 10时,bd4ahf开始在40米主叫,d240的不足再次彻底暴露无遗,仅开始两小时维持1分钟1个qso的水平,接下来传播似乎一下子变差了,噪音越来越大,速率越来越低,一直在痛苦中煎熬,连通个日本台都困难,似乎是无法将两位日本op的作用最大化了。好在17时与b1z交换887和907稍提了提精神,感觉有与老大哥拼一拼的可能,得努力才行,但事与愿违,19、20时每小时仅10qsos,系数台也发挥不了作用,几乎是什么都听不到,只能是盼着天早一点亮,20米快快开通。也许是有雾的缘故吧,基本是晚了一个多小时,等太阳很高了传播才慢慢有所起色。好在第一天的结果基本达到了目标,24小时完成了1091qsos。
28日0时,终于抓住了20米一次机会,回到了1分钟1个qso的水平,满以为能与第一天一样,能在20米和15米拣点分,放心休息去了。2时30分醒来发现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主叫在15米来回扫地,系数台在20米艰难地拣漏,每小时不过20qsos,情急之下抢过耳唛在系数台扫了一下,没想3分钟内三个美国台轻松得手,一旁的bd4ahf看到传播其实并不是真的很差,急切地替下了疲惫的jh7dfz,再次重装上阵。
utc 4时,by4dx的op们完成了既定的必保目标1200,为了避开回程高峰匆匆告别赶回上海去了,电台室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只留下ba5ap、ba5fb、bd5cfy三个值守,其余op为保证坚守最后12小时先行休息。15米的传播还是同第一天一样,可以一个波段做到底,虽然速率不是很高,但也不至于让人着急上火。
utc 12时,最艰难的时候到了,为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op们不得不提前告退,留下ba5bj和bd5chu坚守。由于前期的过度兴奋,没有适当的休息,chu很长时间都无法进入状态,加上d240的缺陷,主叫时占不住频率,扫地又扫不到新台,而alc在上海用鱼杆都有很不错的效果,急得alc一个劲地催促调整策略。更有热心的dl1kse发来talk提醒是不是天线切换开关搞错了?是不是天线出问题?无奈第一次使用n1mm,赛前没有认真做功课,不知道怎么回复,只好当没看见了。等查help明白过来怎么使用时dl1kse已经下线,没办法即时感谢了。不过他应该也是在泡hellocq.net的,第一天看到直播就发来过消息,当时都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
扫地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与b1z有了200qsos左右差距,再也别想追不上了,反而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于是关了视频,关照chu调整一下状态,相信1500的目标还是能够的实现的,别着急乱了套就行,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此时的系数台倒很悠闲,各波段来回扫,能听到能通的通一个,也能保证每小时4个以上,用足切换次数了帮着沏沏茶,轻松的很。
utc 16时10分,报给s55t 1500,第一个1500目标完成,不知为什么,s55t来了个cq china no china,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愿是很久没开胡了一激动叫错了。
utc 16-17时,两人开始比赛扫地,主叫台40米9个,系数台20米9个,打了个平手,创下了系数台小时记录,看来深夜20米的机会来了,于是将20米切到主叫,争取把握住最后的得分机会。此时1500的目标已毫无悬念,所要做的不过是能多一个是一个,考虑到周一上班还要开例会,不得不强迫自己在电台旁睡下,留下chu一个人自由发挥,也算是兑现了陪chu坚持到最后的承诺。
utc 23时58分,把最后的1598给了dv1jm,by5cd qrt。
感谢 bd5chu提供一流的比赛环境和后勤服务
感谢jj1tbb、jh7dfz、bd4ahf、bg4ffm、ba5fb、ba5bj、bd5cfy辛苦的工作
感谢 ba5ap、bd5cdw、bg5cha、bg5cge幕后默默的付出
感谢 ba4alc的指导
感谢 所有关心支持by5cd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