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偶极、垂直等天线7mhz三次倍频(低端调试好了)在21mhz等能很好的工作。因此我们拉多段倒v时,完全没有必要再单独架设21m振子,但现在好些人往往喜欢画蛇添足;
●楼主这种情况,感觉还是天线设计和使用者在天线调试上存在明显问题。现在一些多波段定向天线,仅仅考虑了天线在各个段驻波情况,照搬理论或者原始数据。但是很难有人、真正条件去测量定向天线制作、架设完成后的正向增益和前后比情况,目前至少还没有听说谁能完成天线上述两项重要参数的测试。因此就出现了多波段八木天线往往有很漂亮的驻波曲线,但是没人能说清楚天线实际上的增益和前后比是多少。
●好天线是调试出来,这就跟撰写文章以上,需要反反复复的推敲和修改。因为天线设计、材料、振子单元固定位置,包括架设环境等等不同,常会改变天线的增益、辐射仰角、甚至前后比。而普通的爱好者拿到天线,能做的只有调整有源振子的谐振长度,改变驻波,使每个波段驻波达到要求。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你调整有源振子谐振长度的时候,你往往却忽略了(无源)反射器,引向器的谐振长度。当反射器、引向器没有与有源振子没同步谐振、并满足其相应的缩短率,以及振子之间之间的位置变化----即相位要求时,就会极大地改变天线的辐射方向和前后比,有时还可能照成反射器、引向器相互抵消能量!!!!以前经常有人与我测试其八木的方向(增益情况,因为我地处最东部,相距遥远,使用的是只1/4垂直无方向性天线),有时得出的结论经常让人费解,引射器、反射器分别对准着我时,不是没有任何区别,要么是屁股对准我的方向是效果反而好些。(这里当然要排除越距,long path等路径传播的特殊情况)
●上述情况说明了一个问题。八木天线制作、架设很容易,调试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要想知道自己定向天线到底有没有达到设计指标,或者说有没有方向性,前后比是多少。要做到这些,起码需要你放高空气球,用场强仪遥测天线的辐射情况,同时要选“无数的点”,前前后后(测试正反向辐射场强),上上下下(测试辐射仰角),左左右右(测试辐射带宽)等等进行测试、计算。然后再根据需要再反反复复调整反射器,引向器的谐振长度,还有振子间的距离等。变量、变数太多、太难了,靠经验和计算机模拟方位和辐射波形图都不可靠。
但是,简单点说,我们要做的是让八木,特别是各个引向器比辐射器(有源振子)短些,反射器比辐射器长些,形成正向辐射的相位条件。如果这些简单的道理满足不了,那么一个八木也有可能不如一个多波段偶极天线来的好用、实惠,因为起码没有这么多的振子相互干扰,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和意想不到的结果。
●hb9cv天线的测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步要完成前后两个振子的谐振长度测试;第二步完成两振子伽马棒阻抗匹配;第三步再完成相位线的相位翻转。因此此天线实际制作其增益和前后比我们控制的都很好,成功率极高,实际增益也跟3ele八木差不多。
结论:八木等定向天线,特别是多波段,不能仅仅将有源振子驻波测试完成就以为大功告成了,还要注重反射器和引向器的测试、调试,不仅要懂得形成正向辐射的机理,同时知晓如何调试,形成有机结合,以便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天线的增益和前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