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69阅读
  • 21回复

拙见:发报姿势的“标准”问题 (请批评指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H4RKH
 
发帖
114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01-26
交流 沟通是第一
中国式的思维一切都是“标准”“统一”
握笔、弹琴。。。。。。都要所谓的姿势标准
但是我的好多国外朋友在谈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
讲究的是个性 包括左手握笔
国外钢琴大师的姿势
都不符合“中国标准”
但就是能够创造经典
他们在教育中
对所谓的“标准”都不是非常强调
更注重个性和乐趣

本人是搞书法的
目前我们国内流行的握笔姿势是
悬腕 四指直式执笔
而邻国日本目前的执笔还是像目前三指拿铅笔的方式
好多国人看了 觉得“不标准”
殊不知
日本人目前的执笔方式才是“标准”
延续了从唐代以来一直惯用的执笔方式


我想,莫尔斯也是如此吧,我们不是军人。。。
纯粹为了乐趣
不影响通联就可以了
至于采用何种方式
可以千差万别
而不是“标准”“统一”

我们都是有个性的人,何必要把自己变成机器人呢?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重点应放在目标而非方法本身
语言沟通是目的,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语调语速都一致
只要遵循最基本的法则,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
同样,我们玩莫尔斯的目标应该艺术化而非机械化
艺术化就是讲求自由与个性

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标准”“统一”
使得我们所有人的思维都是“马列唯物主义”的单一思维
坚持一元的“达尔文进化论”
无法容忍一些超验的思维模式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在自然、人文社科等领域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

我们的宇宙自然界是千变万化
同样人的思维方式亦是千变万化的
何必要永远站在“马列唯物”的单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呢

作为新生代,80后生
我们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
不能继续去“毒害”我们的后代

当然,最基本的法则还是必须要遵守的
比如·—之类不能混淆
否则就打破游戏规则了

毕竟,艺术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
art,希腊语作techne,拉丁语作ars,
在文艺复兴初期,其意思更偏向于手工艺技巧
直到达芬奇时代,它才从手工艺技巧中摆脱出来
归为自由或伦理的学科
强调艺术的知识化继续到启蒙时代并且直到十七世纪才与科学区别开来
美术,美的艺术,les beaux arts,直到18世纪才建立
也就是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美术”观念

显然,艺术的基础是技术

莫尔斯亦是如此,基本的规则(特指morse code[a·—;b—···]),
我们不可绕开
必须严格遵守
至于执键方式、拍发速度、节奏等
完全可以多样化、自由化


这是本人的拙见
请批评指正
离线fuyunfan
发帖
212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1-26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小平同志 早就说过~!

黑猫 白猫 逮住耗子就是好猫~!
离线bd3af
发帖
776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1-26
还请大师出手指教,同时请在本站搜索《无线电报务》红宝书参考。
离线BH4RKH
发帖
114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1-26
我们都是有个性的人,何必要把自己变成机器人呢?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重点应放在目标而非方法本身
语言沟通是目的,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语调语速都一致
只要遵循最基本的法则,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
同样,我们玩莫尔斯的目标应该艺术化而非机械化
艺术化就是讲求自由与个性

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标准”“统一”
使得我们所有人的思维都是“马列唯物主义”的单一思维
坚持一元的“达尔文进化论”
无法容忍一些超验的思维模式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在自然、人文社科等领域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

我们的宇宙自然界是千变万化
同样人的思维方式亦是千变万化的
何必要永远站在“马列唯物”的单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呢

作为新生代,80后生
我们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
不能继续去“毒害”我们的后代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26
诗人!!!
离线fuyunfan
发帖
212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1-26
不过 发的 “标准”“统一”

确实有利于抄收~~!上次我听到 日本台在cq 他不断句,-.-.--.- 连着发~!这个听还没问题~

后面的呼号 他也不停顿 作为初学者的我,就没法抄明白了~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1-26
用电键还是应该追求它的正确使用方法!

其他的可以演变!

http://6.cn/watch/5236205.html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1-26
'
不过 发的 “标准”“统一”
确实有利于抄收~~!上次我听到 日本台在cq 他不断句,-.-.--.- 连着发~!这个听还没问题~
后面的呼号 他也不停顿 作为初学者的我,就没法抄明白了~
'
嘿嘿!大连报!
离线BH4RKH
发帖
114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1-26
'
不过 发的 “标准”“统一”
确实有利于抄收~~!上次我听到 日本台在cq 他不断句,-.-.--.- 连着发~!这个听还没问题~
后面的呼号 他也不停顿 作为初学者的我,就没法抄明白了~
'

当然,最基本的法则还是必须要遵守的
比如·—之类不能混淆
否则就打破游戏规则了

毕竟,艺术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
art,希腊语作techne,拉丁语作ars,
在文艺复兴初期,其意思更偏向于手工艺技巧
直到达芬奇时代,它才从手工艺技巧中摆脱出来
归为自由或伦理的学科
强调艺术的知识化继续到启蒙时代并且直到十七世纪才与科学区别开来
美术,美的艺术,les beaux arts,直到18世纪才建立
也就是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美术”观念

显然,艺术的基础是技术

莫尔斯亦是如此,基本的规则(特指morse code[a·—;b—···]),
我们不可绕开
必须严格遵守
至于执键方式、拍发速度、节奏等
完全可以多样化、自由化
离线BG4EZU
发帖
227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1-26
来丢个砖 :d

能快速清晰的发报
能长时间发报手不累不受伤

能满足这2个条件我觉得就是可用的姿势。至少我用d-117平头键快速发报的时候,经常就只搭一个中指加半个食指抖起来,没觉得有啥不妥。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1-26
'
来丢个砖 :d
能快速清晰的发报
能长时间发报手不累不受伤
能满足这2个条件我觉得就是可用的姿势。至少我用d-117平头键快速发报的时候,经常就只搭一个中指加半个食指抖起来,没觉得有啥不妥。
'
大师用中指
离线BA4WI
发帖
379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1-26
我发报时喜欢抖屁股,我老婆说这没关系,并且有利于食物消化~
离线bh1cuo
发帖
310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1-2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A4WI
发帖
379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1-26
'
我刚开始练习发报 我就纳闷了 我现在发报丁丁当当的 这么大的声音 这么和电键较劲 周围同事意见都很大 人家李霞等特务是怎么发报的 怎么做到静悄悄的发报的
'

那只说明还没有将电键驯化,要有过程的
离线fuyunfan
发帖
212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1-26
'
我刚开始练习发报 我就纳闷了 我现在发报丁丁当当的 这么大的声音 这么和电键较劲 周围同事意见都很大 人家李霞等特务是怎么发报的 怎么做到静悄悄的发报的
'

还是先练抄把~!!呵呵~!安静点~
离线BA1IO
发帖
11227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1-26
'
还是先练抄把~!!呵呵~!安静点~
'
cuo老师听抄已经30wpm了!还差点感觉! :d
离线bg8bkj
发帖
139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1-26
'
来丢个砖 :d
能快速清晰的发报
能长时间发报手不累不受伤
能满足这2个条件我觉得就是可用的姿势。至少我用d-117平头键快速发报的时候,经常就只搭一个中指加半个食指抖起来,没觉得有啥不妥。
'
顶这两点,不管用什么发,怎么发,只要各种间隔清晰,又能有一定速度就是好手。
离线BI7ILX
发帖
187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1-26
学习了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1-26
'
我刚开始练习发报 我就纳闷了 我现在发报丁丁当当的 这么大的声音 这么和电键较劲 周围同事意见都很大 人家李霞等特务是怎么发报的 怎么做到静悄悄的发报的
'
俺发报时,俺家墙上只掉灰。有时大块墙皮也掉,不知怎么搞的?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8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1-26
不错。。。。。。法无定法
曾经有幸观看vr2gm廖大哥操控臭虫时的情景,那感觉不是在发报,而是在演奏乐器,节奏感极强
可惜俺十分愚钝,怎么也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