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天线的振子问题研究
套筒天线基本上是在一端由同轴线馈电的半波振子,其结构是圆柱对称的,因此在自由空间
方位平面内辐射图是均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辐射结构是一不对称振子,由不同直径且长度稍有不同的导体组成。
较细的那一辐射器通常是对天线进行馈电的同轴线的内导体,导体必须有合适的长度以在工作频段内实现与天线的良好匹配。
较粗直径的那一导体对实现天线的正常工作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仔细设计。大直径的导体在自己的开口端,也就是辐射振子一半处,对射频电流提供有效的扼制。
为了良好的对反向射频电流进行扼制,在兼顾外观美的同时,天线套筒部分的直径应尽可能大,如果同轴线编织层与套筒内表面所构成的传输线谐振的话,可实现最有效的扼流。此时,该传输线的阻抗为:(这里考滤了天线相速的介质因素,k=入/2pi*l)
z=jz0tan(kl)~∞ 而 kl=π/2 (式中:n=3.1415)
z0=g0/(εr)1/2ln(b/a)
z0 也等于套筒线的特性阻抗,其中l是套筒线的长度,k是套筒的传播常数,εr是插入介质的相对介质常数,套筒线通常是介质加载的。为了保证线导体的同心度,插入低损耗、低介质常数的圆柱体是必要的,因为同心度对实现良好的天线性能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天线的最大带宽,介质材料εr应该低。
如果套筒线的阻抗足够低,射频电流将向馈电同轴线下部传播,辐射器就不再是半波振子,电话壳体也成了辐射结构的一部分。它的辐射图特性就要取决于馈电同轴线露出段的长度以及电话金属表面的大小和形状。
对这类天线的带宽限制更多地取决于由方向图性能而不是阻抗的变化。如果扼流圈工作于离套筒谐振频率±5%的频率上,那么射频电流将在天线的同轴馈线外表面流动,其辐射相上与套筒天线的辐射反向。整个辐射结构的辐射图在垂直于天线轴方向具有最小值,而该方向通常是最需要的覆盖方向。
当扼流圈近于谐振时的套筒天线的辐射图,此时有极小的射频电流激励着电话的外壳,实上差不多是中心馈电的半波振子的方向图,其绝对增益等于1.6或2.1dbi。编织层的同轴线馈电振子和用以保护天线厚介质填料,两者的电阻损耗把这种振子的绝对自由空间增益降低到1~1.5dbi。
端馈半波振子,通常由一个半波长天线和对其馈电的1/4波长变阻器组成,变阻器的作用是使天线的高辐射电阻与设备的射频末端放大器的50Ω输出阻抗相匹配。根据这类天线的结构和1/4波长变阻器的带宽,它们具有类似于上述套筒振子的特性。
当然,如果另做一个扼流圈接地,只会损失增益,这是为什么?只有火腿朋友去验证,因为我在解决坦克天线改造过程中,将弹簧座加扼流圈接地,增益损失致少3个db以上.最后请参考:
bd2bh :《套筒垂直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