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位于黄连乡与松坎镇的交界处,海拔1944米,白马山于70年代兴建微波站(71站)。专用公路通达该站。
转贴:
千禧之交白马行
白马山在渝黔接壤的松坎镇,海拔1900多米。山势陡峭,遍生细竹。我门回归自然俱乐部一行20余人于12月31日徒步从松坎向白马山前进。一路上石林遍布,石间的草木上满缀红豆,像云霞飞舞,连接成眩目的一片。
进发到白马山脚时已是下午。抬头望去,整个山体如巨大的绿色圆锥直插云霄。山顶雾气缭绕,三,四个朋友便留下来扎营。其余的戴上手套,帽子,埋头扎进山中的竹海。说是竹海,确实一点不假。20多人陷如里面,顷刻便没了踪影,两名向导在队伍的最前面挥舞着柴刀披荆斩棘,后面的人则弯着腰,眯着眼坦克般向前面横冲直闯,惊得林中鸟儿,野兔四处逃窜。我们仿佛掉如了大海深处,拼命划动着四肢,被汹涌的波涛拥来拥去。在被推上浪尖的时候,山顶也就到了。呈现在眼前的一些残垣断壁,听领队陈老师说,那里先前是座小庙。后来和尚走了,小庙变渐渐荒芜成了这副模样。绕残庙而行聆听风声,从石缝中钻过,呜呜声不绝于耳,仿佛在说着许多久远的故事。从山顶望下四周,只见牛群埋头吃草,绚丽的日光串起道道五光十色的光斑,暖暖地洒在身上,心中醉意顿生。再看山脚,刚扎好的帐篷如火柴盒般散落在山谷。对天长啸,亦有回音悠悠飘下。下山时最为困难。山势太陡,不时有人滑到。一路上,“扑嗵”声,笑声,枝叶颤动声此起彼伏。待连滚带爬下到山脚,人人都变成了蓬头垢面的野人。
晚上吃了老乡送来的饭菜,所有的人都去砍柴来点篝火。那天的风势,十分争气,没有半分东摇西晃的意思。顶端火星飞舞,我们围着欢腾的火苗,畅谈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心中充满了憧憬和期望。当23:59分来临时,大家情绪高涨起来。倒计时的吼声震动着夜色。最后一个数字刚刚出口,鞭炮便在火堆旁炸开了花。那撼动大地的每一声都如同响亮的鼓点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手拉手围着火堆又叫又跳,200年第一束阳光挟着耀眼的光环降临到人间。在世纪交汇的日子里,我们抛开世俗的一切,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新的山野中翻开了崭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