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不明白我的戲話.
igate 當然要有在本區上有, 但 digi (群) 更重要, 我是想帶出來的訊息. 因為只有在 digi 的覆蓋範圍中有一個人肯做 igate 的話, 所有的網點就可以 "上線" 了.
而 digi 也不是一定是純 digi, 可以是 digi + igate 以便在以 rf 外的方法 (如 gprs / internet / 光纖 / 烽火 等) 去連上. 也不講可以 cross band 的 digi <-> digi 方案了.
個人在香港的經驗, 初時我也試過覺得 igate 大於一切的階段. 但就算在任何位置, 也一定有盲點. 解決的方法就是 digi 再加多幾個 rx 的 igate, 再有主要 tx 的 igate 作 internet -> rf 的傳送, 方成為一個有效的 aprs 網絡.
另一方面, 一個正常的aprs client, 是會幫手回應 relay / wide, 以便沒有 digi 時擴展 rf 的距離. 而 tt 因為是一個 "太監" 所以未能做到那點, 但如果你如 ui-view 做 tracker 的話, 你無形中沒有 digi 也能擴展 rf 的距離. 如能上到 digi 的話, 以上述的路由, 自然又可以上線 - 即是有好的 digi 群, 任何人也可以做 igate, 而並非位置極好才能做 igate. 那就是路由的好處. 路由的第二個好處, 就是就算兩個 digi 在同一個覆蓋面, 也可以因為封包的內容 (地址) 而作不同反應, 去不同的地方的.
說實在的, 如果不明白路由那個好東西, 只希望所有的網點是 "直連上 igate", 就是我所說的本末倒置呢. 在某程度上, 你令我想到, 是不是我們先行的幾位朋友, 令大家誤解 aprs 就是 tt3 般的 tracker? 如是的話只好抱歉, 但也希望各有志之士好好想想, 我們的學習方向是什麼 - 上gprs當然是好, 但沒有的話怎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