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簡易的s-video 轉av端子的轉換線
利用這條簡易的轉換線,可以將s端子的y/c分離訊號轉換為我們一般常見的av輸出,也就是rca輸出端子。這條轉換線對於家裡的視聽器材只有s輸出輸出卻沒有對應的s輸入時,特別管用。這個小電路,可以適用於pal系統與ntsc系統。
y-接地--------------------+
+---------- rca/composite ground(rca接地端)
c-接地--------------------+
y-訊號--------------------+
+--------- rca/composite video(rca訊號端)
c-訊號-------||-----------+
470pf
實際的電路如上圖,非常的簡單,只要加入一個470pf的電容即可,而電容的材質,可以選擇便宜的陶片。如果使用較大的電容數值也可以,不過這會使得影像看起來比較柔和而不銳利,因此倒也是一種調整畫質的小偏方。這個電容的耐壓應該在10v以上。
雖然就實際的工作原理來看,這個電路並不理想,但實際的工作情況還不錯。這是因為整體的阻抗匹配與訊號電壓高低並不是完美的匹配所致,但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就畫面品質而言,這條轉換線的表現不差,不過跟一些使用複雜電路的專業轉換器相比,還是略略遜色。
下面是s端子的接腳圖,可供讀者製作時參考(本圖是以座落在視聽裝備上的s端子母座為例:
1 y 接地
2 c 接地
3 y (luminance+sync)訊號
4 c (crominance訊號
為什麼我的pc顯示卡具有一個7腳的s端子,而不是上圖的五隻腳?
上圖的四腳s端子是目前的標準規格,至於在pc上的七腳端子,則並非標準的規格,因此那七隻腳的定義,就有可能隨廠商的不同而有差異,除非詢問製造商或查閱相關的技術資料,不然很難掌握每個接腳的意義為何。(由於許多特殊的因素,pc產業似乎很喜歡自創標準,刻意與現行的作法不同,因此,造成一般人對於規格的誤解。)
一般來說,雖然pc上的顯示卡使用七腳端子來取代s端子,不過,其中的四隻腳其實跟一般標準的s端子是完全相容的。至於多出來的三隻腳,則可能具有其他功用,或傳輸其他訊號(一般來說,這多出來的接腳可以傳輸一些控制訊號或av端子的複合訊號,但各種品牌的作法都不相同,我們在實際製作上面這個電路時,也不必理會這三個腳,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可以反其道而行嗎?
你可能會這樣想,如果我們把這個電路反過來使用,就是將av訊號輸入,然後期待輸出端變換為s端子輸出,這樣可以正常動作嗎?答案是,這個電路可以動作,但不理想。譬如說,你可以從dvd的av輸出,利用這條轉換線,將訊號注入電視的s端子,此時,你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彩色的畫面,不過,畫質並不理想。此時的效果,還不如直接捨棄這條線,直接使用電視機的av輸入端子。
原因是,在經過這條轉換線之後,彩色訊號還是混在亮度訊號之中,因此色載波會跟訊號發生干擾,造成畫質的低劣。因此除非真的沒有av輸入端子可以選擇,否則還是別用這條線在這個場合中,影響畫質表現。就算非用不可,也最好用在一些要求不嚴苛的場合中,如果真的要做到完美,就得使用非常精密複雜的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