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371阅读
  • 108回复

谁能解释 - B1Z 2005 CQWW SSB VS CW 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5-11-28
欢迎各位从技术,天文,地理,历史,人文,风水,内部小道消息等等你能想到的方面解释b1z 2005 cqww ssb 和 cw 成绩。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1-28
ssb成绩......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1-28
cw成绩......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1-28
'
cw成绩呢             ?
'
你回帖太快了吧,管理员说要60秒后才能发另外一个帖。
离线BA4EG
发帖
288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1-28
看来和b7p的成绩分布波段不同,看来2地的传播还是差异很大的。当然还有设备不一样,所以各个波段的表现不同。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11-28
可以理解,focus在低波段的话平均分会低下来的。另外,可以看出,rb你还是没有听我的建议花一些时间抓字头,尤其是10m的字头。

补充一点:
假设两种情况(2.067 vs 1.933)
band avg qso   points     qso points
80   1.8 500   900   |   1000 1800
15   2.2 1000 2200   |   500 1100
----------------------------------------
      1500 3100   |   1500 2900
可见低波段传播好和高波段传播好,即使是qso数目相同,对总分还是有影响的。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合理的假设:搞波段的平均分要比低波段高一些。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11-28
和专注在低波段还是高波段的关系不大。

这个分两点说:

1。今年和太阳黑子高峰期的比较:
今年的80米波段的表现超级强劲,40米波段亦然。这两个低波段可以和太阳黑子高峰期的10米波段相媲美。

2。同是今年的b1z的ssb和cw成绩的比较:
b1z的ssb上高波段qso多,cw上低波段qso多,但ssb和cw的总平均分相差无几,
算了一下,ssb是2.09,cw是2.03,差别非常之小,可以把他们看做相同。

两次比赛qso数也差不多(3826个和3793个,cw比赛少了33个),系数也差不多(431个和425个,cw比赛少了6个),总成绩cw少了约5%。

cw的成绩有理由应该比ssb好,分析原因,cw的15米波段qso和系数都少了一些。
离线BG1DRJ
发帖
368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11-28
15米qso、系数少是因为白天有人来人往,没有办法全神贯注。:)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11-28
2.09和2.03看上去差别不大,但是实际反映到总分上还是比较明显的。关键是本身这两次比赛的分数差别就不大。
系数方面我觉得10m加20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15m 和20m增加总共20~30个字头也是没有大问题的。
补充一下:全面具体的数据分析的话需要log才行。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11-28
这次比赛碰到的问题比上次更多。
停电(不过有发电机无大碍),功放不灵(另有原因),天线接头断裂(造成最后的那个早上没有15米),80米100w,本地局域网连接不稳定,两个竞赛台的宏设置不一致,换操作台要好一阵子才能适应......(待补充若干字)。作为组织和规划者,我们需要严肃的反思。
可喜的是初次参赛的队员操作了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很快能够适应。
正在寻摸架设80米全尺寸垂直相控天线阵,以及160米直立天线......
当然功放这个软肋一定要解决。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11-28
还有两个:
1,ssb比赛时有4rf, 4eg, 3rj, 3ce及天津的爱好者亲临指导,人气很旺,成绩自然上升。cw比赛时3apx等天津的爱好者很早就回了...
2,cw比赛时地主为了犒劳我们,杀了一头野猪,结果吃得高兴......。看来nq的不让喝水的策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有那个饱暖就啥啥啥的说法吗?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11-28
高纬度地区的10米好像怎么都不如低纬度地区的...,思考ing......
离线gning
发帖
306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5-11-28
我个人感觉b1z的成绩会比b7p的要好一些,因为b1z始终坚持在自己的主叫频率上,这样收获比来回打游击要好(仅仅是本人的管窥之见)。另外按说b7p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比b1z的优越。设备的情况不容忽视,应该更上一层楼,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看看比赛两天中日本台的表现,实在令我们汗颜!在各个频段上,我等b字头的电台只能在夹缝中挣扎b1z和b7p除外。日本的电台可以说是设备精良,人数众多。但愿我们的队伍能迅速壮大起来,在各个方面都能有质的飞跃。衷心希望将来中国的业余无线电运动水平,能取得上个世纪中叶一样的辉煌。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5-11-28
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更接近中美洲,那可是个系数的大票田,每次比赛我们都缺乏这些系数,eu方向大家距离差不多,oc方向的低纬度可能有点优势。
另外,在传播不太好的时候,ja台是点心,高纬度地区比较有优势。
其实在我国最有优势的是西部,地理位置上最接近eu,eu提供了众多的系数,还有每个都是3分台。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说错了尽管打,先此声明,打人不打脸。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5-11-28
'
这次比赛碰到的问题比上次更多。
停电(不过有发电机无大碍),功放不灵(另有原因)......
正在寻摸架设80米全尺寸垂直相控天线阵,以及160米直立天线......
'

很愿意听您评价这几次在低波段的情况,尤其是天线什么的。因为看过上次b1z在准备天线的时候,低波段各有水平或行波天线,环形天线和垂直天线的情况。
能否介绍一二?
谢谢!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5-11-28
'
高纬度地区的10米好像怎么都不如低纬度地区的...,思考ing......
'
今天花费了不少时间研究各个地方的传播。就10米来说,北京肯定是要广东要吃亏,但是比起乌鲁木齐来说又是占便宜的了。
乌鲁木齐除了 北京时间下午1点多对欧洲的东部有一些传播以外,对日本就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对南半球还是有传播的,但是那里没有什么人。
其实总体上来说,每个波段传的远近在每个地方基本是相同的,经过几跳之后信号的衰减量是差不多的(通过特殊路径的不在这里讨论)。 问题时所画的同心圆能覆盖那些范围?另外,需要考虑跃距的问题,尤其是在高波段上。可以想象由于越距的原因,传播的同心圆又变成了同心圆环。 北京/南京到日本的距离差不多,有好几个我们愿意通联日本的时间都处于跃距范围内。 而广州就要好一些。
当然这只是说10米对日本的情况。其他的还要分另外的话题说。

再简单说一下我对高纬度的理解。在这两个月这样的季节,由于日照的原因,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的电离度是没有低纬度地区高的,这导致可用频率的降低,这无疑是对10米是有影响的,当然北京的纬度还不算非常高,比起黑龙江或者是北欧的一些国家还是很幸福的。
高纬度还有一个痛苦的地方是极光对传播的影响。越是靠近越是难过。 对于没有住在这个范围内的人也不是没有影响,我们经常抱怨加勒比海地区难通联,虽然说那里的距离比较远,但是有好些地方距离比加勒比海地区离开我们还要远,为啥我们没有觉得难通联呢。这主要是我们到加勒比海地区的路径要通过北极。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5-11-28
明白的事实已经说明的很清楚了。

本洲1分,外洲3分,拿平均分2分,10个qso里5个是外洲的,5个是本洲的。
b1z的cw有那么多低波段(40米波段和80米波段)的qso,而总平均分依然能够达到2分以上,
说明低波段也有很多3分的qso。两次比赛,ssb在高波段上qso多,cw在低波段上qso多,
说明关注高波段和低波段没有什么关系。低波段一样是一个大票田。

cw和ssb的平均分2.093和2.039相差0.054,只是2%多一点。总分和qso的平均分是一个
乘数关系,总平均分差2%,对于总分的影响也是2%。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5-11-28
'
我个人感觉b1z的成绩会比b7p的要好一些,因为b1z始终坚持在自己的主叫频率上,这样收获比来回打游击要好(仅仅是本人的管窥之见)。
'

这个说法完全错误。b1z的毛病就是过多的主叫,系数分太少。这个从b1z和b7p、vr2kw
等进行各个波段的系数分比较,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m2的组别,这么多人,尽可以抓
系数,然而cw的总系数分只有425个,太少了。我当年单人48小时cw时,系数都有487个。

说明b1z抓系数的本领弱,直接影响总分。

'
另外按说b7p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比b1z的优越。设备的情况不容忽视,应该更上一层楼)。
'

偶很直率地说,以b1z的条件应该向更高的水平看齐,我不太认同1rb自己说的几条理由。
如此的环境和设备天线情况,理应有更好的成绩。应该以by1pk的ms纪录,xx9c的mm
纪录为榜样,争取明年有更好成绩。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5-11-28
'
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更接近中美洲,那可是个系数的大票田,每次比赛我们都缺乏这些系数,eu方向大家距离差不多,oc方向的低纬度可能有点优势。
另外,在传播不太好的时候,ja台是点心,高纬度地区比较有优势。
其实在我国最有优势的是西部,地理位置上最接近eu,eu提供了众多的系数,还有每个都是3分台。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说错了尽管打,先此声明,打人不打脸。 [表情]
'

完全赞同你的。我海岛远征时,在高纬度的辽宁和在低纬度的广东,感觉在高纬度的辽宁通北美更容易,
而两者通欧洲情况都差不多。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5-11-28
'
明白的事实已经说明的很清楚了。
本洲1分,外洲3分,拿平均分2分,10个qso里5个是外洲的,5个是本洲的。
b1z的cw有那么多低波段(40米波段和80米波段)的qso,而总平均分依然能够达到2分以上,
说明低波段也有很多3分的qso。两次比赛,ssb在高波段上qso多,cw在低波段上qso多,
说明关注高波段和低波段没有什么关系。低波段一样是一个大票田。
cw和ssb的平均分2.093和2.039相差0.054,只是2%多一点。总分和qso的平均分是一个
乘数关系,总平均分差2%,对于总分的影响也是2%。
'
拿到b1z cw的数据了,80m系数均分:1.844(已经去除0分台之后的结果,否则更低--80m的0分台是最多的)
另外,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focus在低波段上是要影响成绩的。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每天早上的波段切换的时机不好。尤其是80m台,26日工作到了2353z,27日一直工作到了2322z,这个时候虽然80m还有一些传播,但是已经不多,而且基本是1分台。其实6点开始20m的传播已经很好了,这个时候有很多3分可供饱餐,或者是抓系数。
印象深刻的是40m台的出众表现,非常牛x。
应1rb要求分析一下心理:由于感觉80m表现太好了,一度有希望80mqso数突破1000大关的心态:d
一个建议:由于1号台的天线要保证40m的qso,很多时候需要2号台抓系数,强烈建议在2号台装旋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