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45阅读
  • 6回复

(应用笔记) LC meter制作中要注意的细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RP
 
发帖
2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5-06-05
这个小工具真的是对爱好者来讲有很大的帮助,我也做了一台.虽然线路简单,但测量精度很高,足以满足日常的通用元件测量.但为了实现设计者当初的设计精度,我们还是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在这里根据我自己的制作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1)      这个工具测量所用的频率从几十khz到400多khz变化,我们作为标准器件的三个关键元件(c1,c2,l1)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的电感和电容值是否保持恒定或者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例如,在校准状态,屏幕显示,226,900hz,997.7pf,表示我用的标准电容(c2)在226,900hz时,程序把它作为997.7pf的电容看待.当我们测量一个10pf的电容时,显示326,200hz,9.98pf.那么,此时在326,200hz时我们的另外一个标准电容(c1)所呈现出来的特性还是不是和校准时一样呢?这就不一定了,取决于我们所用的电容的类型.但程序还是认为这个电容是和校准时的值一样的,并且用这个数值来计算被测的电容或电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电容c2上,c2的绝对精度很重要因为我们要根据这个值去修改程序里的c2real变量来实现校准,所以用聚苯乙烯电容很合适.而c1的频率一致性也非常重要,通常我们会忽略这一点.我们要选取频率特性好的电容来用到这里,比如被银云母电容或普通云母电容,这个电容不一定很准确.

(2)      同样的道理,在整个测量范围内l1不仅参与校准,而且参与测量.那么l1的频率一致性和c1一样重要,大家知道,一个通常的150uh左右的色码电感在1khz频率下和100khz频率下所量的的电感值出入非常大.用在这个电路里的l1最好是用高频磁芯绕制的有较高q值的高频电感,这样在整个有效测量范围内都能取得满意的测量精度.

(3)      线路的其它部分也值得关注,因为在测量程序看来,能参与计算的值是我们线路图上给出的元件值,而在制作完成品后所增加的分布参数程序是不知道的,而这些分布参数所影响的精度不止是1%的数量级.在pcb上的大面积铺铜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用简洁的线条来连接元件,然后把整个线路板整个装到内部空间比较大的屏蔽盒中是比较好的做法.

祝大家制作成功!
离线bg5in
发帖
664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6-06

。。。。。。。。。。。。。。。。
离线bd5hsa
发帖
318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6-07
谢谢qrp的 (应用笔记),我已试验了俩台,有同感!(不过业余用精度足够了)。为了把它当一个产品做,且做的更完美。已去订购了聚苯乙烯电容,1000p的要定做,100个起订,每个要2。80,精度+_0.5%。4-5天交货。
想信一个礼拜后套件可出。
离线BA5RW
发帖
4826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6-07
不仅色码电感在不同的测量频率有很大的出入,电容器也一样。分析起来非常易于理解,因为电感是由线圈组成,导线段与段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而电容器有引脚有极片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分布电感,频率越高这些分布参数的影响就越明显。所有的LC表都只是给出参考值,最终还是以具体电路的综合参数为准的。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的应用,所以初学者要特别了解这一点才不会迷雾重重。特此补充。
离线bd5hsa
发帖
31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6-07
上面的讲的多对,那个网站上讲的明明白白的。理论归理论多没错。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我的实验做出来对此表的设计思路,精度,确信无疑。
离线BA5RW
发帖
4826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6-07
'
上面的讲的多对,那个网站上讲的明明白白的。理论归理论多没错。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我的实验做出来对此表的设计思路,精度,确信无疑。
'
LC表绝对是好东西!我现在还在用电子管的CD3小电感电桥呢,它的测量频率是10KC……现在的DIYER实在幸福啊!
离线oxalis
发帖
95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6-08
期待套件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