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徐徐2009]11.0592-4=7.0592 取差频4m 用4m做中频 怎么不用11.0592做中频 4m做本振 取和频[/quote]
很久没有玩晶体的电路了,十几年前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实验过,但还是忘得差不多了。印象里单个晶体固有带宽约为8%左右,这就意味着构成的梯形滤波器的晶体频率越低边缘更陡,也就是矩形系数更接近1,或者收音机爱好者常说的选择性更好,所以多次变频收信机常用500千赫,甚至100千赫的晶体做最后一级滤波器。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采用晶体做本振本来就是迫于无奈,一般lc回路很难得到这么稳定的本振,但是又希望可调工作范围宽点。这样一来,11兆的可以调10k左右,而4兆的只能调4k左右,都不要说晶体滤波器的矩形系数问题,仅就本振的稳定可调范围,业余diy的晶体稳频收发信机自然而然就会用4m做中频,而用11m的做本振,这样就能覆盖7050和7060的范围了。
业余条件下,低频率晶体容易做好矩形系数,提高选择性,但是带内波动无法克服,所以出来的音色会有严重的失真现象,也就是带内不平坦的通过性改变了原声的频谱结构,而频率较高的晶体也可以通过增加级数来提高矩形系数,而继承了带内较为平坦的特性,选用晶体的频率还要考虑在整个业余波段内可能出现的交调干扰问题,好象说算来算去还是选9m最好,能兼顾各方面的要求,性价比最高,所以一些商业短波业余收发信机也才用了这附近的晶体做边带滤波器,降低成本。
但是实际上不要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实际的条件和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晶体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