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g老师,您是我老师才对呢,呵呵。后来我想起来了,93年与我和bd1dg在7兆通联的不是您,是3mg,他的报打得很好。电路上有些电阻我不记得了,先说着,如有错误晚上咱对着实物改。
我改vco是因为手头没有bb212,而自己的1sv147容量又太小,所以就两个1sv147并联用,板子正面一个反面一个。结果还是不灵,索性就把那个
180p给短路掉,扩大变容管的接入程度。180p去掉之后变容管的直流通路就是大线圈,所以跟变容管并联的
10k电阻不需要了,于是没焊。其实这样还是不够,后来又把电源电压提到6v才算完事。这是180p和10k的故事。
然后是
22p、
3.3p和
1n。头两个是vco、vco缓冲的隔直电容,我用的是从旧录像机上拆下来的小瓷片,反正都不超过10p,不是8.2就是5.6的。这两个电容宁小勿大,以减小晶体管结电容对槽路调谐的影响(缩小频率覆盖范围)。那个
1n有意思,我真用1n的时候vco就寄生振荡,波形频谱一团糟,根本就是超再生接收机,所以就把他减小到82p,之后一切平安无事。实际上那个1n的电容取33-100p都比较合适。我的邪恶想法是pa1are标图时标错了元件值。
然后是vco的晶体管偏置电阻。基极上偏置是
47k,下偏置是
27k,发射极电阻应该是1k,记不清了。实际的取值原则是基极偏置电阻尽量大,减小对槽路的并联分流,而发射极电阻用以调整振荡幅度。振幅不能太大,我的是1.6vp-p,已经过了。究竟取多大我没仔细试过,根据经验是不超过1vp-p比较好。现在想想,基极上偏置电阻取56k-68k更合适些。
vco缓冲器的偏置电阻是上面27k,对地36k。这个没什么道理,乱选的。基本上看看缓冲器的输出波形,没有大的切削或变形就中了。
最后是锁相环的滤波器,没有大改,电阻应该就是原值,我再查查。而环路的电容是
1000p和0.015uf,因为我没有
0.01uf的聚酯薄膜电容了, :d 。
最左下角黄圈中的电阻也是
27k,这种电阻我有很多,使劲用的干活。实际上取33k-220k之间都行,它的作用是隔断交流,减小环路滤波器对槽路的分流。而变容管的直流输入阻抗很高,在振荡强度不很大的时候能达到几个兆欧以上,所以这个电阻可以取得很大。
大致如此,晚上我再更新一下。
简单分析一下。以上改动主要都是为了提高振荡槽路的有载q值,增加稳定性,增加振幅。这些取值比原图高了很多,所以这应该是我的vco振幅高的原因。但矛盾的是:
一定要注意限制振幅,就是调整振荡管的3个偏置电阻,把幅度压低,以免变容管过度导通,导致压控端的直流输入阻抗下降,造成锁相环工作不稳定。 :) 就是说我的vco有些过高,朋友们还要适当压低,尽量通过提高电阻的方法去压,而不是减小电阻。再言:保持槽路的q值尽量高、控制振荡幅度不要太大,以此电路则以1vp-p左右为宜。这有点儿难
还行,刚才看了看实物只有小的错误。vco和vco缓冲器的基极耦合电容分别是8.2p和3p,反正我是凑合的,差不多就行,原图纸没问题的。
另补一个信息,锁相环的环路滤波器电容我还试过2200p和0.022uf的,一样很好很稳定。但就是原图纸上标的100p+0.01uf不稳定,包括220p+0.022uf也不稳定。因此判断图纸上滤波器的相位裕量不够,再次建议大家把100p改为1000p的。环路滤波器的电阻没改过,仍然是1.5k、1.5k和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