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以为国产的老产品就一无是处。
锗pnp管管压降低,结电压0.25v,比硅管低一半以上。
ic为5a,用多几只并连。
我还准备用15a的3ad18呢。
'
实际测量下3ad30在集电极电流5a的饱和压降,和教科书上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锗功率管的致命缺陷是允许的极限结温太低,国产管一般是90℃。
同样封装、同样标称pcm的3ad30和3dd15,前者极限结温是90℃,后者是175℃,处理同样的耗散功率,3ad30需要比3dd15更大表面积的散热器,利用了手头现成的管子,看似省钱,其实消耗的有色金属更多,成本更高。
临界一点的状态,当气温高,通风差的环境下,散热器温度达到了90℃+,此时3dd15还能允许耗散处理掉50%左右的标称pcm,但是3ad30就要烧毁了(直接后果就是负载承受未稳压的异常高电压)。
几只电源调整管的的代价,和电台负载的的代价,孰轻孰重?自己掂量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