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蝙蝠俱乐部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 预案演练 】
2006年蝙蝠俱乐部
通州区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
预案演练
操作手册
(version 3.0)
(composed by: bat club)
copyright(c), beijing bat club, jul, 2006
目录
第一章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保障的目的和意义... 3
第二章 一般规定... 4
第三章 行动级别... 4
第四章 使用的频率、呼号和装备... 4
第五章 应急通讯保障人员资格和任务... 5
第六章 具体实施方案... 6
第一章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目的和意义
业余无线电为救灾应急通信服务,是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所体现和要求的,国际电信联盟也把它列为发展策略之一。在发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常规通讯服务中断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有义务利用自身业余无线电设备,辅助政府职能部门和为公众提供应急通讯联络服务。例如美国就有两个著名的火腿应急通讯组织,它们是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ares)和全国交通系统(nts),这两个组织定期开展与应急通讯有关的培训与演习。火腿参加应急通讯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美国的911事件,当时有一批纽约火腿临时组建了一个应急通讯网,在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服务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为了使我国ares平时的自我训练能更加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crsa分析了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灾害中ares发挥作用的经验以及我国救灾工作的特点,找出我国ares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从而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演练鼓励规则,使每年一度的全国性联合演练和平时的局部演练取得更实际的效果。考虑到处于突发灾害现场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第一时间拥有最重要的救灾信息,什么地方的爱好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协助提供和联络救援器材、工具和人力事前是无法预计,常规的vhf/uhf中继台可能遭到灾害破坏,所以在无中继状态下的人工转信、空中秩序的自动建立、网络调度的自动建立、频率使用优先权的自动调整等等将成为ares是否能有效的关键,这些能力只能通过训练实践中逐渐形成,使每个地区的火腿都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能力,通过hf网络形成高效的ares网络。
编制目的
组织应急通信训练,可以提高通信的技能、尤其是互相协调的能力,也可以鼓励业余无线电队伍的朝气和纯洁。建立通州区业余无线电台通信服务和通信应急工作机制,提高业余无线电台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业余无线台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对突发情况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基本联络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万一真的突发严重灾害,可能实际条件与平时训练大相径庭,中继台损坏了,电源中断了,天线瘫倒了,平时善于作网络主控的火腿电台不能发射了,道路切断了,等待救援的信息十分紧急,但还不清楚能够解决问题的目标在何方。到了这个时候,临时应急通信网的效率主要依靠平时的基本功,练出高效率的联络能力。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通州区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预案内容
第二章 一般规定
一、人员资格
1、必须通过业余无线电人员四级以上(含四级)操作资格考试,并领有电台执照、会员证与呼号。
2、紧急状况时经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认可者,不在此限。
二、基本训练
1、基本通信训练:标准报读、常用q简语及缩语、rst通信报告、简单通信会话、各系统使用频率。
2、简单电台架设及电波传递原理。
3、经常参与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平时固定时间网络通信演练,熟悉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ares)作业。
第三章 行动级别
一、依灾情严重性,分三等状况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蓝色四种种颜色表示
状况1:全市大规模灾害、灾难,情况严重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需大规模全市行动时。
此时为:红色警报
状况2:通州区行政区域内的大型灾害、灾难,情况严重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需区域内行动时。
此时为:橙色警报
状况3:通州区行政区域内的灾害、灾难,情况较为严重并有可能会继续扩大
此时为:黄色警报
状况4:通州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的灾害、灾难,情况较为严重
此时为:蓝色警报
二、实施要件: 灾害、灾难发生地区断电,且一般大众电话系统无法通达使用(瘫痪),指挥系统应主动给于支持。蓝色警报和黄色警报出现时非处理单位要求,否则无须应急通讯保障人员前往现场。
三、警报级别的划定和公布:警报级别的划定和公布由通州区应急指挥中心来制定和公布
四、灾区任务:协助或独立架设电台、维持通信畅通、代处理信息传递等技术服务。未经许可不可以直接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五、非灾区任务:协助主控传递信息。
第四章 使用的频率、呼号和装备
一、语音指挥部分
1、报到频率:主频 145.00 mhz,副频 433.00 mhz
2、长程通信(灾区指挥中心与中央级单位)40米波,主频7,030 mhz,备频14,100mhz、
3、中程通信(灾区指挥中心与县市总指挥中心)v段频率或是u段频率
汇报和指挥145.000 mhz 433.500 mhz
4、短距(现场)通信(灾区现场)u段频率
现场工作协调433.500 mhz
5、长程通信,由应急指挥中心主控与中央单位主控,于空中与其它国内外电台说明协调使用。中程与短距通信,由临时应急通讯保障指挥部主控直接指挥。
二、数据传送及影像部分
暂定使用V段145.500mhz,可将现场的相片实时传输回来!
三、使用呼号
1、使用指配呼号:于指定地点所架设之业余无线电台,如有指配呼号(或临时呼号),应以指配呼号优先使用,以兹识别。
2、使用团体电台呼号:由所驻该地会员主动赴灾区所架设之临时业余电台,如该电台为配属各级指挥中心的主控电台,应尽量使用该地应属之集体电台呼号,为方便识别。
3、如无法迅速取得特别指配之呼号,或暂时无法得到团体电台之授权使用,可先以个人电台呼号暂代,但需冠以所在地方名词以兹识别。呼叫方式如下:
「这里是bg1aaa,在北苑立交桥东南角」。
「这里是bd1bbb,在北关立交桥西北角」。
「这里是bg1ccc,在潞河医院」。
四、执照等级与使用频段
各等级业余无线电人员应遵守业余无线电法规的相关规定,操作业余无线电。按照自己的操作等级来使用频率
五、基本装备
a类装备:自备车辆(四轮驱动)、发电机或电瓶、无线电台(u/vhf或hf皆可),直立天线,25米以上信号传输电缆,升降杆或插杆,多孔插座延长电源线….等。
b类装备:自备车辆、发电机或电瓶、、无线电台(u/vhf)、车载天线、10m以上信号传输电缆….等。
c类装备:小型长效蓄电池(或干电池)、手持型无线电台….等。
e类装备(一般装备):食水、干粮、寝具(营帐)、防雨设备、绳索、组合工具等简单工具、个人医药、手电筒、打火机、地图(或gps)、指北针、防寒衣物、紧急通信手册…等。
第五章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人员资格和任务
第一、应急通讯保障人员资格:
1、必须通过业余无线电人员四级以上(含四级)操作资格考试,并领有电台执照、会员证与呼号。。
2、具有一定的电台架设及通信主控能力。
3、须自愿签署“志愿书”。
二、应急通讯保障人员任务:
1、平时:
(1)、协助协会担任应急通讯保障服务的宣传员,在协会会员中宣传应急通讯保障服务的意义,
(2)、随时测试及保养个人基本装备,并维持装备最佳及随时可用状态。
(3)、参加固定演练及演习。
(4)、在(vhf 145.000 mhz及uhf 433.00 0mhz)经常守听。
(5)、接受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任务的指配。
二、紧急状况:
1、在紧急状况发生时,直接在当地呼叫频道报到,并接受临时指挥部任务调度。
2、在收到前往灾区任务时,应于最短时间内携带装备出发。
3、抵达灾区后,应先以呼叫频率,向灾区指挥中心报到,接受灾区指挥中心调度。
4、若灾区指挥中心系统尚未建立,应先向灾区指挥中心所在地点行政指挥官报到。同时了解灾区最需要通信支持单位,并立即赴该单位架设简单通信电台,担任通信主控,同时与本会指挥系统联系,要求支持。
5、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灾区支持顺序:行政系统(灾区指挥中心)优先于-医疗系统(民间野战医院)优先于-消防系统(救难通信支持)优先于-警政系统(防暴防抢通报)优先于-难民收容系统优先于(难民数据物资通报)。
6、业余无线电通信人员是“通讯兵”角色,应以提供架设电台、维持通信畅通(空中通信交通指挥)、代处理信息传递等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除非:
a、个人兼具其它人员身份
b、在值时间之外。否则应尽量避免涉入非通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