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06阅读
  • 17回复

终于看到一个移相法的电路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ycx
 
发帖
149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5-11-0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el34a
发帖
60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1-09
好东西!!!!!!!!!!
离线wycx
发帖
149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1-0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G4IQU
发帖
424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1-09
??????????????????
离线剑心
发帖
39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1-18
拿管子裸搞……佩服佩服
离线BG7JUN
发帖
88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11-18
为什么要移相?移相电路很难调试、还会有温漂、时漂。做个2倍频的vco,用分频器分出两路相差90度的信号不是更好?
手机都是这样做的。
离线剑心
发帖
39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11-25
载波信号可以这样,但音频信号也要经过90度移相的
离线wycx
发帖
149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11-2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G7YDO
发帖
365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11-26
好贴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7JUN
发帖
88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11-27
[quote=剑心]载波信号可以这样,但音频信号也要经过90度移相的[/quote]
好象音频没有办法移90度的——宽频信号移相太难了。你说的是“已调信号”吧,这倒是没有办法用分频了。
离线BG7YDO
发帖
365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11-27
上面的资料讲了一种方案,我没试过,器件也不难找,就是阻容的精度不好弄。音频带宽比较宽,要保持1%的相位误差有难度,好像有资料说之中电路对无用信号的抑制没有滤波器好,对器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希望那位高手试验透漏结果
离线剑心
发帖
39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11-28
'
上面的资料讲了一种方案,我没试过,器件也不难找,就是阻容的精度不好弄。音频带宽比较宽,要保持1%的相位误差有难度,好像有资料说之中电路对无用信号的抑制没有滤波器好,对器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希望那位高手试验透漏结果
'
dsp才是王道……谁有凌阳单片机开发板的可以试试。
离线黄世仁
发帖
10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5-12-03
'
为什么要移相?移相电路很难调试、还会有温漂、时漂。做个2倍频的vco,用分频器分出两路相差90度的信号不是更好?
手机都是这样做的。
'

得4倍频       。
离线黄世仁
发帖
10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5-12-03
'
好象音频没有办法移90度的——宽频信号移相太难了。你说的是“已调信号”吧,这倒是没有办法用分频了。
'

非常容易,最简单的是rc方阵,用同阻值的电阻和不同的电容。缺点是频率很低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大的电容或很高的电阻。通常覆盖300-3000很容易,前面加一个高通滤波器去掉低频就可以了。

用5%精度的电容和1%精度的电阻可以达到相位误差一度以下。抑制超过60分贝。难点在于调制器的隔离。
离线child@BY1QH
发帖
1304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5-12-03
楼上说的rc方阵我试过,当时参考1994 arrl handbook,里面的电阻、电容我都是用的5%。280-2700hz,误差小于一度(用电压表测的,然后换算的)。
离线BG7JUN
发帖
889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5-12-04
[quote=黄世仁]得4倍频       。[/quote]
vco是两倍频没错,手机里面都是2倍的——vco出来的正负半波是对称的,没必要预先分一次。
宽频的移相器我没做过,可能的确是很容易做,移相后幅频特性还是平坦的吗?以前设计音频滤波器时发现相位线性度很差,所以以为不容易做。
但我想不通,为什么要去移音频的相位呢?
离线黄世仁
发帖
10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5-12-04
'
vco是两倍频没错,手机里面都是2倍的——vco出来的正负半波是对称的,没必要预先分一次。
宽频的移相器我没做过,可能的确是很容易做,移相后幅频特性还是平坦的吗?以前设计音频滤波器时发现相位线性度很差,所以以为不容易做。
但我想不通,为什么要去移音频的相位呢?
'

一个用上升沿触发,另一个用下降沿?


移项后要幅频曲线平坦,需要很多级的移相电路,单级的不行。

为什么要音频移相?
cos(ut)*cos(vt+90)+cos(ut+90)*cos(vt)=


weaver法不用音频移相。
离线BG7JUN
发帖
889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5-12-04
[quote=黄世仁]一个用上升沿触发,另一个用下降沿?


移项后要幅频曲线平坦,需要很多级的移相电路,单级的不行。

为什么要音频移相?
cos(ut)*cos(vt+90)+cos(ut+90)*cos(vt)=


weaver法不用音频移相。[/quote]
没错,手机里都是这样用的——现在手机都是900/1800m,两倍频的本振已经到3600m了,4倍频还受得了?不过,很多手机的900m和1800m是共用一个vco的,在1800m时是2分频,900m是4分频,为了省vco、而不是为了波形对称。
明白了,和角公式,这样做(音频移相)太麻烦了、指标也做不好、也没办法生产,难怪商品机不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