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39阅读
  • 13回复

老会徽,老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踪影全无
 
发帖
2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5-07-27



离线way_hw
发帖
6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7-28
好珍贵啊.............................
离线老汉
发帖
485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7-28
哈哈!ba1cy... ...好帅呀!
离线BA5RW
发帖
4826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7-28
啊,楼主哪来的照片啊?
离线踪影全无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7-29
[quote=老汉]哈哈!ba1cy... ...好帅呀![/quote]
认错人了吧?ba1cy没在照片上。
离线踪影全无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7-29
'
啊,楼主哪来的照片啊?
'
是本地一位老ham的珍藏的。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1-14
[quote=踪影全无]认错人了吧?ba1cy没在照片上。[/quote]


前排左起第三人就是ba1cy。46年照的。非常珍贵的照片,60年了。

原件在那里?还请告知。

谢谢!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1-20
一张经历了60年沧桑的老照片
老朋友bd1hp/刘和平在网上浏览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张1946年的老照片。他们都不知道照片上的主宾是谁,只是见到是老照片,就下载发给我了。我看到后喜出望外,得到了宝贝!遗憾的是照片已整整经过60年沧桑,残损退色污染、毛病很多,尽力修整后已有改善,但清晰度仍然欠佳,没有办法留个缺憾美吧。色调仍调成淡棕色,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也稍弥补一些老照片本身的不足。

图1.60年前的老照片
可以看出照片是60年前的今天、1946年11月20日在广州黄花岗72烈士墓前拍摄的。标题是“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广州分会欢迎周同志渊来穗纪念”。周渊是ba1cy/周海婴在中小学时期使用的名字。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并开始迫害进步人士,海婴的母亲许广平先生已被列入黑名单,在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海婴母子和一批进步人士南下到广州、再到香港。这张照片就是海婴在广州期间与当地ham的合影,是一件珍贵的历史纪念物。
经与本人核实,海婴还记得一些当时拍摄的情景,大家先一同聚会并共进午餐,畅叙ham间的友情,也深为祖国的前途而忧虑,餐馆虽然悬挂着“莫谈国事”的告示,也未能阻止年轻ham的爱国情怀。最后,大家一致选定到黄花岗72烈士墓前合影留念,以寄托早日结束内战、真正实现民主、振兴中华的希冀。遗憾的是他自己保留的那张合影照已在动乱中散失了,看到这幅老照片感慨良多,转眼间已过去了整整六十年!当年17岁的翩翩学子,如今已是耄耋老叟。

图2.ba1cy/周海婴近影(ex:c1cyc)
几经回忆,只能依稀记起后排最高的一位叫钟荣恩,是中山大学的一位技术职工,使用自制发射机,用5管外差机接收。当时天空很静,以am方式联通很容易。他的呼号已记不清了,不知是否仍健在?海婴还在他的电台上on air过。还有一位叫岳中权,是广州分会的负责人之一,是照片中的哪一位已分辨不清了。其他人,已记不完整了。在当时广州的火腿中,连通较多的还有c3qq,可惜记录没有保存下来。前不久从一美国朋友处得到了c3qq的qsl小照片,文字因年久已退色,只能勉强看出发射机强放管是807,在14mhz工作,但他的姓名就无法分辨了。

图3.1947年c3qq发给w3pa的qsk卡
从这张老照片上,您看到和想到了什么呢?
(ba1ba,2006.11.20)
离线踪影全无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1-05
原来周渊先生就是周海婴先生,失敬!失敬!
照片中的人,我只记得:
后排左1(带眼镜者):李沛铭(c3pm);
前排右一:余祯卓(ex c3ac;ba7ka);
前排右二:中山大学吴敬寰
前牌左二:岳中权(潘人庸所著的《实用无线电讲话》一书中所介绍的“岳式发射机”的作者)
离线BG6QCB
发帖
526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1-05
离线踪影全无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1-08
'
图2.ba1cy/周海婴近影(ex:c1cyc)
几经回忆,只能依稀记起后排最高的一位叫钟荣恩,是中山大学的一位技术职工,使用自制发射机,用5管外差机接收。当时天空很静,以am方式联通很容易。他的呼号已记不清了,不知是否仍健在?海婴还在他的电台上on air过。还有一位叫岳中权,是广州分会的负责人之一,是照片中的哪一位已分辨不清了。其他人,已记不完整了。在当时广州的火腿中,连通较多的还有c3qq,可惜记录没有保存下来。前不久从一美国朋友处得到了c3qq的qsl小照片,文字因年久已退色,只能勉强看出发射机强放管是807,在14mhz工作,但他的姓名就无法分辨了。
图3.1947年c3qq发给w3pa的qsk卡
从这张老照片上,您看到和想到了什么呢?
(ba1ba,2006.11.20)
'

当年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广州分会刚成立时,在负责人中,除岳中权、吴敬寰外,还有一名是国民党电讯调查科的特务头子,名字忘了,估计是名为负责,实为监视和捞油水。我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广州分会成立的一篇简报。
离线BA6AA
发帖
363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1-10
[quote=踪影全无]当年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广州分会刚成立时,在负责人中,除岳中权、吴敬寰外,还有一名是国民党电讯调查科的特务头子,名字忘了,估计是名为负责,实为监视和捞油水。我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广州分会成立的一篇简报。[/quote]

向老前辈致敬!!

这事我相信。96年我拜访ba4ch许老的时候,他就提到过,解放前他在on air的时候,经常有特务上门监视。

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前辈的言行是我们学习和做人的榜样啊。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1-21
老照片后面的故事
自2006年11月20日在网上发了《一张经历了60年沧桑的老照片》后,受到了各地ham的广泛关注,先后收到了京、津、沪、浙、鄂、湘、粤等省市的电话和e-mail数十件,又引出了一连串老照片后面的故事。除老业余无线电家ba1cy/周海婴先生认真回忆60年前拍摄照片时的情景外,bd1hp/刘和平和bd1gq/曹国庆两位还积极收集资料、主动联系相关的朋友并认真处理和修整老照片。广东的bg7oj/易伟强等朋友更提供了找到老业余无线电家和发现老照片的情况,确实令人感动。

  据bg7oj介绍,60年前周海婴在广州与当地ham合影的老照片是老业余无线电家c3pm/李沛铭老先生珍藏的。2006年5月14日广州的ham聚会,bg7oj负责去邀请并接送60年前就活跃在广州的老前辈c3wm/张威民、c3pm/李沛铭和c3yc/李玉成三位老先生光临。他说:“我虽然没有在聚会上得到任何奖品,但我有幸首先结识了3位老前辈,并第一次看到了1947年的电台执照、会员证以及会徽!这是我获得的最大的奖品!”他又说:“转眼间,几位老前辈已经暂别业余无线电活动有五十多个年头了,57年后再次相会,有多少故事,又有多少感概......”

图1.三位老业余无线电家,左起c3yc/李玉成、c3pm/李沛铭、c3wm/张威民合影

  根据李沛铭先生的介绍,他的电台执照、会员证及老照片,在当年取消业余无线电台活动的时候,都作为档案上交了,30多年后,在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时才又发还给他,这些已可堪称文物的有关业余无线电活动的实物,才得以逃过了动乱年代的劫难。李老还回忆起1946年在黄花岗72烈士墓前拍摄老照片的情景,并又回忆起了几位。前排左2是岳中权(潘人庸所著的《实用无线电讲话》一书中所介绍的“岳式发射机”的作者)、左3是c1cyc/ba1cy/周海婴(周渊)、右2是吴敬寰(中山大学)、右1是c3ca/ba7ka/余祯焯、后排左1是c3pm/李沛铭、后左2是钟荣恩 ,参加合影的9位已认清了6位。

图2.1947年c3pm/李沛铭先生的电台执照

  图2的电台执照经历了60年的沧桑,已经变色、污染、发霉,加上拍摄条件的限制,色调灰暗、还有明显的梯形失真。经过bd1gq等的仔细修整,不但字迹清晰,而且还使我们看清了李老先生20岁时的风采。更为难得的是,我们还找到了一张c3pm/李沛铭于1947年6月23日发给c7cr/高昌鎔/现ba1cr的qsl卡,这张卡片是高昌鎔先生珍藏的。

图3.1947年c3pm发给c7cr/高昌鎔/现ba1cr的qsl卡片

  从这张qsl上可以看出:qso的时间是1947年6月23日上午;rst:569或579,工作频段:14mhz(20m),工作方式估计为:am(调幅话)。c3pm使用的接收机是一台9管的成品机,发射机的高频功率放大是807束射4极管,输入功率约25w。最后的canton 是50多年前“广东”的英文写法。

  还有一件趣事,在1992年12月22日重新开放个人业余电台进行开台试点时,广州共有3位老业余无线电家参加,他们是ba7ka/c3ca/余祯焯、ba7kc/c3fh/关辉熊和ba7ke/c3et/董世澄。余老已于2003年仙逝, 另外两位也因身体和年事已高等原因,目前很少参加活动和on air了。2004年8月1日,c3wm/张威民老先生在朋友的陪同下到bg7oj的公司参观,在闲谈中他谈起了往日广州的业余无线电活动情况,并提到当年和冯秉铨、余桢焯、董世澄等老前辈都是好朋友,可惜冯老和余老均已过世,而与董老也已经失去联系50多年了,一时唏嘘不已。当时陪同参观的bg7oj,听到谈起董世澄教授,于是就问了张老一句:“是不是电台呼号c3et、暨南大学的董世澄教授?”他连连说是,并问:“你认识他?他现在还在吗?”回答:“是的,董教授还健在,但前一阵子他因病到澳洲治疗去了,不知现在有没有回广州。”他听了特别高兴,着急地问:“哎呀,现在能找到他么?”通过ba7mz/陈平锐先生得知,董老在几个星期前刚刚回到广州。于是,立即就给董老打了个电话并说明情况,董老一时还想不起是谁,说:“你让他跟我谈谈吧。”我把电话交给张老,他激动地拿着电话,问:“喂,您是c3et吗?我是c3wm啊!还记得我吗?是啊!50多年没见啦……好高兴又听到你的声音了,你现在还好吗……”我在旁边听着、看着,张老是那样激动!就想玉成两位老师见见面,立即安排车去接董老,并请两位老前辈一起去酒店里用晚餐,畅叙友情……

图4.五十五年未曾谋面的老友喜相逢,左c3wm/张威民,右ba7ke/c3et/董世澄

  张老后来又通过董老找到了c3pm/李沛铭和c3yc/李玉成两位老朋友,使老ham间跨世纪的友情得以延续,一时间在ham群体中传为佳话。

图5.c3et/ba7ke/董世澄于1948年发给c1mk/ba4ab/沈明纲的qsl卡片

  老照片是1946年的11月20日拍摄的,在整整60年后的2006年11月20日经ba1cy/周海婴先生确认后,重新在网上发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今天又是20日,在老照片发表整整两个月时,又引出了上述一连串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6年还有两件大事。按目前核实的情况,2006年是我国最早的业余电台ac2rt/孟昭英先生开台80周年,也是我国开展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的80周年。我国著名的老业余无线电家孟昭英先生是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电子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的奠基人,更是积极倡导和推动我国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一位老前辈。2006年12月24日是孟老诞辰百周年,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crsa和老业余家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周海婴先生代表代表五万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怀念孟老亲自参加业余无线电活动以及对业余活动的关心、鼓励和支持。
另一件大事是我国的首颗业余通信卫星项目,已经在2006年6月30日正式启动,计划在2008年完成并搭载升空。

  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愿我们的业余无线电活动水平和规模能和我国的人口及综合国力相匹配,希冀我国能早日跨入业余无线电大国的行列,让我们共同努力!

              (ba1ba、bd1gq、bd1hp 、bg7oj/2007.01.20)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新手培训班 - 老会徽,老照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新手培训班 - 老会徽,老照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新手培训班 - 老会徽,老照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新手培训班 - 老会徽,老照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新手培训班 - 老会徽,老照片
离线foxcw
发帖
2023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01-22
这篇文章应该整理润色一下,投去协会的会刊。我家住中大,妈妈和小叔也毕业于中大,所以对中大的掌故有些了解。但没听过“钟荣恩”此人,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另外中大虽号称“广东最高学府”,但几乎没有人玩业余无线电,实在领人费解。倒是物理和电子协会的人在每年12月志愿者日时,会义务修理电器,每次我都会拿很多古董电器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