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
相比短波通信,卫星通信诞生得晚,当然是在技术上进步了。
但,不必把已经相当成熟的 短波通信 与卫星通信或其他更先进的通信方式 对立起来。
可以让各种通信技术,在不同的情况下,“优势互补”。
为了偷懒,转了几段“机炮和导弹之争”的议论在下面,我觉得与“短波/卫星”的情况有些类似:

美国曾经在越战期间将飞机的航炮都拆下来以便多装导弹,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大大提高了飞机损失率,因为飞机在面对敌机进行格斗或遭受地面目标袭击时,飞行员无法在这么近的距离和这么短的时间内反应,瞄准,发射导弹.
当然,这有当时导弹和雷达系统不够先进的因素.但航炮作为一种目视武器,具有很多优点:
1-火力持续时间长
2-位于飞行员视界正前方,无须复杂瞄准及锁定过程
3-反应速度快
所以航炮仍然是飞机近距离护身必不可少的"贴身短剑"

不装了。。超视距攻击。。打完就跑。。还格斗干嘛?

f-22都装有机炮,我国的下一代战斗机也就和f-22差不多吧。

我軍现役的su系战机都装备一门 30mm gsh-301-1 机炮.
雖然现今的空战都以视距外交烽为主,但战机的机炮就如軍士的手枪和軍刀一樣,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大概就像步兵配枪还要配匕首一样吧!

关于机炮的争议,来源于越战。
在越战之前,世界上所有的新式战机都取消了安装航炮,因为有了空空导弹!但在越战之后却又不约而同的在战机上安装了航炮……直至今日。
在越战中期,美空军用当时最先进的 f-4(带有‘麻雀’、‘响尾蛇’,无航炮) 对付越方的mig-17(无空空导弹),但战绩非常糟糕。“在过去的10天内,至少损失了7次命中机会,因为战机没有在高度800米以下、距离1000米以内的空空武器!”一位美资深飞行员说。如果当时美战机有机炮的话,既使不能直接命中敌机,也可以迫使它远离,以制造导弹攻击的机会。可他们没有!
在1964年,美军方终于决定在 f-4 上加挂 suu-16 机炮掉舱。在之后的第一次空战中,8次射击就击落了4架 mig 战机……
越战的经验说明,机炮性能虽然有很多局限性,但仍是飞行员最忠实的武器(炮弹一出口,就再没有任何外界的力量引诱它远离目标)。而且,机炮除了攻击空中目标外,还可以攻击看得见的地面目标。其精确度不输于精确制导武器。
所以,只要导弹还有最小射程限制,机炮就有它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