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627阅读
  • 154回复

发一个牢骚,别打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igsoft
发帖
622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0-10-08
'
为了搞点东西,我家里已经积压了n多一辈子用不了几次的元件,虽然价格都不高,但是数量多啊。送人还不够邮费的。
'
离线xfhmh
发帖
1072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0-10-08
讲一个旧事:2003年,东风汽车公司拿出旗下80%的产业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各出资50%组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武汉开发区。这双方的50%可是大有文章,我们50%是物理性质的资产,而日产的50%由资产和知识产权组成的,其中中方的专利仅一百多个,而日方的专利就几千个。日方所谓的专利在我们的眼中也许不值一文,比如将汽车某一个支座由铸铁换成注塑!
现在国内掀起了反日系车的热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买?因为有他的市场,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自己别买,支持民族工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我们营造一种环境以外,还要从资金上予以支持,否则民族工业就没有一个从起步探索到不断完善一个过程,更谈不上民族工业的繁荣昌盛。日美等发达国家也是经历过一个这样的过程,否则中国世世代代都要买洋货或者用廉价的劳动力为别人打工。
离线WOOIAN
发帖
140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0-10-08
'
讲一个旧事:2003年,东风汽车公司拿出旗下80%的产业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各出资50%组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武汉开发区。这双方的50%可是大有文章,我们50%是物理性质的资产,而日产的50%由资产和知识产权组成的,其中中方的专利仅一百多个,而日方的专利就几千个。日方所谓的专利在我们的眼中也许不值一文,比如将汽车某一个支座由铸铁换成注塑!
现在国内掀起了反日系车的热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买?因为有他的市场,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自己别买,支持民族工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我们营造一种环境以外,还要从资金上予以支持,否则民族工业就没有一个从起步探索到不断完善一个过程,更谈不上民族工业的繁荣昌盛。日美等发达国家也是经历过一个这样的过程,否则中国世世代代都要买洋货或者用廉价的劳动力为别人打工。
'

你的这个例子的意义非常重大,反映了我们对知识产权这一定义的误解或者不准确导致我们中国人白白忽视并丢失了许多极有价值专利。

这进一步表明,凡是涉及到知识性的东西,我们应该追求严谨与准确,尤其是定义。我认为,如果东风汽车的领导人对知识产权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也应该会有一大堆的产权。

当然,造成这一后果的因素,还可能有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识不足的原因。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0-10-08
'
这位先生,这三个定义适用的层次不一样,我觉得在这个环境中,第一条更合适。一个词条用在不同的行业、范围有不同的涵义,很正常的,在合适的场合,引用合适的定义,这也是一个能力问题。如果随便给出一个语句,说是定义,还能做到严谨、准确与科学么?
有问题就是有问题,别人给你指出来,也是想纠正一下,帮助澄清一些不准确或者错误的观点,这有错么?我在给出准确的定义时,已经将引用链接附上,如果我刻意隐瞒,只引用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定义,还用给出这个链接么?
凡事需认真,否则,可能导致以下结果:
1. 有错了,不让别人说,不光自己的错误越来越大,也会误导越来越大的人;何况从你的相关信息上看,您还是一大学老师(如果没看到这一点,我也就不会指出你的定义有问题的)。
2. 这种现象多了,会导致大家对知识的严谨性、准确性的熟视无赌。要知道,美国的发现号就是因为一个小数点位置挪动一位而爆炸的。
对你这种说法,我觉得无语!不再回你的贴。
'

我真不能理解,你为什么就那么自信的认为别人都是错的,而只有你是对的?

我前面提到的软件,说的十分清楚,我说的是一个广义的软件概念。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广义的软件概念?就是因为有人觉得只有电脑程序才是软件,而电路设计不属于软件的范畴。你没理解我的话,就闭着眼睛给我的话扣帽子,你觉得你真的那么理直气壮吗?呵呵

看待别人一段话或一个观点,绝对不能简单的断章取义,否则就是在曲解别人的意思。还是要强调一下,我这里说的软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是狭义的专指计算机程序。

我是大学老师,所以我从不会轻易给别人的观点或谈话定性,因为学术这东西本无所谓对或错,只看能不能解释现象。而象你这样按照自己的理解就强行断定别人的看法是错误,难道不是正好说明你自身对学术的不严谨。

还有,你的确不适合进行讨论,还没等别人回复就觉得无语,不再回帖。你觉得这样就可以证明你理直气壮,不屑一顾?有点幼稚了吧?呵呵
离线wgqaz
发帖
22504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0-10-08
'
为了搞点东西,我家里已经积压了n多一辈子用不了几次的元件,虽然价格都不高,但是数量多啊。送人还不够邮费的。
'


一样的。。我手里的芯片啊。乱七八糟的。。估计得上万得啦。。

我这几天 慢慢悠悠的整理整理 也taobao里清理啦。。。

电阻电容   我基本是1% 全系列   唉。。。说实话 留着真没用

每次做点东西 都懒的的找零件 直接去买。。

回头又发现 手里 一堆



就跟国庆节 我找两个串口插头 结果发现 自己攒了一个口袋
离线向HAM靠拢
发帖
2601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0-10-08
转个帖子给大家,我虽然做不到画一条线10000美元,但是,十几年前我曾经做到过焊一条线300元!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车间一片片厂房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客户的订单快把福特公司销售处的办公室塞满了。每一辆刚刚下线的福特汽车都有许多人等着购买。突然,福特公司一台电机出了毛病,几乎整个车间都不能运转了,相关的生产工作也被迫停了下来。公司调来大批检修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察看,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福特公司的领导真是火冒三丈,别说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钟,对福特来讲也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时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助,大家一听有理,急忙派专人把斯坦门茨请来。

斯坦门茨仔细检查了电机,然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对工作人员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照办了,令人惊异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产立刻恢复了!

福特公司经理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不多,只需要1万美元。”1万美元?就只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当时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号就是“月薪5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待遇,以至于全美国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这5美元月薪从各地纷纷涌来。1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斯坦门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转身开了个清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福特公司经理看了之后,不仅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益智悟语:
“知识就是财富”这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不知道激励着多少学子的向学之心。知识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保持社会竞争力的根本要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伴随这种现实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去获取知识财富,已经获得知识财富的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应得权益。
这故事原说的是知识的价值,如果换个角度从决策来说,就是决策的结果很简单,但决策的过程很复杂,需要人们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此例来说,为什么要在此处而非在彼处划线?为什么是减去16圈,而不是减去15圈或17圈?可以说,决策正确显本事,细微之处见功夫。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的过程。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0-10-08
百度的定义是不是就一定是天衣无缝,不需要补充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百度的“百度百科”就不会有“编辑词条”这个功能了。正是因为这些词条都是网友陆续补充和加入的,它必然存在不完善。

软件是什么?百度词条里即使在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仍然给出了计算机程序以外的解释,这也正说明软件是一种方法或一种除物质以外客观存在的环境,方法。知识产权是不是一种软件?工程设计是不是一种软件?软件难道就只专指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

法律是软件,思想是软件,企业管理也是软件。软件的概念太广泛了,计算机程序只是软件的一种形式,从深层次上说,计算机程序就是指挥计算机按部就班运行的方法。这个概念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上就有过阐述,都忘记了?汇编还记得怎么回事吗?

一台机器中运行的单片机程序是软件,这没有疑问。但是这个机器的设计难道就不是软件的一种形式?

什么逻辑嘛~
离线BG2UBS
发帖
496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0-10-08
'
不做有人说搞套件啊,做了有人说,这套件也太贵了,这些元件加起来也不过百十元。
'

购买套件的人说贵的还是少,关键是买到手成品或是自己组装后能用上才不会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大多数人还是关注实用和质量,价格高低都无所谓关键想用的时候要真正能用上,有更好的才可以闲置。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0-10-08
'
购买套件的人说贵的还是少,关键是买到手成品或是自己组装后能用上才不会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大多数人还是关注实用和质量,价格高低都无所谓关键想用的时候要真正能用上,有更好的才可以闲置。
'

那买套件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不考虑价格,仅仅考虑使用,那为什么不直接购买商品电台呢?

任何商品电台在设计和质量上都要好过业余套件,这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啊?
离线BG6QBY
发帖
12183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0-10-08
初学者我一律推荐买商品设备,从2米对讲机玩起。玩套件diy还是需要点投入的。一块万用表,一把烙铁搞高频是不切实际的,至少有个频率计啊。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0-10-08
'
初学者我一律推荐买商品设备,从2米对讲机玩起。玩套件diy还是需要点投入的。一块万用表,一把烙铁搞高频是不切实际的,至少有个频率计啊。
'

搞发射起码还有一块功率计。
离线BG7IBQ
发帖
21205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0-10-08
'
不做有人说搞套件啊,做了有人说,这套件也太贵了,这些元件加起来也不过百十元。
'

如果是坛里不熟悉行业内情的说这话还情有可原,但是在华强北市场的商户也说这样的话就太不可思义了。

跟我拿频率计的商户跟我砍价格时就是帮我算元件成本,我说还有开发成本在里面,他说,几年了,你的开发成本早就回来了,但是他没有想到,昨天还因为重新打样pcb,花了900元……
离线BG2UBS
发帖
496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0-10-08
'
那买套件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不考虑价格,仅仅考虑使用,那为什么不直接购买商品电台呢?
任何商品电台在设计和质量上都要好过业余套件,这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啊?
'

之前就说过拉diy套件的目的就是打发业余时间和学习,有多少买套件能真正的使用上套件,都是享受组装成功的过程,但是组装后有多少能拿出去真正的去通联,而且能有能力组装diy套件的人往往都有更好的商品电台!!

所以我一直在说,实用性啊实用性,功能与软件的完善,既然有套件了不能按自己思路走了,如果有通病或是实际存在缺陷就应该完善它!!如果套件中不能完善后期的自我完善可能更费力气呵呵
离线BH7KQK
发帖
3425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0-10-08
结贴加上无语地路过
离线Ba163
发帖
3908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0-10-08
又争上了。。不看贴。。。路过
离线BA2Bi
发帖
3464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10-10-08
'
现在坛子里的有些能耐的人搞个东西就要买套件,这里完全变成的广告卖场了,没有了一点的共享的精神,这里要的是大家互相交流经验,而不是你到这里来卖东西,动不动就要预订,自己diy出来连100元都不到,这些人竟然动辄几百,悲哀啊!
'
老弟你的“共享精神”是什么意思呢???
离线BG3OJE
发帖
333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10-10-08
看贴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10-10-08
'
之前就说过拉diy套件的目的就是打发业余时间和学习,有多少买套件能真正的使用上套件,都是享受组装成功的过程,但是组装后有多少能拿出去真正的去通联,而且能有能力组装diy套件的人往往都有更好的商品电台!!
所以我一直在说,实用性啊实用性,功能与软件的完善,既然有套件了不能按自己思路走了,如果有通病或是实际存在缺陷就应该完善它!!如果套件中不能完善后期的自我完善可能更费力气呵呵
'

您说的这些,有时候的确是事实。但也是自相矛盾的说法,您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呵呵。

任何电台都有缺陷或通病,哪怕是最高档的电台。套件更是如此,毕竟是低成本的运做结果。但是如果说套件电台不能用,那就不客观了。

谈到套件组装好后有多少人拿出去真正的去通联,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别说是套件电台,就是家里有高档电台的人,真正拿出去通联的又有多少呢?算起来国内有短波电台的人没有1万也有5千吧?但是你在频率上听到过的人有多少个呢?未见得没有出来通联的人,家里的电台都不能用?

套件电台出来通联的,我就听到过不少。但不能说恰巧没听到过,就说没有人用套件通联,对吧?

您说的组装套件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动手,或者说为了打发时间和学习。这样的说法都没有问题,我也很同意。您前面说的没有人计较价格高低,这我就不同意了。根据我的经验,现实情况恰恰与您的说法相反。不是没有人计较,而是很少有人不计较。国内的ham并非个个都是高收入阶层,而且高收入阶层的人则很少有人玩diy套件的,这就是国内的现实,您不能蒙着眼睛说国内的ham都不差钱。

实用性,好的外观,那是成本堆出来的。成本上去了,售价也就上去了。售价上去了,销量也就下来了。销量下来了,意味着能玩的起diy套件的人就少了。能玩的人少了,套件的意义就小了。这本来就是一一二二,很浅显的道理,您怎么就看不到呢?呵呵

国内制作精良,好的套件或diy产品不是没有。比如7jaa做的功率放大器,就非常好,虽然我没用过或见过实物,但是从照片上就能看出来,绝对是精品。但是,据我所知在国内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我看如果仅仅在国内销售,模具费用都未必收的回来。还有国外的套件比如k2,k3做的也都很好,实用性等等都没问题。购买也不是问题,只要肯出钱,买多少台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国内人很少有人会去买呢?原因实在再简单不过了,性价比太低。花那么多钱去买个套件,不如花同样的钱去买日本的机器。

国内套件也是如此,如果把套件的成本做到和二手日本电台相近的程度,那么大多数人都要在套件或二手电台中做个艰难的选择。这是国情和消费习惯所致,不能简单的说套件实用不实用。
离线BG8SPW
发帖
205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10-10-08
19楼的老兄,你太精辟了!
离线BH4TDV
发帖
1189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10-10-08
跟帖,激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