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调的问题,请参考bv3fg的文章《高駐波比天線使用低損耗饋線仍有高效率?》 ( apr 08, 2002 ) 。原文在站点
http://www.x-net.idv.tw/bv3fg/现在我已经打不开这个网页了。
但是有原来存档的文件,并且已转换为简体中文编码。
该文章部分内容:
====================
atu 有阻抗转换的损耗
前面的讨论我们是先假设 atu 没有阻抗转换的损耗,那么实际上 atu 做阻抗转换的时候,它的效能如何?如果 atu 的 loss 大到一个无法忍受的地步,那么之前我们所做的讨论就全部要丢到垃圾桶里了。很不幸的是,即使你可以把 swr1 调到 1:1, atu 的 loss 还是有可能落在 0% ~ 90% 这个范围。
有关 atu 的 loss,提出几点供大家参考:
atu 的 loss 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能量变成热能、能量从 atu 中的电感辐射出来、各种接头、开关造成的损失、电容的漏电流等等。
atu 的 loss 与 atu 的设计 (t, pi, lc network, z match, spc or coupled link etc.)、匹配时元件的组合以及频率有关,与能不能把 swr1 调到 1:1 无绝对关连。
大部分的 atu 把高阻抗转换为 50 Ω的效率比把低阻抗转换为 50 Ω的效率高。
一般来说,如果天线系统【 feeder + ant 】的阻抗越接近 50 Ω,那么 loss 就可能比较低一些。
有一个简单的测量方法,在 atu 的天线接口接上一个电阻 r,调整 atu 使 swr1=1:1,然后把电阻换成 r/2,纪录这时候的 swr1=s1,再把电阻换成 2*r,纪录这时候的 swr1=s2,那么 loss(db) 就大约是 5*log{(s1+1)*(s2+1)/[9*(s1-1)*(s2-1)}。参考 "how to evaluate your antenna tuner - part 1" by ai1h, p32~p33, apr 1994, qst
根据一般的测试结果,大部分 atu 的 loss 在 20% ~ 30% 之间。 参考
http://qrp.lehigh.edu/lists/qrp-l/article/ae4ic_ant_tuner.html 生意人在宣传产品当然是宣扬长处,避开短处。就我所知,一般制造 atu 的厂商以及无线电机内建的 tuner 都很少会把 loss 的测试值写在规格表中,由此大概可以猜出端倪。
假设 atu 的 loss 为 20%,也就是效率只有 80%,那么进入天线的功率比就必须大于 87.5%,这样子进入天线的功率才能达到无线电机发射功率的 70%,换言之,天线的 swr3 如果大于 10 就很难达到 70% 的效能。
atu 无法保证一定能够与天线系统【feeder + ant】形成谐振的系统
我们前面的假设是说 atu 与天线系统【 feeder + ant 】形成谐振的系统,如此, feeder 上的电波会形成同相的建设性干涉,如果不谐振呢?swr3 越高,从 ant 反射回来的电波就要在 atu 与 ant 之间多跑几趟才会降到某种强度以下,这些跑来跑去的电波彼此都有一些相位差,最后所形成的干涉波形是难以预料的。根据经验,如果 swr3 很大,所发射出去的信号听起来会有一些失真的现象,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会造成不谐振通常有两种可能:
atu 基本上是与天线系统【 feeder + ant 】形成谐振的系统,但是因为我们所发射的讯号频率一直在变,例如使用 am、ssb、fm、fsk 等等。
虽然我们把 swr1 调到很接近 1:1,但是这只能代表阻抗匹配,至于 atu 是否与天线系统【 feeder + ant 】形成谐振,who knows?
====================
附件上传此文章全文,请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