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588阅读
  • 196回复

TS-590 2010 Kenwood新产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2RUE
发帖
61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0-12-27
多少rmb?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0-12-27
升级固件机器是1.00版的,现在网上有1.01固件说修改了某些错误
http://www.kenwood.co.jp/i/products/info/amateur/software_download.html

pc先装了usb的控制和音频驱动。重启,再执行固件升级。之间连好机器点击固件升级程序,会有弹出对话框告知步骤并在ts590上能看到版本,升级大约3-4分钟。完成后后pc烧固件程序会提示590的重启复位步骤,基本不用看文档了。



现在装应用程序,软件遥控面板等。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0-12-27
倒是问下nq,有关双机不依赖pc软件做so2r的两机收发参数互转,以前是ft450的手册上才注意到。类似590也可以和以前的k系列机器互转570,2000,480什么的。

比较2rx的收发机如k3装第二rx选件,类似ft9k,5k,2k等机器,比较通过软件互转参数等着3类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1,双机有互转参数协议
2,单机双接收
3,pc控制软件做中转

谢谢了!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0-12-27
在玩遥控软件界面。

几个感受
1,硬件机器和pc界面说的好听点是务实,说难听点是奇丑无比。面板工艺不如以前的kenwood机器。内部分布比较合理,用的屏蔽也算比较到位。

2,关于i/o 为延续以前的kenwood设计和考虑现在流行的usb,有两个遥控口rs232和usb,比较实用。usb除了控制还带有音频的i/o,与pc连接很简单,因为是机器内部usb转串口的,升级固件不必专门通过rs232去做,因为trx的usb背后没有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以前买570年代时候曾为570直接有rs232口而兴奋不已,现在232和usb的双重接口更是比较理想了。支持两个电键(自动键和手键,方便比赛时候pc控制和手打回应交叉的情况。双天线,并且有额外的接收口,单独的1毫瓦低电平驱动口算这个档次机器也应该有的吧,不同波段能按照先前设置的记忆。

3,遥控软件通讯速度很快,特别是s表,频率和音量增益等的互传很快,没什么滞后感。对于意遥控外断线,trx硬断电关机等,软件界面不需要重启,只要重新连一下刷一下就可以了,软件界面不会死。

4,软件界面直接看到很多旋钮参数的值,旋钮什么的都是8bit的,算比较精细了。

5,继承ts2000优点,能软件界面控制开机关机。

6,机器硬件操作比较符合习惯,不用看手册基本都能用。基本是短按键功能,长按键是这个功能的可调参数或者是第二功能。内部菜单也不用太多手册对照,直接看屏幕显示项内容80%以上都能理解。个别的选项只是数字需要对照手册。某些功能的联系做的不错,如mic增益调整时候,表头会自动切换到alc数值显示。

几处不满意的地方
1,按键的短按功能,长按功能标识字体差异不大,远看密密麻麻。要是有些错落按键能有多个颜色就更好些。

2,rit的步进好像与主调谐旋钮是一样的,不能分开设置。要快一起快要细要慢一起慢。


另外哪里有卖135khz的功放?还是自己做?

机器关机还有62ma的电流,机器开机静态电流1.53a
离线BD6RJ
发帖
1059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0-12-27
想传个电路图纸大家看看,无奈就是上传不了,回头再试试。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0-12-27
[quote=老干部]倒是问下nq,有关双机不依赖pc软件做so2r的两机收发参数互转,以前是ft450的手册上才注意到。类似590也可以和以前的k系列机器互转570,2000,480什么的。

比较2rx的收发机如k3装第二rx选件,类似ft9k,5k,2k等机器,比较通过软件互转参数等着3类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1,双机有互转参数协议
2,单机双接收
3,pc控制软件做中转

谢谢了![/quote]
so2r的要点是发的时候能听
so2v的要点是利用发的间隙听

纯so2r是不需要双机互转参数的
如果只有一个功放,只用一个发射机发射和两个接收机收听的话,要用到双机互转参数
有2nd rx的机器大多不能做so2r,因为发射的时候2rx不能收,只能称为so2v,由于只有一个发射机,所以要用到双机互转参数或者用split来解决
没有2nd rx的机器也能做so2v,只是1stvfo和2nd vfo需要经常来回操作,不是那么方便
2nd rx的主要用途还是同时听split操作的两个频率和分集接收用,对比赛时同时run 和s&p的贡献微小。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0-12-27
那看起来依然是要解决收发隔离度的问题,起码不同波段的隔离度要足够好,并且收机哪怕受到接收带外干扰也有比较好的适应能力,机器不坏,正常工作.

撇开规则,要是两机都能同时tx摆摊呼叫是否对qso数量有提高?(不论操作难度)
离线bd4jk
发帖
4456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0-12-27
另外哪里有卖135khz的功放?还是自己做?

这个基本和音频功放一个档次了吧
离线kentwu
发帖
1280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0-12-27
恭喜老干部新机器到手,运输速度很快。哈哈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0-12-27
[quote=老干部]那看起来依然是要解决收发隔离度的问题,起码不同波段的隔离度要足够好,并且收机哪怕受到接收带外干扰也有比较好的适应能力,机器不坏,正常工作.

撇开规则,要是两机都能同时tx摆摊呼叫是否对qso数量有提高?(不论操作难度)[/quote]
同时摆摊的技术在so2r里也是用的,叫dueling cq,即两个机器轮流cq,然后互换接收状态,不违反规则,即使是一边cq,一边扫地,也是符合规则要求的,因为不会同时发射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0-12-27
我使用下来没怎么很感冒.过几天去乡下的基地再用大天线听一下,好好比较一下.
家里的小鱼杆没啥花头.
不过就听感来说 n个人说没k3舒服了.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0-12-27
和k3的比较 体积没区别 重量比 k3重n多~~
离线BA7NQ
发帖
10257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0-12-28
'
和k3的比较 体积没区别 重量比 k3重n多~~
'

这个摆设对比好, 可以看出, k3的操作面板, 非常适合dxer和contester...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0-12-28
k3的布局比较合理,590太集中在右手了,那些录音放音按键就是在夹缝中。kenwood的设计基本都是有沿袭特点的,以前450,570,870,850等等都是在右手边(起码接收相关旋钮在右)。这样整个右手的负担会很重。当然这个设计给习惯使用左手的人应用也是不方便。
离线BD4SQ
发帖
1306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0-12-28
居然还是双接收k3,有钱银啊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0-12-28
'
这个摆设对比好, 可以看出, k3的操作面板, 非常适合dxer和contester...
'

首先感谢一下aqr给我这个机会.

我个人使用下来的感觉如下:
k3的确操作空间很大 单手操作基本90%的功能,没有复杂的菜单.
老美的手都比较大,空间布局上非常的宽松.
ts 590 就捉襟见肘了.我手指头粗~按起来稍微要看看.

k3的 立体声感觉我个人觉得很习惯,可能有些兄弟不喜欢听,可以用afx按扭关闭掉,就和普通设备没区别了.k3的信号辩识度要好点,或者说,我在同样差的条件下感觉500 pitch的小信号更加犀利,可能是用习惯了k3,再去听590,怎么调整 pitch 都觉得不舒服.折腾了2个小时,决定放弃了.

元旦会带到基地去再做点仔细的测试,到时候再说了.


我别的没什么要求!
k3 nr 假如能改进.
k3 旋扭手感假如 能做到再高一级.
k3 就完美了~

我真不赶恭维k3的两个旋扭,我准备动刀换了~~~
离线BA7CK
发帖
76384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0-12-28
习惯就好。
离线BG8VZ
发帖
1855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0-12-29
好机器!欣赏一下!
离线BG2ASC
发帖
388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0-12-31
请问在哪里订货,多少钱一台,我也想搞一台,谢谢!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1-01-01
590和 k3的比较我算是一个结果了。
590总体 还是满意的 当然 没有高强度的比赛测试,只有部分时间的pile up。
590 突出的地方是 他的音频听感还是不错的,语音饱满,有力,但是有点低音过的嫌疑,但是比yaesu ft950好,没那么闷。
然后 噪音的干净程度上 没有k3的好,k3 噪音更加柔和干净,590 比较纠结的地方在开了dnr 会有很好的改善,不开又稍微有点吵,但是这个吵是可以接受的,比7200好,当然边上是7000 ,豪不客气的说比起7000的哪个沙子般尖锐刺耳的噪音要舒服多了。
不过我不得不佩服icom 的dnr 做的的确还是可以的。硬是用 dnr 把噪音降到了和 590 开dnr 差不多的水平,但是听小信号就是一片糊涂。辩别能力上 590 对小信号 ssb 的辩别度要稍微差一点。可能是我耳朵的问题,要么就是听习惯了k3的缘故,k3 是有尖锐的辩别能力,就如同大家说的的,"穿透力"。590 就是比较规矩,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cw 上 同样 590听感不错,但是也没时间比较长时间的高强度比赛测试比较。

590 应该说是值得考虑的机器,希望有高强度的比赛,能和k3做更直接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