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用386的原因,怎么说呢,嗯,接收是自己听,一定要弄好,不能对不起自己耳朵嘛,这个发射么,谁听不是听啊,有点噪音也不能判断是发射机的原因不是

MC1350当然是个很成熟的中频放大器选择,但是毕竟是老片子了,现在有很多比1350更好的选择啊,我选了SPF-5043和AD8368,和1350比较的话:
1.SPF-5043和AD8368输入和输出都是50欧姆,好匹配。
2.SPF-5043和AD8368的动态远好过1350.
3.SPF-5043噪音低于1dB,8368噪音也不大,总体比1350更优秀
4.AD8368的压控增益不会影响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变化,且控制电压0-1V,便于单片机生产控制电压。
5.AD8368自带检波器,可不借助外部检波器件实现单芯片AGC,MC1350可没有这个功能哦。
关于MIC 用386的原因,上面是说笑的,实际原因是,最终的发射射频信号会放大到几十瓦,但等到其他机器接收这个射频信号的时候,其实信号很小,也许只有-80dBm也说不定,使用386的那点噪音几乎是无法被别人的机器给听到的啦。另外,有一个误解,大家认为386噪音很大,其实不然,首先要看和谁比,要是作为音响高保真用途,当然太差,作为通讯用嘛,已经足够好了。其次,386噪音大和电路设计也是有关系的,比如低频星型接地、大电容退耦、电解电容耦合输入输出、以及音量控制端引入的噪音、最最最重要的LM386第7脚的应用,处理的好,降低不少噪音,且386在这个电路中只作为20dB放大,并不是满增益放大状态,所以在这里386足以胜任,其实如果替换成NE5532等音响前置放大器,我想和LM386的效果不会有任何差别的。
那个修平滤波器的每个晶体参数尽量一致就好,这个不是桥接晶体滤波器,依然是梯形结构,只是这个滤波器的输入端口阻抗50欧姆更适用于输入端各种各样,幅度各异的频率信号。而不会只对中频频率的输入阻抗呈现50欧姆阻抗,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因此将杂七杂八的各种无用信号反射回混频器IF端口,以免引起混频器由此导致的性能恶化
[ 此帖被lxy在2017-03-30 18: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