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068阅读
  • 60回复

为了测试各位是不是传说中的“叶公好龙”,准备发布SMD版本的Q8。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方夜谭
发帖
488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07-23
'
我倒~~你还不明白啊?哈哈
pcb我可以利用双面贴来缩小,但是作为一套完整的电台不是pcb小就可以的吧?面板怎么办?液晶显示器还能找到更小的吗?更小的外壳的确有,但是连显示器都装不进去。按键不能省掉吧?目前q8的面板已经拥挤不堪了,再小有可能吗?
功率怎么办?没有大于5瓦的输出功率,在40米波段你跟谁通去?兄弟,散热问题现在已经够喝一壶的了,体积再小还敢发射啊? [表情]
'

老大,这个方案可以解决
前提:使用smd后,pcb体积实现了大为缩小(看起来,这个不难实现的,老大是吧)
原版其他的钮钮及mic接口放到图中的底板上(电源、天线等接口在上面版不变),使用中平放即可,调节容易,目视清晰;关键是“娇小玲珑”我见我爱
输出功率不必计较了,5w就够了,就是20w又能怎么样,那个还要用这个跨洋吆喝不成---个人见解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07-23
[quote=天方夜谭]老大,这个方案可以解决
前提:使用smd后,pcb体积实现了大为缩小(看起来,这个不难实现的,老大是吧)
原版其他的钮钮及mic接口放到图中的底板上(电源、天线等接口在上面版不变),使用中平放即可,调节容易,目视清晰;关键是“娇小玲珑”我见我爱
输出功率不必计较了,5w就够了,就是20w又能怎么样,那个还要用这个跨洋吆喝不成---个人见解[/quote]

ps技术不错,差点我信以为真了,哈哈。

使用smd以后,pcb面积只能是缩小一些,而达不到你说的大为缩小。而且只能缩小面积,pcb上的一些元件高度却没办法降低,比如中周,比如继电器。

现在的q8内部是两块pcb叠加安装的,内部的安装高度是以mm为单位严格控制的。换句话说,就目前的q8,如果pcb上的元件再高出1~2mm,那么上盖板就盖不上了。说个笑话吧,q8用户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套件配套的1000uf的电容高度比常见的矮几mm?为了找这个矮一点的电解电容,我带着游标卡尺几乎跑遍了整个华龙电子商城。很多摊主都奇怪从没见到拿着卡尺买零件的人,呵呵。
离线周周
发帖
1702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7-23
既用贴片,体积不变。很矛盾,不理解。是追求难度?挑战难度?还是显示本事?此龙恐非叶公所好吧。
离线天方夜谭
发帖
488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07-23
'
ps技术不错,差点我信以为真了,哈哈。
使用smd以后,pcb面积只能是缩小一些,而达不到你说的大为缩小。而且只能缩小面积,pcb上的一些元件高度却没办法降低,比如中周,比如继电器。
现在的q8内部是两块pcb叠加安装的,内部的安装高度是以mm为单位严格控制的。换句话说,就目前的q8,如果pcb上的元件再高出1~2mm,那么上盖板就盖不上了。说个笑话吧,q8用户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套件配套的1000uf的电容高度比常见的矮几mm?为了找这个矮一点的电解电容,我带着游标卡尺几乎跑遍了整个华龙电子商城。很多摊主都奇怪从没见到拿着卡尺买零件的人,呵呵。
'

有望出个精品了(器件可由坛子内声望很高的mm代劳------馊主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首先,十分佩服老大的敬业精神 ,带着尺子跑n遍华龙,图中的继电器(3.00左右)。继电器问题也解决了(小信号的集中一起,用0603)
另外,非常佩服老大的“挖洞技巧”(如1162的安装),请继续发扬。中周问题解决了(高度元件靠一头,设为一层半的版结构或部分挖洞解决)

图中继电器可以考虑,还有一些贴片的继电器大小比这个还小的多(价格稍高一点点3.50左右样子),本想一起上图的,一时没有找到放哪了,,,晕
离线BG6QBY
发帖
12183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7-23
不用0602贴片,整体缩不了太多。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7-23
感觉是不是要做成5w的手持机啊!?
发帖
146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8-07-23
'
感觉是不是要做成5w的手持机啊!?
'

强顶...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8-07-23
[quote=周周]既用贴片,体积不变。很矛盾,不理解。是追求难度?挑战难度?还是显示本事?此龙恐非叶公所好吧。[/quote]

呵呵,事实上我从没表示过我想用smd元件来设计套件。所谓的追求难度,挑战难度,就目前的普通版本的q8已经让我头发掉光了,常规器件版本的难度也恐怕是前无古人了吧?呵呵。

目前在国内做套件不为了显示本事?那还能为了什么?

套件是为了给大多数人玩的,而绝对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喜好。所以,套件定位过高,安装难度太大都会直接导致套件的失败,因为这样的原因失败的套件例子国内有不少了。我当然不愿意犯这样的错误,否则我也坚持不到现在。是吧?兄弟,呵呵。

我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推出这个计划,并不是说我真的要做smd版本的套件,而是我坚信真正愿意要smd套件的人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叫的最厉害的,往往在事情临头的时候,缩的最快。

要说体积小,常规版本的q8已经小到了极致,至少我没有见过其他比q8还小的相当规格的diy作品或套件。从挑战难度的角度来说,q8仍然是纪录保持者。

从散热的角度来说,体积越小散热越困难。就目前q8的散热情况来说已经不容乐观,如果进一步把体积减小,那么散热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这就带来一个矛盾。

1,如果为了维持原设计的输出功率,那么机箱的允许温度就要提高。这样可能会有很多人埋怨机箱温度太高。

2,如果为了降低机箱温度,那么只能降低输出功率。我靠,输出功率降低以后,更加通不到什么电台,那不是找挨骂么?

左也为难,右也为难;100张嘴能说出100种话来,兄弟,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离线冬秋夏春
发帖
1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8-07-23
那么新的改进版的q8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冲突呢?
还想等改进版q8的。。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8-07-23
[quote=冬秋夏春]那么新的改进版的q8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冲突呢?
还想等改进版q8的。。[/quote]

没有任何冲突,常规版本的q8具有绝对的优先级。

放心吧,15号之前不可能有超过50个汇款的。我的预言什么时候出过错?
离线tictactoe
发帖
95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8-07-23
电子器件的贴片化至少是前进的方向。
就业余而言,有恒温烙铁和一把镊子和一管助焊剂的情况下,只要不是bga封装,其它器件的手工焊接都不是问题,不管是0603的阻容件,还是0.5mm间距的tqpf封装;若有热风枪,bga的也可以尝试下,修手机的都会。
有好多小公司可以给别人代焊样板的,几块板子也可以。费用大概是每个引脚几分,具体忘记了。
离线tictactoe
发帖
95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7-23
本人对高频知道不多,数字电路做过几年,因此随便说几句,不要见怪。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8-07-23
'
本人对高频知道不多,数字电路做过几年,因此随便说几句,不要见怪。
'

言者无罪,况且您说的也是实话.呵呵

只不过,您的感受只能代表极少数动手能力强的朋友,而对于绝大多数diy爱好者来说,您觉得很容易的smd焊接可能却是最致命的麻烦。

经常有朋友象您这么说,但是可惜的是大都是说自己的感受,而绝少考虑大多数国内diy爱好者技术水平的现实。这也并不奇怪,小马过河,各人感觉河水的深度是不同的。怪不得您,呵呵。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8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8-07-23
以这样的速度估计50套难得达到,呵呵。。。。。。。。。。
离线BG3OJE
发帖
333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8-07-23
原来真的"叶公好龙"了,
离线BG7IOI
发帖
4142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8-07-23
对于懂的人很容易,对于不懂的人很难,焊贴片元件当然也不会例外。
离线BG4EBC
发帖
17902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8-07-23
开个玩笑,希望时老师不要介意:

本人手指粗大,当然不适合设计、焊接、制作smd元件!
离线周周
发帖
1702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8-07-23
只见老大不时泼smd的冷水,胸有smd欲火者必受重击。别说50套,20套也见难了。说实在的,若是“理想”的smd套件我会玩玩,否则不当白老鼠。
离线周周
发帖
1702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8-07-23
渴望贴片的,是因为追求更好的。这一点时老师不容置疑吧。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8-07-23
[quote=周周]只见老大不时泼smd的冷水,胸有smd欲火者必受重击。别说50套,20套也见难了。说实在的,若是“理想”的smd套件我会玩玩,否则不当白老鼠。[/quote]

全中国的人都在当白老鼠,为何您就当不得?呵呵

就套件而言,每推出一个新设计,从设计者到用户都在当白老鼠,这有什么奇怪的?

理想的套件是不存在的,您也装过2个套件了,您可曾见过哪个套件是理想的?

我的确是在泼smd的冷水,不过与其说在泼smd的冷水不如在泼一些朋友不切合实际想法的冷水。而且,我是在批量做套件而不是和几个朋友自己做着玩,所以我必须考虑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如果我不考虑用户的情况,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或需要来设计套件,那么kn套件如何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我坚信国内真正需要smd套件的人绝对是极少数人,但是如果不用事实来证明,这一些朋友就永远不会认识到国内diy爱好者的实际情况。

我想经常在这里混的朋友绝大多数对我是信任的,所以,如果汇款的套数真的超过了50套,那我肯定会去做smd版本的q8。

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8月15日那天统计汇款单,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