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364阅读
  • 51回复

介绍一款较适合电台使用的电容式话筒"SM-5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2raq
发帖
3978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6-21
卖相好 占个位置
离线bd8ai
发帖
943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06-21
iww上个有架子的pp吧
离线bd3af
发帖
7764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06-21
akg还有这个   .
离线BD7IWW
发帖
7645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06-22
来个开镗破肚的给大家瞧瞧.
卸下五粒m2.5的小螺钉就轻松的打开了话筒的前盖.
镀金振膜被16只小螺钉紧压在铜质环体上,振膜边缘与环体是绝缘的,从振膜中心引出电极.
单元下面是一块印板,你可看到电极接到印板上的红色片状高电阻用了陶瓷绝缘子.
引板上有两只j-eft和两只跟随输出的三极管.
设计的很用心,从印板到下部卡侬座的引线还套上了细弹簧以防引线折断.
离线bd8uk
发帖
11693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06-22
呵呵,拿来接在电台上的确很漂亮,改天频率上仔细守听bd7iww的信号一听便知!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06-22
介绍一款比较不适合业余电台使用的电容话筒“ST-250"
厂家生产至今都不超过200套。算是比dpa(b&k)还稀有的一款立体声话筒。它与传统的neumann的sm69系列和akg的c422,426系列不通的是采用4个空间正交的心型指向极头,通过矩阵变换输出两路需要的立体声或者ms制信号,每个通路的指向和立体声分离夹角声像宽度都可以用电路控制来改变(传统立体声点话筒的宽度只能通过机械方式调整两个极头的夹角取得。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06-22
个人感觉业余电台使用的话筒1是要可靠,2是声音如要改进看看从何入手,3是心理上的满足感。

对于以上2项因为既定的ssb方式有它特点,可以参考一下口碑比较好的话筒参数,尤其是频响。

心型指向话筒给近讲使用,临近效应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一般厂家会在话筒整体频响上做成高频抬低频降的情况,也有一些专利设计在声路后进声回路加个声梯度移相管(很典型的设计好像ev的re20)这样无论声源距离如何变化,近讲效应的低频抬升都会被削除,这样的话筒是非常好的语言话筒。
再回头看看那些玩hi-fi的ssb爱好者,有写是定做发送端的中频滤波器,取得更好通道频响,也有很多爱好者采用特殊频响的话筒,比较有名气的是astatic的d104 系列什么的,它们的最大特点是频响并不是很平坦,而是在3k-4k有大约10db的提升,对改善ssb的中频滤波器对语言中频有很大改善(但是对旁信道的干扰也大了)。
离线bandao
发帖
106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06-22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06-22
没听到过声音哦,不好评论。
离线bandao
发帖
106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7-06-22
呵呵,垃圾场捡回来的。

description: the e-v 638 was manufactured in the ླྀs by electro-voice, inc., buchanan, michigan, usa.
it was the successor of the famous e-v model 605.
its frequency response is especially recommended for ssb voice communications. it was also sold from heathkit as model hdp-21a, (hi-z).
specifications
generating element: moving coil, dynamic
frequency response: 70 to 10,000 hz
polar pattern: omnidirectional
impedance: 150 ohms or hi-z model
output level: hi-z - 150 ohms - -57 db below 1 volt per µbar
-57 db below 1 mw per 10 µbar
diaphragm: e-v acoustalloy
sensitivity rating: hi-z - 150 ohms, -153 db
-151 db
case material: chrome plated die-cast zinc
mounting: standard 5/8" -27 thread
desk stand, ptt: model 428 (423a base / switch riser)
maximum switch current: 1 ampere
maximum switch voltage: 125v ac or dc
material: die-cast zinc and plastic
dimensions w/ microphone: 10" high x 5-1/8" base diameter
net weight w/ microphone: 1-3/4 lbs.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7-06-22
638型号不熟悉,但是ev的635有用到过,动圈无向的纯压力型,做棚里录音用的非常少,给采访用还不错。
无向的好处是没近讲效应,抗风噪能力也远比一阶指向的要好很多。国外用作采访很多的。比较著名的有ev635系列,do56系列,akg的d230,sony的f115,shure的sm63系列,sennheiser产md21,md22什么的,都是这类新闻采访话筒。国内反倒是用比较昂贵的超指向电容话筒,新闻理念不通吧(国外注重现场效果包括声效什么的,国内希望采访声音约干净越好,最好象棚里的vo一样)。
离线bandao
发帖
106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7-06-22
谢谢老干部,学习了
离线BA7NQ
发帖
10256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06-23
不错不错!今天早上和iww在14180上通联,iww过来的声音非常饱满,s表稳稳当当地停在9上面,以致我认为iww用了乌龟。

看来这种话筒的音色,比较适合contest,哈哈,我买一个回来试一下。 :d

但听iww的背景有一些轻微的滋滋声。
离线BA7NQ
发帖
10256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06-23
呵呵,原来价格不便宜啊........ :d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8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06-23
老大就买回来试一试,谈谈心得体会嘛
离线BD7IWW
发帖
7645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06-23
今早我第一次用这个话筒通联NQ大佬就给了回应.
'
不错不错!今天早上和iww在14180上通联,iww过来的声音非常饱满,s表稳稳当当地停在9上面,以致我认为iww用了乌龟。
看来这种话筒的音色,比较适合contest,哈哈,我买一个回来试一下。 :d
但听iww的背景有一些轻微的滋滋声。
'
SM52电容话筒内部有两级放大,因此灵敏度比我原用的CD1-2动圈话筒高许多,背景噪声拣拾的更多些.为此,我已把离心风机用软垫包起来(出风口是畅通的)但还是有风机运转的声音.要是滋滋声还得查查看.
贴张话筒架的照片.这个架子的立柱是一段150毫米的柔性蛇皮管,用到这有点高了,因此不得不让它弯腰驮背啦.下一步是车一段高80~90毫米的立柱,让话筒挺起来.
离线BD7IWW
发帖
7645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2-06
顶上去.
bd9td请看吧.
离线BD9TD
发帖
4063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7-12-06
老朋友非常感谢!很多螳螂架子上顶端夹住电容话筒的那个象网子一样的那是什么东西?请看这幅图片里的
离线bg9ba
发帖
523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7-12-06
是减震支架
网是橡皮筋,减震作用防止振动传到话筒上造成“噗噗”的噪音
离线BG1GLS
发帖
34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7-12-06
如果把这个加在话筒和调音台之间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