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2天protel初步掌握,线路画完,还不知如何用打孔层和文字加不上,坚持努力!
间距正确,连线合格----打印图纸a-1
大家先看全攻略,还没有写完,兼具不完整和错误!---稍候再改。
可变路万用板全攻略
设计思路如此
1. 由于电路是未知的所以必须满足:
条件1 任何一点为起点可到达任何一终点。
条件2 无用连线易去除,所以连线要窄且短。
条件3 减少连线/不用连线焊接(环保1),
:: 板子问题分析和处理
单面板的使用
单面板实质涉及到 孔的处理 连线的处理 元件的脚
通过构建两个概念来描述线路板的情况。
脚集合----与一个脚直接相连(不经过元件)的脚的总和。
脚集合块----连接这些脚的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块。
脚集合的形----连接这些脚的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块的形状。
用单面板模仿双面
取两块万用板的非印刷线路面合在一起,由于是孔对孔,需要引线时,可以用平时剪下的元件脚两端焊接实现通路(环保2)。
下面介绍具体操作过程:
a. 两块平整的万用板,非印刷线路面合在一起,孔孔对准固定;在需要把板子插槽用时应先切除一条,避免双板过厚插不进去。
固定板子的方法:
1。瞬间强力胶粘(注意量)2。板子四角固定用直径相等的孔螺钉罗帽固定 3。四个角的线路孔用元件剪脚线穿过,握弯两端卡住(如果确信四个角孔不会用到可以用锡旱死)4。可用胶纸环粘四边固定(通常孔孔相对时,边边是对齐的)。
b. 金属化孔径实现的方法 1。当有元件穿过时两端焊接 2。当无元件穿过用平时剪下的元件脚两端焊接。
c. 为了进一步节省空间,当一面穿过的孔是另一面的连线时,把孔用刀作大避免接触即可是。
d. 当另一面的无连线时,把孔用刀作大避免接触或截断孔连线即可是,切记集成电路模块下的部分处理。
e. 其它每个面的处理方法同单面。
用单面板模仿多层板
如果导线不是贯穿的,焊牢,用锉锉平,贯穿的最后焊牢锉平,以当前层为终点的导线,先焊牢锉平。以后层为起点孔连线的导线先焊牢锉平,然后再加到当前层上。凡是不连当前层的过线导线穿孔,作印刷层扩孔,以免线路错误。
:: 元件问题分析和处理
原则:先插集成电路,调整集成电路的关系;保证尽量直接连。
通过分析总结得到线路路径间的关系:
同一脚集合块:相连。
不同脚集合块:平行,交叉不交穿过。
原则:少数让多数
处理方法:用导线在背面跨过焊接。数量多时考虑两单面模仿双面
通过分析总结得到普通脚间的关系:
视为线路路径的一点来处理
通过分析总结得到同一块集成电路脚间的关系:
同一块内:脚相邻相连、相间隔相连、异侧相对相连,异侧异行相连。
小型化、同侧引线:用双面/2单面模仿双面/部分模仿双面。
处理方法:
脚相邻相连 保留连线,
相间隔相连 利用集成电路块下的连接或用导线在背面跨过焊接,
异侧相对相连 利用集成电路块下的连接或用导线在背面跨过焊接,
异侧异行相连 利用集成电路块下的连接或用导线在背面跨过焊接。
通过分析总结得到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脚间的关系:
连接否: 直接相连、间接相连(通过电阻等)、不相连接,脚空。
连接脚数:连接脚数多、连接脚数对半,连接脚数少。
近远连: 并排直相连、 坐标不同折线连、隔面相望相连。
通过分析总结得到密脚集成电路脚间的关系:
b_1: 时用于对付小型化方式时,集成电路单边引线(如显示模块,密脚集成电路)的,建议用多少截取多少,相对与a_1增加了刀刻的工作量。
对付密脚集成电路的还专门作有密脚转化模块子板。
:: 动手实践
工具:
刻刀一把、一个标记笔。
顺序:
先集成电路选位置,再高频单元,普通元件、后电源;兼顾不同单元的具体要求,综
和处理。
操作:根据预估所有元件布局大小,选择板子尺寸。
上下移动元件,在印刷面判断出脚位,用标记笔圈选,并把相连脚的圈用线段相连;非印刷面标记脚孔和元件占位范围,可简洁可精细(所以建议选购细的标记笔);可以换位多试几次,以选择最优位置。注意高频电路元件间的距离,大电流和高电压时可用或刻除两排或多排孔行线。切片元件注意截断的擦长度。通过以上的处理得到一些不同形状的脚集合块,把与同一个脚集合块的边缘连线刻断就完成了电路的构建工作。好了开始焊元件吧。
::应用面和应用对象
未利用部分为扩展和修改留有余地,可以做成单元子板再通过焊接组成系统,通过利用可变路万用板的实验,为以后产品的定型打下了基础。
由于多孔环相连,极大的避免了以前万能板的印环脱落问题,增加了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