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难得今天空闲下来,打开一瓶沙示汽水,又拿着图纸思考这个神秘的电压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反复测量检波二极管都没有问题,突然有个冲动想把二极管拆下来量量看。
对着印刷板看思考着准备怎么拆,这时突然目光就落在电路板上。
在电路板上检波二极管的输出线(电路图上叫VE1线)经过一个软排线和主电路板相连,把信号送至在主电路板上的运算放大器输入端。而在这条线的旁边走着UHF部分的电源线(电路图上叫UHF_V线,工作电压为12V)。如下图:

发现在排线的两个焊点之间由于以前曾发生过电池漏液或者汗水渗入等原因,产生了一堆铜绿浆状物体。这样,当转换到UHF模式后,UHF_V线加电,通过漏电的接点使旁边经过的VE1线的电压大幅上升,从而引致ALC电路控制失常,把输出截止掉而引发一系列故障现象。这是电路板走线在特定情况下引起的问题,而单纯从电路图上看去进行理论分析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因为电路图不会告诉你:VE1线紧挨着UHF_V线走的,漏电会影响VF1线的工作。
为了证实此想法,把排线从主电路板上断开(先不动排线的这端),测量UHF_V与VE1之间的电阻,果然有导通情况。在UHF_V线加电后,测得VE1升高至5V。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而有效了,先把铜绿导电浆清除,水洗烘干,然后用刀在两线间刮去一层。

确保两点间的绝缘度,通过处理之后,再让UHF_V线加电,测量VE1线就再也没有电压了。
[ 此帖被BA7IA在2012-08-05 21:5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