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WIND
HELLOCQ
UID:23344
图片:IMG_0869.jpg
图片:照片 013.jpg
UID:3891
UID:48055
是不是比较难弄?顶起来继续期待.
UID:766
这个天线好像在邮电出版社出版“短波天线维护”一书中有过类介绍。不过此天线当初的用意就是一个“双偶极”短波广播接收天线(当然此天线亦可用于发射)。考虑到天线效率和拓展频率覆盖需要,因此用了长短不一的两对振子对应相应的高低端频率。由于天线的两副振子作为“宽带”使用,并没有刻意谐振在某个频率,因此天线需要用梯形平衡馈线连接,在馈线末端接平衡天调;当今同轴电缆、自动天调广泛应用之后,我们业余爱好者如果想用这种天线的话,自动天调(户外型)一定要放置在天线的根部为好。为什么说这类“宽频带”天线主要用于接收,是一个接收天线呢,因为两个不同长度的振子对应于不同频率阻抗匹配范围更宽一些,通常也不需真正的调谐就可工作。但实际使用时,“一付天线”靠天调调谐的而使用“双偶极”作为发射天线形式就非常罕见;同理单极(长线,段馈)也几乎没有使用并联的“双天线”振子来做发射天线的。----因为无论是智能天调也好,人工调谐也罢,我们不可能知道当前调谐的是那一对天线(振子),因为1/4波长天线最好匹配;而接近或者等于1/2波长的天线缺很难调谐;因此我们调谐只知道天线匹配完成了,并不知道天线谐振的天气长度,天线处于“不可控状态”;而我们希望的,效率最高的半波电气长度,有可能根本就用不上,实质上是一种浪费!因此,人们期望用“双振子”+自动(手动天调)控制天线,以最大限度提高天线的效率的话,必须根据频率的高低,分别选择(切换)不同长度的天线振子来实现,而不能用并馈的方法,这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谐振玉某个频率的并馈偶极天线完全不同。偶极天线实验室模拟(单个)很多软件都可以完成,但是并馈双偶极你除非给出特定的频率,一个一个模拟,否则得出的结论也只是自欺欺人,做不做试验意义不大。
图片:照片 003.JPG
UID:314
UID:33477
图片:a.JPG
图片:b.JPG
图片:c.jpg
图片:d.jpg
图片:21.5.jpg
图片:29.6.jpg
图片:29.6-2.jpg
图片:10.jpg
图片:1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