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709阅读
  • 57回复

C4S安装过程, 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7PNV
 
发帖
77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2-10
今天用了1整天的时间,独自 1 人完成c4s的组装,包括主梁的制作(2个方案)和2种安装c4s方案的测试对比,并模拟12级强台风对天线的损坏实验.在猛烈的太阳下苦干了6小时,虽然辛苦,可,我得到了非常宝贵的实际测试数据,现在就把我喜悦的心情,伴随着我深深的期望, 送给你, 感谢你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今天团购的成绩. 但愿我的微薄力量能给你带来方便,我就心满意足了! 如果还有可能,我还愿意为你们效劳!!




下面就安装过程和实验过程与大家分享, 希望用我的经验,让你在安装c4s天线时,更加轻松和兴奋!!!!!
离线BG7PNV
发帖
775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2-10
今天安装c4s, 准备的附件有 :除团购配的附件之外,新增加了:

    1、绝缘棒6根, (见图1, 材料用电木,车床车制的,直径19mm*20mm.特点是强度大,重量轻,耐高温好不变软等,昨天在茂名本地用机床车制的),
    2、图2 是绝缘棒车制的精度, 选用空心的重量更轻,打拉钉更牢靠!
  3、图3,主梁, 已将支架焊上去了,有2种方案,失败1种,成功1种。稍后分解,
  4、图4,主梁和旋转轴的固定方式,支持直径25mm-60mm, 很简单的
  5、图5,pvc管的开孔制作, 馈电位置的制作,规格是 32*2大管,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离线BG7PNV
发帖
775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2-10
第 1 方案,安装失败.....



很遗憾,这个方案不能用在c4s大型八木上,否则,振子的晃动很厉害,下垂幅度很大,
不用12级台风测试,现在7楼楼顶上正吹着2-3级风,振子就在遥遥晃晃,晃动方向是全向的,不分上下前后,反正就是晃动,而且,振子间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扭动主梁时,振子间响应不一,要是来个4-5级风,保证c4s散架!恐怖!!!!

实验一:

1、主梁材料, 38*38*1.0,部标产品,实际是:37*37*0.9,是我在深圳04年使用至今的202材质的不锈钢管,已经使用5年了,完全靓丽,无半点生锈痕迹,此主梁是今天特地用来做实验的, 实验结果: 完全胜任,模拟12极以上强台风实验,完全过关!!能承受c4s的各种强烈摆动。
2、支架,固定振子和主梁的支架,304不锈钢,厚度1.5,实际是1.25,支架尺寸是100mm*38*100mm及80mm*38*80mm,前者100mm的用在14m和7m振子上,后者80mm用在10m、21m和29m上,与主梁的连接固定方式是焊接(牢固程度最好的方式),
3、各振子, 装了4个单元上去用于实验,总结数据用的,


实验结果:

因为错误估计不锈钢304这个支架的强度,造成这个结果的,我想起很多老前辈一再提示,主梁很有技术含量,说的不错,不进行实验,还真的以为还可以使用哦,我在自己编写的c4s安装说明书上,是写到要求2mm或以上,看来要有所保留了,希望谁找2mm的来实验了,茂名本地无2mm的,走遍了也没看到,只好用1.5mm的代替,用来实验了,结果: 不行!!!! 振子中间下垂很厉害,振子无法和主梁贴在一起,(图1所示,图上可以明显看到支架下垂很厉害,)振子中部和主梁离开有5-6mm间隙,这样等以振子只是靠2个u型夹2点固定,无法稳定,造成晃动, 还有就是尾端下垂加大,因为振子中间无依靠,肯定弯曲变形,中间弯曲一点点,尾端就很厉害了,(图2所示)。



实验小结: 支架不能随意选用, 建议使用3mm以上的,越厚越好, 等会我介绍模拟12级强台风,你就知道厉害了,这个1方案,5级阵风,完蛋!!哈哈!



图3 是用第1方案组装,5#振子(14m)弯曲图,从中部就可以看到弯曲了,
图4是用第 2 方案组装的,同样是5#振子(14m),从中部看,还是很挺直的,



下面的安装失误,不好,失败!!!!
离线BG7PNV
发帖
775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2-10
第 2 方案,测试成功!



方案2:

1、测试的主梁,还是上面介绍的那根38*38*1.0的,(注意后面总结会有建议选购主梁规格)
2、支架, 不锈钢1.5厚304支架,加焊三角型加固斜梁,厚度相当以 38mm厚度,是1.5mm的20多倍,请看图 1 , 非常的坚固,为测试猛烈的大于12级台风的破坏性实验提供优秀的支撑,


实验结果:

1、振子安装非常的稳固,各振子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不随意自主晃动,振子的下垂幅度大大的减小,现在测量值下垂幅度是28.5厘米(图2,以14m振子为例,2端触地测量振子中间),比第1方案下垂幅度39厘米明显改善, 有点还要和大家说明的,我这次测试的14m振子尾管10和16的是没有上螺丝固定的,这2条规格管子的间隙比较大的,当时生产是为了减轻尾端的重量而为之,要是上螺丝的话,下垂幅度还会有改善的,下垂应该在25-28厘米左右,对以约11米长的振子而言,这是很理想的数值了。

2、破坏性测试实验,刚好楼顶有个烂桌子,把他翻过来用1只腿模拟我们的旋转轴竿,撑起c4s天线,离地面有80厘米吧,然后,我走到1#振子那端,观察实验对5#振子(总长是11米)的影响。如何猛烈呢?我抓住1#振子主梁一端,首先用翘翘板的工作模式,用力快速猛烈的上下拉动,模拟超猛的台风吹到主梁都上下大幅度摆动,摆动幅度是上下 1米,我想台风还不至于把安装非常稳固的主梁吹到上下摆动 1 米的副度吧,要是真的话,现场看见,那真的恐怖!5分钟测试,每摆动一个来回,14m振子象鞭子那样都打在楼板上啪啪的响,声音很大哦,速度是很快的,7楼的人都跑上来看出什么事了,5分钟后,停下来观察5#振子,没任何损坏和变形,非常的理想,刚才提到的14m振子下垂值就是实验完毕后,才想起测量的,哈哈!!。

  接下来是另一种测试,就是左右扭动测试,模拟强台风,吹到振子间朝不同方向扭动时,对振子本身及主梁的影响,大家知道,一但振子,不规则上下大幅度扭动时,每边 6米长的振子,在扛杆原理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扭动力,很轻易可以扭动支架和主梁的,造成支架或主梁的损坏的, 同样是站在1#振子那端,观察5#和7m振子(都是11米的)和4#振子的情况,抓住1#振子用力左上右下的方式扭动,快速的,看到一根根的振子象风扇叶那样大幅度上下扭动,每根振子的长度不一,响应时间也不同,刚好能达到我想象中的实验模式,振子依然象鞭子那样,打到楼板上,啪啪,直响, 5分钟后,观察,ok!!!!!!!!


不知道,这样的测试环境,应该比较残酷了吧!我想我们一般用户,也很少会遇到这种了,

起码内地的就没有台风哦, 沿海的还是常有的,本次实验不测试旋转轴的强度,仅供参考!



图1 ,是第2方案制作的主梁支架,1.5mm的无法胜任,起码要3mm以上的,最好用到5mm以上的,以前老前辈bd7iww组织团购c4s时,选用的就是5mm厚的铝板,选料好品质自然有保证,他们的c4s没有发现振子晃动的现象哦,用第2 方案做的话,成本就很低了,也不用折不锈钢板了,最方便的方法是:直接用 1片23-25厘米长,宽度是8厘米的,厚度只要1.2的不锈钢板就可以,加上加固用的三角型斜梁,就那么一点点钱而已, 哈哈!   省钱又好用,何乐不为呢,你怕麻烦事,就等我15日发新贴,组织团购主梁成品,不用你做了,拿到手的就是成品,把振子装上就可以了。


图 2 ,是实验过后,才想起量下垂数据了,补上,只用28.5厘米的下垂,14m振子,约11米长,非常理想的下垂量!!

图3 和图 5 ,给你看看,实验完毕后,5#振子,左右2个方向的照片, 选用专用的特殊加硬的铝管,出来的c4s品质自然有保障! 哈哈!!

图4, 是第2方案焊接支架的底部,14m振子紧贴主梁的照片,不好意思,右边的螺丝都没有上紧,就做实验了, 哈哈!!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离线BG7PNV
发帖
775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2-10
总结:


1、7m和14m馈电振子(主振子)的安装: 先将直径为22.2mm的绝缘棒,等分插入25.4的主铝管内,再套加强振子强度的铝管28.8*300的管子,绝缘间距是5厘米,先固定绝缘棒+25.4+28.8共3跟管子,打一个拉钉定位,再套32的pvc绝缘管上去,定位后,就可以打多几个拉钉,全面固定了,注意拉钉不要和主梁及u型夹碰到一起了,pvc预留圆孔位置,是馈电点,用不锈钢自攻丝,就可以把馈线良好的接触了,完成馈电连接了。(请看图片1套接过程 和 图 2套接好的成品、图5振子在主梁的安装位置)。




2、7m振子中部绝缘棒的安装及螺丝的方向,7m中间振子接驳管是直径22.2的,只要把直径是19的绝缘棒,等分插入,(精确数据请看安装说明书),用6厘的钻头,钻通,穿入5厘的长螺丝,按图片方式安装就可以了, (图3)



3、天线与旋转轴的连接,承重是没问题的,用3mm厚的角钢+8厘的不锈钢螺丝,图4,




通过这次的安装测试,总结出如下经验:

1、不必马上上楼安装振子,原因是太晒了,昨天把我都晒晕了,哈哈! 可以先在家里,
先把必要的振子2-3根先钻孔固定连接,先安装出2-3米长的振子先,特别是安装馈点振子14m和7m有点费力,使用时间长点,这样可以在凉爽的环境下,听着音乐干活!!!   等到你都连接差不多了,再上楼顶,这样就很快安装好了。

2、7m振子的钢索拉紧对改善振子的下垂有很大帮助,不平衡用力,会使振子不规则弯曲,甚至过紧了,7m振子有点象正v了,向上的, 哈哈!!

3、振子间套接深度是8厘米,露出管子的长度以图纸尺寸为准,直径16以上的大管要在8厘米内分前后2排打共4个孔,安装4个拉钉(4厘的,用4。2的钻头)固定结合振子,16以下的振子分前后2个拉钉固定,就可以了, 振子中间部位,打多点拉钉有好处的, 中部硬度越好,尾端的下垂会越小,振子的强度也越好!

4、主梁材料的选购: 最低要求是 38*38*1.2国标管, 202就可以了,你使用304也可以,就是价格贵了许多。 或使用50*50*1.0国标管, 材质同上,价格贵,重量很重哦!
从成本角度考虑,我个人建议,使用38*38*1.2国标202管,就足够了!!长度3.6米就可以了,


5、支架,使用不锈钢304材质,个人建议使用3mm以上厚度的,最好使用5mm的,强度才足以抵抗一般的台风和很大的台风哦,或者使用第2方案,使用1.2mm厚度的不锈钢板平面的,不需要弯折,直接焊在主梁底面,再焊接加固斜梁,形成三角形加固支架,这样强度相当于 30mm 厚度的钢板了,而且,价钱很便宜,只要5-60元就可以了


6、通过这次实验,为15日(过几天)发贴团购c4s成品主梁打下基础,这样就大大方便那些不方便动手的兄弟们了,和无法采购适合附件的朋友了,如:1500w巴伦和绝缘棒, 4厘的拉钉等附件哦,哈哈!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 哈罗CQ火腿社区 - 天线和铁塔 - C4S安装过程,祥解和局部细节,及选用材料图解和抗台风强度测试
离线bg2sv
发帖
141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2-10
等待。。。。。。。。
离线jack1314twh
发帖
10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2-10
奀等片片和文字
离线BG4QXW
发帖
63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2-10
等待图片~~~~
离线BG2RPP
发帖
63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2-10
等待图片~~~~
离线BD7JAC
发帖
3876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2-10
想了解如何模拟12级台风
离线bd2fw
发帖
1291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2-10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
朗镜悬宫,静燥两不相干。
离线BG2STN
发帖
92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2-10
楼主强人!佩服!等待中。。。。。。。
离线BD4TK
发帖
16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2-10
占位,等图!
离线狼队
发帖
29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2-10
搬个板凳坐等。
离线BG6IJA
发帖
252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2-10
主梁上的焊接不知能否承担天线的重量??
离线BG9TX
发帖
3066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2-10
呵呵呵,楼主榜样,好样的
离线BD7RDC
发帖
427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2-10
等待中     。。
离线单立人人
发帖
852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2-10
主梁可以用2根管子套在一起,增加厚度,和强度~~~请大家指教
\
离线bg9bya
发帖
123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2-10
多谢楼主,等待后续报道。。。。。。
离线huashao128
发帖
4025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2-11
主樑我覺得方形始終會造成軸嚮扭動。這個情況我遇到過,以前diy短波八目,我親自在臺風中觀察過。所以還是偏嚮用圓管做主樑,但是缺點是安裝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