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11月20日在网上发了《一张经历了60年沧桑的老照片》后,受到了各地ham的广泛关注,先后收到了京、津、沪、浙、鄂、湘、粤等省市的电话和e-mail数十件,又引出了一连串老照片后面的故事。除老业余无线电家ba1cy/周海婴先生认真回忆60年前拍摄照片时的情景外,bd1hp/刘和平和bd1gq/曹国庆两位还积极收集资料、主动联系相关的朋友并认真处理和修整老照片。广东的bg7oj/易伟强等朋友更提供了找到老业余无线电家和发现老照片的情况,确实令人感动。
据bg7oj介绍,60年前周海婴在广州与当地ham合影的老照片是老业余无线电家c3pm/李沛铭老先生珍藏的。2006年5月14日广州的ham聚会,bg7oj负责去邀请并接送60年前就活跃在广州的老前辈c3wm/张威民、c3pm/李沛铭和c3yc/李玉成三位老先生光临。他说:“我虽然没有在聚会上得到任何奖品,但我有幸首先结识了3位老前辈,并第一次看到了1947年的电台执照、会员证以及会徽!这是我获得的最大的奖品!”他又说:“转眼间,几位老前辈已经暂别业余无线电活动有五十多个年头了,57年后再次相会,有多少故事,又有多少感概......”
图1.三位老业余无线电家,左起c3yc/李玉成、c3pm/李沛铭、c3wm/张威民合影
根据李沛铭先生的介绍,他的电台执照、会员证及老照片,在当年取消业余无线电台活动的时候,都作为档案上交了,30多年后,在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时才又发还给他,这些已可堪称文物的有关业余无线电活动的实物,才得以逃过了动乱年代的劫难。李老还回忆起1946年在黄花岗72烈士墓前拍摄老照片的情景,并又回忆起了几位。前排左2是岳中权(潘人庸所著的《实用无线电讲话》一书中所介绍的“岳式发射机”的作者)、左3是c1cyc/ba1cy/周海婴(周渊)、右2是吴敬寰(中山大学)、右1是c3ca/ba7ka/余祯焯、后排左1是c3pm/李沛铭、后左2是钟荣恩 ,参加合影的9位已认清了6位。
图2.1947年c3pm/李沛铭先生的电台执照
图2的电台执照经历了60年的沧桑,已经变色、污染、发霉,加上拍摄条件的限制,色调灰暗、还有明显的梯形失真。经过bd1gq等的仔细修整,不但字迹清晰,而且还使我们看清了李老先生20岁时的风采。更为难得的是,我们还找到了一张c3pm/李沛铭于1947年6月23日发给c7cr/高昌鎔/现ba1cr的qsl卡,这张卡片是高昌鎔先生珍藏的。
图3.1947年c3pm发给c7cr/高昌鎔/现ba1cr的qsl卡片
从这张qsl上可以看出:qso的时间是1947年6月23日上午;rst:569或579,工作频段:14mhz(20m),工作方式估计为:am(调幅话)。c3pm使用的接收机是一台9管的成品机,发射机的高频功率放大是807束射4极管,输入功率约25w。最后的canton 是50多年前“广东”的英文写法。
还有一件趣事,在1992年12月22日重新开放个人业余电台进行开台试点时,广州共有3位老业余无线电家参加,他们是ba7ka/c3ca/余祯焯、ba7kc/c3fh/关辉熊和ba7ke/c3et/董世澄。余老已于2003年仙逝, 另外两位也因身体和年事已高等原因,目前很少参加活动和on air了。2004年8月1日,c3wm/张威民老先生在朋友的陪同下到bg7oj的公司参观,在闲谈中他谈起了往日广州的业余无线电活动情况,并提到当年和冯秉铨、余桢焯、董世澄等老前辈都是好朋友,可惜冯老和余老均已过世,而与董老也已经失去联系50多年了,一时唏嘘不已。当时陪同参观的bg7oj,听到谈起董世澄教授,于是就问了张老一句:“是不是电台呼号c3et、暨南大学的董世澄教授?”他连连说是,并问:“你认识他?他现在还在吗?”回答:“是的,董教授还健在,但前一阵子他因病到澳洲治疗去了,不知现在有没有回广州。”他听了特别高兴,着急地问:“哎呀,现在能找到他么?”通过ba7mz/陈平锐先生得知,董老在几个星期前刚刚回到广州。于是,立即就给董老打了个电话并说明情况,董老一时还想不起是谁,说:“你让他跟我谈谈吧。”我把电话交给张老,他激动地拿着电话,问:“喂,您是c3et吗?我是c3wm啊!还记得我吗?是啊!50多年没见啦……好高兴又听到你的声音了,你现在还好吗……”我在旁边听着、看着,张老是那样激动!就想玉成两位老师见见面,立即安排车去接董老,并请两位老前辈一起去酒店里用晚餐,畅叙友情……
图4.五十五年未曾谋面的老友喜相逢,左c3wm/张威民,右ba7ke/c3et/董世澄
张老后来又通过董老找到了c3pm/李沛铭和c3yc/李玉成两位老朋友,使老ham间跨世纪的友情得以延续,一时间在ham群体中传为佳话。
图5.c3et/ba7ke/董世澄于1948年发给c1mk/ba4ab/沈明纲的qsl卡片
老照片是1946年的11月20日拍摄的,在整整60年后的2006年11月20日经ba1cy/周海婴先生确认后,重新在网上发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今天又是20日,在老照片发表整整两个月时,又引出了上述一连串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6年还有两件大事。按目前核实的情况,2006年是我国最早的业余电台ac2rt/孟昭英先生开台80周年,也是我国开展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的80周年。我国著名的老业余无线电家孟昭英先生是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电子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的奠基人,更是积极倡导和推动我国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一位老前辈。2006年12月24日是孟老诞辰百周年,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crsa和老业余家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周海婴先生代表代表五万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怀念孟老亲自参加业余无线电活动以及对业余活动的关心、鼓励和支持。
另一件大事是我国的首颗业余通信卫星项目,已经在2006年6月30日正式启动,计划在2008年完成并搭载升空。
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愿我们的业余无线电活动水平和规模能和我国的人口及综合国力相匹配,希冀我国能早日跨入业余无线电大国的行列,让我们共同努力!
(ba1ba、bd1gq、bd1hp 、bg7oj/200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