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636阅读
  • 45回复

CRAC 业余无线电应急电报通信汉字传送规范(试用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07-24
'
我觉得还是"ch" 好一些, "msg"容易和短码电报混淆,而且字面意思就是有信息,而没有"ch"表示这是中文电报明确。
第2种范例解释法过于麻烦,还是第一种好一些。而且第一种我觉得都有些麻烦,因为长码的1、2、3、4很浪费时间。可以考虑使用不会出现在拼音结尾部分的声母做为音调标识,例如:
j = 1
v = 2
s =3
d = 4
例句:
jiv xuj shengj shiv huij (1000kg)longv dans zis(100) pingv ar hw?kn
一旦使用习惯,j的平声表示1,v表示2(u更好,但u可能出现在结尾),s表示3,d的去声表示4还是容易形成印象的。
'


msg本来就是信息的英文缩语,国际通用,不分是否短码电报,报务员听到后会本能的全文抄收,不必要新发明世界都不认识的缩语为好!突然出现个ch,没有来过这网站的ham都不认识,毕竟这个圈子太小,应该考虑大多数。
另外,用长码1、2、3、4作为每个字的结尾,非常好,清晰、可靠,除了标示声部,在弱信号情况下,长码1、2、3、4作为每个字的区分将非常有效;拼音本来就是字母,再用字母标注声部,容易混淆!所以我支持方案一!
离线BG3PQG
发帖
1361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07-24
'
长码1、2、3、4作为每个字的区分将非常有效;拼音本来就是字母,再用字母标注声部,容易混淆!所以我支持方案一!
'
同意这个说法,但如果保留1234做声调的话,是不是可以按照“词”而不是“字”来进行分组。因为数字已经有区隔单字的功能,所以小间隔就留给词与词的距离就好了。
其实用字母来标示声调,只要间隔标准,也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吧。

其实用全拼还是麻烦了点。。。湾湾的注音输入法,比我们的要好用多了。。。类似于我们的双拼。。。两个字母就可以表示全部的音节了。。。加上声调也不过是三个字节。。。
我承认我有点异想天开了。。。。不过大家莫尔斯码都学过来了,学个双拼什么的应该不难吧。。。
我觉得我有点强迫思维了。。。还是不写了。。。
离线bg4hyk
发帖
187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7-24
是好建议,太支持了
但汉语拼音太难了,南方的朋友如发音不准,一辈了也学不会的,电脑输入我只能用五笔,就是拼音不标准。拼音重吗又多,有时正难一下子弄懂。
再加电报吧,现在智能手机电脑也多,繁点到没关系。
照顾一下拼音不准的,二种方法,可选。
msg ch 拼音
msg 电报码。
离线BH1LZE
发帖
515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07-25
收下了 谢谢~~
离线赵宇宁
发帖
3553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7-25
我支持做一套公开的紧急统一编码,以4-6位数字编写电码中文含义
离线bg9cwj
发帖
208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7-25
我认为还是中文标准电码本,每人买一本,平时通联用英文,拼音都可以,但是要表示确切含义的电报还是要用明码电报,明码含义确切,外国人都已经注意到了,现在许多国家的入境申请和护照上的中文姓名,都要用明码电报码标注,以弥补拼音的含义不确切。他们可以“中为洋用”,我们为什么要抛弃明码电报呢。中文标准电码本可以买到,有一定社会基础,有近100年的使用历史,我们不用发明,只要继承就可以了。每人准备一本,关键时可能用上。
====================================
我设计了一个莫尔斯电码练习器是学习的利器。
我的呼号 bg9cwj
我的淘宝店 http://shop59795123.taobao.com/
视频文件 http://www.tudou.com/v/j3wenqb38hu
博客 http://pcscope.blog.163.com/
电话 029-88577201
电子邮箱 pcscope@163.com
skype bgzhuzzzd
离线bg4hyk
发帖
1877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07-25
网上查了一下,有软件可以翻译的。试了一下,可试用30次的。
  (1) 将汉字翻译成标准格式明码;将明码翻译成汉字。支持整篇报文的双向翻译。
  (2) unicode字符转换成双字节字符。可以当作文本编辑器使用。
  (3) 摩尔斯报音声卡输出:单字节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数字符号的摩尔斯报音输出;混合码、短码两种摩尔斯编码;三种报音速度、多种音调调节。用户可以用来练习摩尔斯电报的抄收以及外接支持音频输入设备的使用。
离线bg2rah
发帖
7065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07-25
灾难到来很可能会使人瞬间一无所有,电台和电码本都会成为奢望。没有电台,可以使用一切能够获得的足够强度的发光发声物体,来远距离传送morse码。但找到一本电码本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吧,把《标准电码本》背在脑子里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做到,用英文?嘿嘿,你明白的。所以基于汉语拼音的汉字传送方法,至少在灾难事件的初期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当然有条件准备一本《标准电码本》也是很必要的,两条腿走路当然是最好了。不知《标准电码本》哪里才能买的到呢?
离线BD4EP
发帖
4228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07-25
晕倒,16楼的多打一个引用符号……这可都乱了。
离线bg2shv
发帖
695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07-25
啊?什么情况?
离线赵宇宁
发帖
355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07-25
'
灾难到来很可能会使人瞬间一无所有,电台和电码本都会成为奢望。没有电台,可以使用一切能够获得的足够强度的发光发声物体,来远距离传送morse码。但找到一本电码本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吧,把《标准电码本》背在脑子里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做到,用英文?嘿嘿,你明白的。所以基于汉语拼音的汉字传送方法,至少在灾难事件的初期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当然有条件准备一本《标准电码本》也是很必要的,两条腿走路当然是最好了。不知《标准电码本》哪里才能买的到呢?
'
taobao有
离线ahhui
发帖
7459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07-25
用cw传送汉字一直没有一个最终的方案,并不是在于技术的难度,还是大家不够齐心协力吧,连ba1ham陈老师这样的权威呼吁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实在很遗憾。听到频率上ja爱好者经常用流利的和文通报有时候觉得很羡慕,觉得我们自己应该有一套通用的汉字报文格式。

我觉得电报码并不是很适合广泛使用,因为起点太高了。而用电脑和电报本的方法在应急时不太容易实现。所以陈老师推广的拼音还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但我认为在拼音的字母报文中加入长码数字效率比较低,不但影响速度,关键是影响报文的流畅性,一大段这样的报文听起来缺乏韵律。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好的物理定律从结构上应该表现出美学定义,一个好的编码系统也应该如此。所以我还是建议能采用部分声母字母替代数字的方案。至于哪些字母更合理科学,可以留给大家讨论。

我设想的方案,因为“j”是一个类似阴平的音调,而且很类似长码的“1”,所以可以代表阴平;“v"代表2因为上述的"u"无法用的原因;"s"代表3比较短促,而且是长码"3"的前半部分,同时3个点也容易和3对应起来;“d”代表4因为降调的原因,因为"d"比"b"少一个点,效率也略高一些。这几个缩写其实并不困难,类似多记忆几个"/","&"的morse码而已,一旦花少量时间习惯后,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通联效率。

对于余老师说的"msg"和"ch"的问题,我认为"msg"目前已经很少在国际上业余无线电中使用,但因为在国内的专业系统中使用过、或仍在部分使用中,容易和国内定义的短码系统混淆。而且本身cw就是电报的广义说法,在用msg表示报文,有些循环引用的意思。而ch表示的不仅仅是个报文字头,而是标识着报文格式,类似日文报的“do",而且也和计算机编码中标识汉字的缩写对应,一旦形成规范后容易被理解一些。至于创新的问题,这种编码方式本身就是新事物,所以也不存在国外友台不理解的问题,一旦推广开来,就会约定俗成地形成一套通用的系统。

一家之言,说得不妥的地方请包涵。
离线gning
发帖
306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07-26
我认为如果作为应急通讯,应该用数字编码的形式为好,因为是明码,记忆起来也相对容易。就象bg3dbu所述他们当年在唐山抗震救灾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只需一组数字就可以明确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并不是明码电报那样一个汉字一组报文,所以从字的数量这个角度考虑也相对要简捷许多。因此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内容固定简洁,不会产生歧意。其二,使用数码,发送和抄收都比较容易,这一点更适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如果有数量的需求,只需用括号加数字的方法来表达即可,以便和报文的数码区别之。
我在部队时也赶上了用汉语拼音做勤务用语的年代,它的规则是用汉字的字头和词组的拼音字母组合而来的,而且并不需要标注声调,只要稍有一点汉语拼音基础的人都能很快掌握。因为汉语的复杂,用汉语拼音字头表达意思的勤务用语也就只能是很简单的,满足特定需要的,很少一点点而已。
而直接把汉语拼音作为报文内容,其实是过于烦琐了(就象咱们国家文字改革拼音化一直不能推行下去一样),而且用字母注音还容易造成报文内容的混乱。还有一点就是汉语的同音字、多音字太多,如果对汉语拼音掌握的不够好,同样会难以理解报文的内容。何况中国幅员广大,方言种类也很多,各个地方对同一个汉字的发音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对编制和使用来说,都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我不支持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作为应急通讯的电报编码方法。
离线BA1HAM
发帖
506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07-26
电码本平时使用不错,但纸张的防水性能比设备差得多,又必须拿出来翻阅,设想一下磅礴大雨的环境,会成为非常脆弱的环节。况且到时候如果cw操作员需要坚持在频率上操作的话,还必须有一位熟悉翻电码本的人配合才能维持信息流的顺畅。

现代公众和专业通信已经很发达,也都有应对灾害的预案。业余短波电台最能发挥作用的机会,是特大灾害发生第一时间,所有其他系统都失效、应急措施还没有到位时产生的通信空白阶段,这时不能设想重灾区别的系统都彻底垮了而唯独业余电台还能按部就班维持平时的操作条件。所以最重要的考虑是“提高业余电台的幸存率”。假设维持通信有n个必要环节,每一个必要元素的幸存率相等,都是x%,那么整个电台的总幸存率就是x%的n次方,多一个环节就会使业余电台本来能够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火腿、收发信机、电源、天馈线、必要的附件(连线、电键或话筒)。基本的汉字传送方式应以不增加额外概率环节为前提,而且要容易做到所有业余cw电台都能随时使用。从这个角度考虑,各种方法中拼音的基础最好些。当然有缺陷,也需要付出cw操作员平时进行自我训练的代价。

标准电码本或其他电脑自动编译码方式可以作为条件较好时改善通信效率的备用方案。

“吕”、“女”在电码中发成“lv”、“nv”比较恰当,既避免误解,又和电脑键盘常用方法通用。

“msg”一般当作报文解释,例如过去部队和电信台有中文报时经常发“hr msg (ch) pse cy(相当于cpi)=”,后面是电报头,诸如流水号 nr,日期 date,时间 time,组数 chk(核对check的缩写),等级 cls,和备注 rms(remarks)。但业余电台平时是不应该为第三方转信的,平时通信内容应该是业余电台操作员之间的关于技术和本人情况的谈话,一般没有必要采用报文格式。所以草案中用了词组“汉字信息”,而没有用“汉字报文”。如果应急中所发的是一般内容,并不是作为严格的报文,用“(ch)=”表示。如果后面是报文格式的内容(例如为救灾机构转发),则可以用“msg (ch)=”。

(ch)四个划,比任何其他电码的组合都简单和容易区别,也是我国电信和部队使用过的“中文”标识。如果用熟了,应该是很好听的。

我中小学时代的一位邻居早年在上海电报局工作,抄收用的是音响电报机(有线,直流驱动电磁铁,“咔嗒、咔嗒...”),呼叫和接收方用局名代码表示(相当于无线电呼号),上海局的代码是shi,“老油条”发起来连成一片:“咔嗒、咔嗒、咔嗒、咔嗒、咔嗒、咔嗒、咔嗒、咔嗒、咔嗒”,据说很好听...

73
chen ba1ham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7-26
以前都是在研究探讨最佳的应急通讯方式,做为一民间业余个体电台来讲,用什么方法传达信息怎么都行。关键是如何传的上,应的快。
  防汛应急一是国家(军队、各军区民兵预备役)到地方(职能部门)都有一套完整的防汛保括通信在内的应急预案,天津警备区前不久刚演练完,本地许多ham也编入其中。我参加过一次抗震抢险,一次防洪抢险。我的体会是防洪抢险用话务传送情况最好,抗震抢险环境最为恶劣!所有公共通讯全部中断,只有唯一的cw报务能工作。大气、地磁坏境全起异常变化,干扰复杂用话工作非常困难。数字信号电报(不同于机要电报)起非常决定作用。5个字一组报文代表若干个意图,从快捷、抗干扰上讲都为最佳。国家通信部门也不是随便规定的它用各方面的经验所决定的。这也是我多年的实践体会。
应急是一非常严谨的体系,与平时(和平时期)演练分不开,不然到了应急时不但应不了急,反而相互干扰忙中添乱。以上为个人体会
陈老师可以向协会总部建议一下,成了一业余无线电应急队伍。研制一套业余应急通信规格内容,预案等事项。各区组织程序,协调程序,主属关系平时演练一下。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7-26
陈老师可以向协会总部建议一下,成了一业余无线电应急队伍。研制一套业余应急通信规格内容,预案等事项。各区组织程序,协调程序,主属关系平时演练一下。
离线BD4EP
发帖
4228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7-26
关注这个标准,也希望能早日确定。这个对应急通讯保障作用意义深远啊。
离线BD7PTS
发帖
1226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7-27
'
我觉得通信简语和缩语还是国际化的好,因为任何短波cw业余电台都应该有回答外国友台呼叫的能力。
实际上短波ssb通话的业余电台也应该起码能简单回答外国友台呼叫、听懂他们的简单要求。通话需要更多的英语,毕竟英语是国际交流最普及的语言(不算不进行国际交流的大量中国人),但这对很多人困难会多些,所以操作员考核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其实也是应该学一学的。过去替听到过多次bravo和国外业余电台用重了频率,互相用不同语言“交谈(或指责)”,造成麻烦,听着也不雅。有些国外台呼叫想加入短波bravo net,但我们也有的主控员感觉不到,不免失礼。当然对我们讲来最舒服的事是全世界都讲中文。不过中文太难了,聪明的中国火腿学英语都那么费劲,要全世界火腿都学会中文就更指望了。·
1960年代强调反帝反修自力更生的年代,部队曾把q简语和以英文缩语为基础的“勤务用语”都改成了拼音,后来觉得不方便,又改回来了。
73
chen ba1ham
'
的确是这样,现在一听见j台cq 哒滴滴哒哒哒,就没兴趣加入了
离线gning
发帖
3062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07-27
'
以前都是在研究探讨最佳的应急通讯方式,做为一民间业余个体电台来讲,用什么方法传达信息怎么都行。关键是如何传的上,应的快。
  防汛应急一是国家(军队、各军区民兵预备役)到地方(职能部门)都有一套完整的防汛保括通信在内的应急预案,天津警备区前不久刚演练完,本地许多ham也编入其中。我参加过一次抗震抢险,一次防洪抢险。我的体会是防洪抢险用话务传送情况最好,抗震抢险环境最为恶劣!所有公共通讯全部中断,只有唯一的cw报务能工作。大气、地磁坏境全起异常变化,干扰复杂用话工作非常困难。数字信号电报(不同于机要电报)起非常决定作用。5个字一组报文代表若干个意图,从快捷、抗干扰上讲都为最佳。国家通信部门也不是随便规定的它用各方面的经验所决定的。这也是我多年的实践体会。
应急是一非常严谨的体系,与平时(和平时期)演练分不开,不然到了应急时不但应不了急,反而相互干扰忙中添乱。以上为个人体会
陈老师可以向协会总部建议一下,成了一业余无线电应急队伍。研制一套业余应急通信规格内容,预案等事项。各区组织程序,协调程序,主属关系平时演练一下。
'
我和老刘的意见是一致的,信号报是电报业务中一种快速、简洁表达完整意思的电报。在我们过去的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既然是应急通讯,当以简短、快速为好。
de ba1gn 73!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07-27
'
我和老刘的意见是一致的,信号报是电报业务中一种快速、简洁表达完整意思的电报。在我们过去的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既然是应急通讯,当以简短、快速为好。
de ba1gn 73!
'
老战友在这方面一定是深有体会的。这是在是在实际作战中与平时处理重大应急事件时的深刻体会,当然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积极参与应急抢险工作大家也会提出许多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