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5HB大台建设永远在路上
——暨2016 CQWW SSB M/S比赛回顾
文/BG4AHK
时间:2016年10月29日-31日
地点: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镇海边
成员:BG5EFD BG5EHX BD5HSV BD5HST BA5CW BG4AHK BG4HRM BG4HYK BD4CB BD3MN BG3MO IK7YTT
组别:M/S(多人单机)
设备:主叫台 FT5000+3MN4000功放
系数台1 IC756PRO3+3MN4000功放
系数台2 FLEX 6300+1.3KFA功放
天线:10米 7单元 9米主梁@12米高
15米 6单元 9米主梁@12米高
20米 5单元 9米主梁@12米高
40米 3单元 9米主梁@12米高
80米 DP@12米高
软件:N1MM+
QSO数:2049
成绩:1,242,150
故事还得从2016年3月的CQWPX SSB大赛说起。那是BY5HB团队第一次离开海盐五金城的基地,前往位于秦山镇海边的虾塘地带寻找建设新的长久性基地的地点。通过那次比赛的实地测试,团队已经成功验证了当地的电磁环境非常符合新基地的选址条件。于是在过去的半年里,团队成员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始了漫长艰辛的众筹之路。
连月暴雨险致新基地计划泡汤
BY5HB团队的团结一心让人十分感动,每当微信群里发起筹款需求时,很快就会得到团队成员们的响应。不论出资多少,都会得到大家的一致点赞,毕竟在大家心里,这次工程或许是离心目中理想电台的梦想最接近的一次。5月初,BG5EFD落实了建设用地的前期事宜,到6月初石料地基已准备就绪,塔坑开挖。谁料这时却遭遇用工荒,BG5EFD不得不拜托了很多人寻求帮助。
新基地工程的启动时间可以说足够提前了,可是最后冲刺却有些手忙脚乱,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这次比赛前糟糕的天气,连续的降雨让大家伤透脑筋。长三角地区的天气在每年10月份一直以晴朗少雨著称,然而今年10月受台风外围和北方冷空气的先后影响,降雨量几乎打破了建国以来的当月最高纪录。直到比赛开始前一周,天气依然阴雨连绵,现场的地面泥泞湿滑,给房屋的施工和天线的架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10月24日,基地用房终于开建,工人们随后忙着铺设地板,搞内部简易装修,搭起两个上下铺双层床位,让基地具备了原始生存条件。基地的电路建设由BD5HST负责,在28日的比赛前一天,他成功解决了大功率功放多次导致跳闸的难题,奋斗一天至傍晚,让基地的电灯亮了起来,这令大家看到一丝胜利的曙光。不过让人崩溃的事还没结束,天已经黑了,第二天要用的天线和铝管还安静地躺在地上,大伙儿顾不上休息只能连夜加班。好在参加比赛的众多增援部队当晚已经陆续抵达,大家在BG5EHX的指挥下齐心协力把最急用的15米和20米的天线安装到位。当最后一组40米天线赶在29日夜幕降临前缓缓升起时,整个工程建设任务才宣告结束,这时距离比赛开始已经过去8个小时,40米的传播即将打开,不由让人长舒一口气。
国际化的OP团队成制胜关键
BY5HB为本次比赛配置了3台收发信机,主叫台和系数台是经常互换的,FT5000主要做20米和80米波段,IC756PRO3主要做15米和40米波段,FLEX 6300则处理10米波段并担任着第三波段的监控。值得庆幸的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有设备的工作情况都非常稳定,这是组织一次成功比赛的重要保证。
说起BY5HB的OP团队,以往几次大赛基本都靠来自海盐本地以及上海和杭州的HAM撑场面,偶尔也有来自日本、德国的友人加入,但取得的成绩只能说中规中矩。当BY5HB放出要建设新基地的风声后,立刻吸引了不少资深无线电玩家的关注。这不,国内大神级玩家BA5CW和来自意大利的IK7YTT欣然接受参赛邀请,瞬间让我们的OP阵容变得星光熠熠。
BA5CW自然不用多做介绍,这位国内知名的大神虽然没有长时间参与主叫,却一直担任着幕后掌舵手的角色,对比赛进程给出及时的预判建议。那么IK7YTT是何许人也?当你打开CQWW的BY电台单人全波段高功率无辅助组的页面,榜首位置赫然记录着IK7YTT的名字,他曾在2014年用B4L的呼号创下了4000+QSO和近500万分的傲人战绩。
事实证明,IK7YTT对比赛的投入程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不但主叫节奏掌控自如,还非常讲究利用规则进行团队配合的技巧。本次比赛的一大半时间里由我和IK7YTT担任主力OP,一旦他的主叫波段速率开始下降,他会立刻问我系数波段的传播情况,让我尝试主叫10分钟,再根据实际效果判断究竟让哪个波段继续担任主叫。当多数人开始用餐的时候,他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放过每一个通联系数。这就是一位高水平OP需要具备的良好素质,可以说通过这次和他的配合操作,我自己的实战经验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捕捉稀有系数还需看天吃饭
由于太阳活动周期的存在,有了好的设备和OP,能否赛出好成绩还需要取决于客观因素。而这几年恰逢传播低谷,所以想要在通联系数上有所突破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赛后分时段分波段统计数据来看,BY5HB本次比赛15米波段的表现最为出色,基本上呼叫两三次就能形成连续的应答,尤其是第二天的打开时间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以后,主叫连续2小时保持了100左右的QSO速率,赚足了分数。而20米波段的表现差强人意,除了开赛第一小时内能够形成Pile up外,多数时间里只能承担系数台的角色。
从分区数据上来看,这次比赛中只通到了一个加勒比地区电台,多数情况是即便能够听到微弱的信号,也没有他台干扰,却无论如何也叫不上。此外,来自美国东部的电台很少,北欧电台几乎听不到,能通到的西欧电台也少得可怜,2、8、9、34到40分区则完全空缺。多人单机组最终拿到120多万分的成绩在前两年看或许不值一提,但放在今年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顺便说说SDR和传统电台的选择,BA5CW认为SDR更适合在比赛中使用,尤其是作为系数台,波段的热闹与否一目了然,在找系数的时候速度会更快。如果波段不是很热闹,一旦有新的信号出现,也很快能从瀑布图上找到它。不过这一新技术对大多数OP来说还比较陌生,需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两条腿走路,大台建设任重道远
BY5HB这次比赛所用的四副八木天线分别位于一片长方形虾塘的四角,均用15米升降杆作为支撑,因为没有用旋转器,所有天线都需要人工转向。人工转向对于指向性比较好的天线来说是比较痛苦的,而现在的传播条件决定了我们需要靠大量日本和大洋洲电台来支持,没有旋转器的时候总会带来取舍的损失。
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天线指向在北美(日本)、大洋洲、欧洲方向上不断切换。每次调整方向也是不小的体力活,除了需要在半人高的灌木丛中艰难穿行,找到合适的固定支点,还要注意避开池塘和堤坝边的大面积积水,IK7YTT有一次就因为没控制好重心光荣落水。
针对这种情况,BA5CW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BY5HB的目标是建设一座大台,今后除了要配置旋转器外,每个波段都应该有第二、第三副天线去兼顾不同的方向。从这次比赛数据来看,澳洲、印尼、菲律宾等字头的电台加起来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需要在通联时有更多的照顾。如果要更进一步使用同波段辅助,对天线数量的需求也将随之加大,这显然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有待于BY5HB团队在找准自己的定位后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
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BY5HB自身的OP操作能力也要尽快跟上大台建设的步伐。寻找外援加盟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出好成绩,但从长远角度看,只有当团队成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后,才能让每一次比赛的成绩稳固在较高的水准,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台。
最后,我们诚挚地向大家发出邀请,BY5HB竞赛团队欢迎您的加盟!
(BA5CW、BG4HYK对本文亦有贡献)
[ 此帖被云游BG4XME在2016-11-06 08:0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