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34阅读
  • 39回复

关于aw03h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5-03-17
50欧系统1毫瓦约等于223毫伏.7DBM就相当于5毫瓦,则大约等于1.1V多,所以丁先生给的数据是对的.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5-03-18
谢谢!心里有底了!2晶体滤波器图也找到了(郭王锁《自制40m业余波段单边带收信机》),4。433619m,中间对地电容30p,in接3361/3,out接另一3361/1,及简单。只是本振取自ic32脚要加放大了。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5-03-18
用K241做本振缓冲输出,再加一级放大比较好.实验决定吧.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5-03-20
昨天用bf966s双栅管和贴片元件焊了1个不足10*20mm的混频小板,希望在动态上能有改善,结果大失所望!郁闷----
今天突发奇想,利用拆机电子管机的大磁芯线圈(为得到高q高谐振阻抗,挑了一种密绕的,约25匝,离地5匝有抽头),估计着加绕了3匝做天线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直接天线(7-8m阳台铝合金窗帘框),谐振电容用56p云母,抽头通过103p接ic3的1脚,结果令人惊喜!仔细调本振使能收到业余信号,再细调大磁芯,居然得到及好的信号质量,极大地抑制了广播干扰,完全不必使用衰减!磁芯顶与架基本平,偏调正负180度则有天壤之别!本振频率固定,大范围调节大磁芯,能收到许多广播信号.
看来aw03h干扰大不仅是器件动态问题,而主要还是选频回路不够好,双调谐不及上面1及单调谐.明天用t37-6绕10uh线圈再试!如果能在小的空间解决好选频问题,那么其他改动都可免了!
离线BD7FP
发帖
2528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5-03-20
'
昨天用bf966s双栅管和贴片元件焊了1个不足10*20mm的混频小板,希望在动态上能有改善,结果大失所望!郁闷----
今天突发奇想,利用拆机电子管机的大磁芯线圈(为得到高q高谐振阻抗,挑了一种密绕的,约25匝,离地5匝有抽头),估计着加绕了3匝做天线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直接天线(7-8m阳台铝合金窗帘框),谐振电容用56p云母,抽头通过103p接ic3的1脚,结果令人惊喜!仔细调本振使能收到业余信号,再细调大磁芯,居然得到及好的信号质量,极大地抑制了广播干扰,完全不必使用衰减!磁芯顶与架基本平,偏调正负180度则有天壤之别!本振频率固定,大范围调节大磁芯,能收到许多广播信号.
看来aw03h干扰大不仅是器件动态问题,而主要还是选频回路不够好,双调谐不及上面1及单调谐.明天用t37-6绕10uh线圈再试!如果能在小的空间解决好选频问题,那么其他改动都可免了! [表情]
'
极好消息!期待进一步结果。哈哈。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5-03-20
应该还是动态问题,选频回路只是抑制了干扰信号,所以以前的军机都用高Q多回路选频.而到了大动态混频器件的出现,选频回路就简单了.
还有一个就是L3\L4构成的选频回路由于照顾到制作容易没有采用匹配接法,大幅度牺牲Q值,可以在这地方改进,增加线圈抽头.使发射调试的时候调节C34/C38会有明显的变化,当然这样其热稳定范围可能就会有问题.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5-03-21
用简单的串联谐振回路应该可以抑制广播干扰,这样就可以不作大改动的情况下改善接收性能.请您一定帮我试一试:
1、用一个1μH色码电感和471电容串联后代替C66(PCB上没有,就是焊到Q9芯的那个电容)到天线。这样改动会损失一点发射功率,但最简单。我已测试样机,但家中没有短波天线,接收未测试比较。
2、不动发射部分,则切断PCB焊接面,JD2靠近带+号的那个焊盘(继电器接收的常闭点)到另一边中间(JD2的另一组动点)引脚的焊盘之间连线,在此间串入一个471电容和1μH电感。
以上方法各有有优缺点,第一种最简单,但影响发射效率。第二种只改动接收,不动发射,但改动有点麻烦,如果保持手持机形式,需另钻孔把两个附加元器件弄到元件面来。您可以先试试第一种方法,确认对接收有改善再说,我只能等到周三上班才有机会测试。什么效果无论成功与否都请尽快反馈,谢谢!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5-03-21
谢谢周老师的指教!的确,选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动态的不足却不能根本解决,昨晚1-2点广播干扰及大,我的选频回路也无可奈何了,虽然抑制作用很好,但“残余”串音仍足以干扰业余信号。线圈体积太大,难以入机,只有实验意义。因为环混要求本振功率较大,要加放大匹配,正在考虑空间安排,所以尚未动手;用t-37-2代换,经计算要绕60匝才能得到10uh,还得考虑抽头匹配,此时虽感抗大,但q 是否受影响还不知道,综合效果难料,也在考虑中。周老师提出的方法十分简单,晚上就试!
离线bg0ee
发帖
127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5-03-21
……周老师提出的方法十分简单,晚上就试!
保重身体,明天还要工作呢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5-03-22
'
……周老师提出的方法十分简单,晚上就试!
保重身体,明天还要工作呢 [表情]
'
谢谢老朋友关心!没办法,只能用晚上时间干活,唉!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5-03-22
用390p云母并一可调电感(好象是电视机6.5m/4.43?的,固化在塑模中,线较粗,磁芯较大)精确调到7.057m,分别串在c66,d8处(取代),主观感觉无作用,看来在这里串谐不如并谐,对功率的影响未试.另,云母比瓷介稳定的多频漂小;电感较大时,温漂也大,须折中.困了,先睡觉.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5-03-22
感谢9HT和0CQ的实验报告。看样子还是第一级混频的动态太小,出现了复杂的互调产物。有时间我也会试试些简单有效的办法。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5-03-22
对aw03h这样的小机器来说,前端选频回路还是很重要的,如做得好,对抑制广播干扰有相当大的作用。周老师如有空,不妨对其双调谐的匹配进行优化设计,应能取得较好效果,而且几乎不增加成本。我也打算找些合适的材料试验;另外,环混+mc1350的方案也将抽空开始。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5-03-22
是的,比如L4完全可以加个次级绕组,就能大大改善Q值.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5-03-22
刚才把L4拆出来增加了四圈次级,PCB上一端与地端捻在一起不必开孔,另一端则在J3附近钻个孔引出焊到JD1的那两个脚上,JD1与C36之间的铜箔切断,经过这样改动,发射功率没有什么影响,但LC回路的Q值上升,调整C38会有明显的反应.还没有接倒V天线比较.
耦合电容改成5P也能增加双调谐回路的选择性压缩带宽.
实验结果是功率从原来的3.8W降到3W.但LC回路选择性更陡.
离线bg0cq
发帖
1159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5-03-25
参照周老师的方法,用2个7*7中州并原82p做实验(因为原配2个谐振可变似乎稳定性不好,容量随按压力量变化),中周为5槽,将原9匝初3匝次拆除,另从上往下l3/1,2,3槽各绕6匝,共18匝(最大电感量6uh多),(l3第5槽绕2匝做天线端),l4/同样18匝,8,11匝处抽头,分别接mc3361的16,3脚.调感使谐振在7.057m,温漂较好.藕合电容从4p,3.9p,3.3p,3p,2.7p,2.2p,2p到1.5p均试验过,3db带宽从370k渐小到240k,实际试听,对广播干扰抑制更好,谐振曲线从微弱的双峰过渡到平顶单峰,最终考虑到窄带需要(我的机器从7.050-7.065m,是15k带宽)选择了1.5p.但是功率从9.6v/4.2w max降到3.1w,虽然如此,我还是比较满意,毕竟这个小机器实用性增强了许多.唯一不解的是,谐振回路及抽头与ic3的3脚的匹配肯定比原先好,为什么功率不增反降?
离线BA5RW
发帖
48264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5-03-25
我还不敢把双调谐回路藕合电容取太小,回路的选择性高了,但插入损耗也增加,所以功率下降.这个电路肯定还有挖掘潜力,包括边带滤波器,还可以尝试头尾串接4M晶体,并一个33P左右的电容改善60DB带宽,提高抗邻频干扰能力,这还没有实验.不过我在科艺宫试验过用15微亨色码电感串220P电容,代替原C21、C27并在R12和R13并33P电容,感觉提高了稳定性改善带宽,抑制一部分干扰。功率没什么变化。
离线BD7FP
发帖
2528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5-06-07
离线bd4ret
发帖
766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5-12-23
周老师您好!我的aw03h小机器只能从7055到7062到不了7050.现在我搞到了一只16.090的晶体,想把边带滤波器换成9m的,6只晶体改成串联形式不知可否?还有市场上的普通9m晶体能用吗?谢谢了!73!
离线bd4ret
发帖
766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5-12-25
没人顶,我自己顶.好让周老师看到.